分享

《论语》:有情有义有人生15-8

 水己冰 2021-11-24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夫子说:“可以和他直接说话却不说,这就会(错失提升别人的机会,最终)失去这个人;不可以与他直接说话却和他说话,这是失了言。有智慧的人既不错失人,也不会失言。”

《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就是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可见时人对“言”的重视程度。

在《论语》中,“言”字共出现100多次,多用作动词,即发表言论,用作名词时为言语、言论等意思,有时也可以用“一言”来代指一句话,如,子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论语·卫灵公篇》)

孔门四科里面,德行科排名第一,比较出名的弟子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排在第二位的是言语科,出名的弟子是宰我、子贡;第三是政事科,有名的弟子包括冉有、季路;最后是文学科,子游、子夏是比较杰出的弟子。我们一看,言语科排在德行科之后,位居第二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看一个人有没有水平,除了看德行以外,就要看他会不会说话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会说话不是说你讲的言辞有多么的美妙,不是!最重要的看你知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说话得不得体,是不是恰到好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中庸之道。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孔子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四科,要求弟子从一言一行做起,践行礼制,谨言慎行,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可与言”可以理解为“同道者”。

在这里,孔子说;你遇到了一个可以和他直接说话却不说,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两个方面需要说明的:一呢,你不是一个智者,没有识人之术。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是缘分,更何况你遇到了一个同道者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与他好好谈论道德修养,用孔子的话说“诲人不倦”,这样,同道者或者叫“可与言”者才能在你的帮助下提升道德修养;这二呢,是你弘道的时机把握的不好,该你说的时候,你不说,别人认为你和他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就会错失交流的大好时机。“失人”理解成错失了一次提升别人的机会,感觉更惬意!

遇到一个可以说话的,说明别人对你是同频道的,你就要积极主动的和人家交流,如果你不说话,别人自然也会慢慢疏远你的,这样的结果,就会最终就失去这个人了。《中庸》记载“道不远人。”“道”就是中庸之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并不排斥任何人。你懂得了“道”,在你修炼此“道”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弘扬大道,引导有缘人向“道”靠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和社会人的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

在这里,我们看出;孔子教育弟子是积极的交流心态,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谓的儒家从小就教育人要明哲保身,话都不敢说,因为“祸从口出”嘛!

中国历史上也有因为一句话就获罪的例子,如明朝的大儒方孝孺。当时,明成祖朱棣夺位成功,要他写继位诏书。方孝孺不但不答应,反而直接破口大骂。明成祖暗压怒火,吓唬方孝孺道:“你难道就不怕我诛九族吗?”谁曾想,这方孝孺也是立马接道:“诛十族又能怎样!”试想啊,方孝孺面对皇帝还如此说话,这不是找死吗?明成祖说:“好吧,那我就诛你十族!”

古代诛九族有规矩: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诛九族可以一说,但明成祖说诛方孝孺十族,大家都不知道啊?但皇帝的圣旨得执行啊!最后他们把方孝孺教的学生、门人定为第十族,一下子杀了七天,一共杀八百七十三人。

俗话说:“宁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人因为气头上的话,就会伤己又伤人。如此来看,方孝孺的做法并不高明,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死了那么多人,何苦呢?说话做事讲究中庸,这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子曰:“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对比上一句话,这里的“不可与言”者等同于“道不同者”,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嘛!不可以与他直接说话你却和他说话,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失言。一呢,是对于那些不该和他说的,而去和他说了,结果只能是对牛弹琴,别人一句也没有听到心里去,或者一句也没有听懂,说话没有任何效果;二呢,有可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秀才是以讲道理、论是非来解决问题的;而当兵的呢,则是执行上级命令,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这两者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说了也是瞎说。

一个人不该说的话,你却说了,这是什么啊?这叫口无遮拦、有恃无恐啊?这不仅仅是“失言”,而且还有可能丢失性命。

隋朝大将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是北周将领,立有大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公而口出怨言,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着自杀。临死前对贺若弼说:“我因口舌生祸而死,你一定要记住!”为了让儿子记牢,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来。一开始,贺若弼还能记住父亲的遗言,遇事三缄其口。后来时间长了,可以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贺若弼开始居功自傲,把父亲的告诫忘到脑后。公元607年,贺若弼随隋炀帝杨广北巡至榆林。好大喜功的杨广命人制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按理说,这事和贺若弼毫无关系,贺若弼却评头论足,乱发议论,结果被人告发。隋炀帝杨广愤怒之下,赐死了贺若弼。

宋代史学家徐钧曾写诗评论这件事:“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

谨言慎行,不惹祸;深思熟虑,轻松过。该多好啊!

爱出风头,显摆自己的杨修,就是自己作死的。

有一次,曹操安排人新建了一个花园,花园建好后,曹操看完后,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杨修知道这件事后,说;门上写活,就是阔,曹操嫌这个花园的门修建的太窄了,不够气派。曹操等着大家来问呢,结果被杨修说出了,曹操心里不怎么开心。最要命的是杨修不懂收敛。一次,听到曹操用“鸡肋”做军令,他就开始收拾行李,别人问他为什么啊?他说;军令“鸡肋”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仗打吧打不赢,不打吧,又觉得舍不得。说明曹操想撤军,大家一听有道理,都忙着收拾东西撤军。曹操一看大家都忙着收拾行李,一问,是杨修惹的祸,这还了得!杨修之死也就在所难免。杨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要恃才傲物,也不要炫耀自己的智慧,要懂得审时度势。

子曰:“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说:“既不错失人,也不会失言。”

“知”在《论语》中出现五十多次,其中“知者”出现五次。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篇》)(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智者乐于水,仁者乐于山;智者是灵动的,仁者是沉静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

“知者不惑”(《论语·子罕篇》)(《论语·宪问篇》)(聪明的人不易被假象迷惑。)

一次就是本章句《论语》。

“知者”的“知”,这里通假“智”字,上边是个“知”字,下边是个“日”字,说简单点,“智”就是知道太阳,引申为知道天地运行的规律,知道日月星辰的变化。一个人既聪明又有决断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知者”不但能分清楚谁“可与言”,谁“不可与言”;并且能做到“与之言”和“不与之言”。做到找对人说对话,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样既不会因说话失去人,也不会因为说话而浪费口舌。

我们一看就知道,“知者”具有知道自己,也能知道别人的能力。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自知就是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把它改正过来。

人往往是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难。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这样才能做到既不“失言”,也不“失人”。

“失人”的原因是“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同样的,“失言”的原因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一个“知者”既能做到“不失人”,也能做到“不失言”。这是因为“知者”,一是能够知道自己的能力;二呢,他有知道别人的能力。

关于“不失言”可以有以下理解:知者不会错过一句该说的话,他不会说错话,不会对错误的人说话,不会错过一个该说话的人。同样的理解,知者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别人高度重视,不要让对方轻视你的话,也就是说把你的话当做耳旁风。

这么一看;孔子这个说话的标准很高!

有些人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没有做到“有言之教”;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没做到行“不言之教”。“有言之教”在于说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如何能够把这两方面做好,这才是孔子这一章句《论语》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