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冬时节,再游北京西山八大处。花叶凋零的日子里,这里依然有过目难忘的美丽景色

 心尧九十八谈 2021-11-24

第270篇

【心尧爱北京】

善恶二途,惟在一念。

一念善而众善相成,则上升天界。

一念恶而众恶俱作,则下坠泥犁。

在西山八大处偶然看到的一处碑刻,里面这几句话很受触动。

引用过来作为开篇。

提起京西,仿佛一直以来都是远离尘嚣、寄情托怀之地。

太行余脉在这里多了一点柔和,与北部的燕山山脉一起环抱着北京,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山湾——北京湾。所围绕出的这块平原被称作北京小平原。

西山山脉孕育着古老的北京。妙峰山、翠微山、香山等都是登高赏秋的绝佳去处,而潭柘寺、大觉寺、慈善寺、碧云寺等众多深山古刹又流传着一则则关于北京建城、朝代更迭的故事。

北京城与西山,有着千丝万缕且无法割舍的联系。

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格外青睐西山,在此安家。寻一方庭园,与青灯古佛为伴,世间再多的纷扰都与之无关。

而八大处就蕴藏在如此重要的西山中,由八座保存完好的佛教古刹而闻名。

我努力让自己回想起小时候来八大处的情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或许那时的记忆太浅,来的次数也确实很少。上一次是2015年的初夏。

这一晃,竟然已隔六年。

孟冬时节,我们再次和八大处相遇。这一次,寥寥无几的游人和大部分闭门不开的院落,都给八大处平添了一丝冷清。

然而,我爱这种冷清。

一处长安寺(暂未开放)。原名善应寺,创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后历经清顺治年间(1659年)、康熙年间(1671年)两度整修。长安寺在公园南门外不远,比较容易错过。

二处灵光寺(暂未开放)。初名龙泉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76-779年),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名觉山寺。明宣德三年(1428年)复修,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再修,改称灵光寺。

这里最著名的是那座佛牙舍利塔,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以及该寺后门不远处的塔院,为历代高僧灵塔。

放一张那天夏天拍的照片,对比之下发现变化还是挺大的。

虽然因为疫情暂时不开、舍利塔也在搭架维修中,但晴好的阳光和稀少的游人还是给我们拍照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蓝天、红墙、金色的佛八宝,怎么看都是如此和谐的画面。

汉白玉栏杆也在此时显得格外干净,一尘不染。镜头中的画面就此定格。

杆头上整齐地蹲坐着小狮子,但总有那么几只在东张西望,像极了上课走神儿的你。

即便没开门,面前的几案上依然摆满了香客们供奉的清香。也许这是虔诚的样子吧,无论何时都坚持着内心的那份笃定。

下面两张是那年夏天的舍利塔,游客排了很长的队,为目睹佛牙舍利真身。

顺着院墙慢慢走着,一路上的景致很美。喜欢在冬季正午前后出去拍照,这时的光正浓,却又不是夏天那般灼热刺眼。

刚刚提到的地藏殿,也是大门紧闭。

从墙头勉强能看到院内这个建筑,是海图老和尚法像。仔细看,露了一点脑袋呢。

三处三山庵(开放)。创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初称麻姑庵,清乾隆年间重修。历史上这里是香界寺下院。

庵中的两株参天古树(八大处古树非常多,均为一级或二级,树龄几百年):

树前的莲花宝座上端坐一尊佛像,跟院中的气氛完美搭配。

这里比较有看头的是大雄宝殿门前槛下铺的这块“水云石”,据说遇水能现奇观。

石上隐现云山瀑布,充分体现了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技法,浓淡相宜。我盯着这纹理看了半天,琢磨着用玻璃罩上以后,还能有奇观吗?

四处大悲寺(暂未开放)。原名隐寂寺,始建于辽金时期(1033年)。明嘉靖廿九年(1550年)在原有三层大殿之后增建“大悲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改名大悲寺。

大悲寺中有两棵银杏树,在观音殿前,据说种植于明代,已经有600多年的树龄啦。可惜目前哪里都不开放,只能在院中随意转转。

三层大殿的檐角很有气势,殿内正有僧人上法课,诵经的声音悠远绵长。

伴着经课的声音驻足停留,眼前的画面似乎更添鲜活。信仰,终究是要靠人言传颂。说的多了,就会潜移默化地植根在心底。

去往五处的路上偶然路过狮云庵塔院,为石景山区级文保,旁边并没有介绍。

查阅网上资料,明朝后期孙国敉所著《燕都游览志》记载:“下宝珠洞,过龙王堂,有狮云庵。” 

有人有幸见到过狮云庵的残碑,碑文叙述了龙寿在龙王堂附近找到寿域和创建狮云庵的经过。虽然没有兴建的具体年代,但可以推测至迟在明末已存。

现在看到的三座塔是今新建的。

五处龙泉庵(开放)。龙泉庵在明末清初时有两座寺院并存,一为慧云禅林,一为龙王堂。慧云禅林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龙王堂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曾大规模重修,道光年间两寺合二为一,并称“龙王堂”。

山势越来越高,好在我们背着相机负重并没感觉太累。或许跟这里氧含量充足有关系?(其实想夸自己身体还成……)

去往六处的路上又偶遇两处石景山区级文保,一处为四照谷桥,一处为冰川漂砾。

四照谷桥位于六处香界寺南,为旧时通往平坡大觉寺(香界寺原名)的必经之路。据推测该石桥始建于唐,明代重修。命名为“四照谷”,意为在谷中可以消除迷惑,是禅宗理论“顿悟”的理想之地。

离桥不远就是名字有些迷惑的“冰川漂砾”。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是含少量砾石的坚硬石英砂岩。

我在认真地看介绍,它在认真地观察我,一动不动,弄的我也不敢动。

过了桥就是六处香界寺了(开放)。始建于唐乾元年间(758-760年),初称大觉寺。因其位于平坡山,又称平坡大觉寺。

门额镌刻乾隆御笔“敕建香界寺”:

拾阶而上来到正殿圆通宝殿,殿前有两通高大石碑。

其中一通阳雕“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相传为康熙年间重修寺庙时出土的明代古碑。碑阴所刻“敬佛”二字为康熙御笔。

八大处里随处可见人们的许愿牌,挂得满树满枝。林林总总的愿望汇集在一起显得很有力量,特别喜欢看寺庙里悬挂的这些火红。

这边山坡的最后一处是七处,很快就要到了,加油。

七处宝珠洞(开放)。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寺前有一座木结构牌楼,楣心内外题书为乾隆御笔。

前行二十米有乾隆御制诗,字迹已风化不清,但依稀可辨。

我们在宝珠洞停留的时间不长,也没进大殿,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就往回返了。

因为一心想在太阳落山前去第八处看看。八处在另一座山上(卢师山),得从这里下去再重新登山。考验意志品质的时候到了。

好在沿途一路美景,走得还算轻松。

终于爬上来!八处证果寺,我们来了!

证果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亦传建于隋仁寿年间),初名感应寺。

山门未开,但可以从两旁进入。我努力爬上台阶拍了文保牌,嗯,再累也要把这个拍了。

两侧石碑阴面均刻有藏传佛教六字箴言。

这个宝瓶形院门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因为视线尽头有一位……

神兽本尊特别镇定地看着我,露出舍我其谁的表情。

最北侧就是秘魔崖和真武洞了。相传有卢师和尚在此修行,因其为民祈雨应验,御赐为“感应禅师”。

全部八处都游览完,确实感到累了。下山坐了公园的摆渡车,可心还留在清净得如同尘世之外的山中,不愿离去。

最后放一个此行所见最实际、最朴素的愿望吧,希望每个人的小小心愿都能实现。


- FI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