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山走水】神仙小记

 行者老鱼 2021-11-24

崂山是神仙窟宅,灵异之地,有着各种仙迹和传说。仙迹分又为仙人、仙物及仙居。

名气最大的是安期公,又作“安期生”,据说安期生是琅琊人,在东海卖药。此人曾经与秦始皇长谈三日三夜。正史《史记》有记载,一个叫李少君的方士对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

很多后人将李白的“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当做李白来过崂山的证据,其实李白是引用史记的记载。今崂山内九水有泉曰“安期泉”。

最本地化的仙人是流亭胡峄阳。在崂山流传很广的“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即出自胡峄阳。胡峄阳应是本地唯一的神仙,其祖居流亭洼里村,村中有其故居遗迹,在教书的东流亭村有其祠堂。在其故居及东流亭之间有一条著名的“神仙路”。

传说当年此路长满如毡小草,雨不泞、雪不滑、风不尘、春有百卉丛生,夏有麦蔬飘香,秋有硕果挂枝,冬有腊梅映雪。此路因修流亭立交桥和旧村改造,现无存!

胡峄阳在崂山有四大仙府,分别为东京仙府,在鳌山马连沟村;南京仙府在张家河村;西京仙府在黄山村后山;北京仙府在峡口。

现在当地政府挖掘胡峄阳文化,依托其祠堂建立了峄阳文化园,园内有对联一付,上联为:“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下联为:“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这就是“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来历了。

最有传奇色彩的仙人是张三丰。张三丰曾经三次入崂,在崂山留下了诸多的遗迹,包括一花一洞一石一塔一坡。

一花为耐冬。据黄宗昌《崂山志》记载:“永乐年间张三丰者,尝自青州云门来于崂山下居之。邑中初无奈冬花,三丰自海岛携出一本,植于庭前,虽隆冬严雪,叶色愈翠。正月即花,蕃艳可爱,龄近二百年,柯干大小如初。”

一洞为玄真洞。玄真洞在明霞洞后,洞额横书“重建玄真吸将乌兔口中吞”,传为三丰的真迹。玄真洞的一侧另有一个高约半米的小洞,崂山达人周鲁题刻一首“白云留住须忘归,名利萦人两俱非。莫笑山僧茅屋小,万山环翠画中围”。

一石为邋遢石。石在三标山玉蕊楼东。因张三丰经年累月的在石上念经、睡觉,把块干净的大石头染的黑乎乎的。传说某日张三丰忽然不知所向,只遗留下衣衫和蓑笠在石上,后来人们把这块大石叫做邋遢石。

一塔为张仙塔。张三丰失踪后,徒弟们将张三丰的衣冠葬于八仙墩悬崖顶上,在坟顶砌一石塔,旁种耐冬树两株,一红一白,人们称此石塔为张仙塔。也有传说此塔为张三丰手砌。

一坡为张坡。在小蓬莱北,驱虎庵的北侧,三丰曾在此跟道长姜圣绩学道,在此修行多年,故“张坡”。

最实在的是蒲松龄,一个落魄的文人,并没有游览过崂山很多地方,也没有像陈沂和周鲁那样在崂山到处刻字,却作出了远超神仙的传奇。崂山道士、绛雪、香玉、海公子都是他的弟子。很多人认识崂山是从崂山道士开始的,最早使崂山道士扬名海外的是蒲松龄,

有仙人自然有仙物。仙物有仙胎鱼、书带草和篆叶楸。

“仙胎鱼出白沙河,从九水来,山回涧折,其流长而清湛不染泥尘,鱼之游泳于清泉白石中者也,大可五、六寸,鲜美异常。”这是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一段记载,记录了崂山人的骄傲——仙胎鱼。仙胎鱼游于清泉白石之中,其乐悠悠,传此鱼为崂山异人胡峄阳施法而成。

书带草和篆叶楸,传为东汉经学家郑玄所建“康成书院”捆扎书籍而生。也许是书院的书卷气息感化了周围的草木,书院近处生有两种奇异植物别处无见,一为书带草,“有草丛生如韭,长尺余,坚韧异常,隆冬亦青”;一为篆叶楸,叶面脉络尽成篆文之状。郑玄为大贤,故而其地嘉草瑞木生就,以为气物感应。

目前这两种植物都已不见,《崂山续志·张允抡〈康成书院记〉》“曰:'书带草存乎?’曰:'近为外人掘去,其种尽,不复生矣!’”一说为土人毁之。

有仙人。仙物,还要有仙居。仙居在太清和白云洞附近比较集中。

白云洞是仙人的客厅,有大仙山、二仙山和会仙台。各路神仙登陆后在会仙台集合,直接到巨峰的会仙山开个会后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三清是仙人的客房。到了太清宫附近,八仙到八仙墩坐坐墩子、张三丰去仙窑晒晒太阳、李哲玄在逢仙桥装装玄幻,最后同去张仙塔学习一下。

九水华楼是仙人的花园。这里有仙古洞,远离尘世;装逼摆谱的去了华楼,这里有迎仙岩及仙岩;喜欢下棋的去了棋盘石,两个人棋盘仙弈,看看可否遇到樵夫;还有些需要继续修炼的则去了鹤山的聚仙门,准备修炼完成后自升仙台起飞,徐复阳就是这一批人的代表。

仙人们各有各的机缘,各有各的爱好。张仙塔消失不见,耐冬花开永存;神仙路已经无有,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还在流传;崂山道士法术未显,绛雪香玉深入人心。说起来,世上没有不朽的身体,只有永恒的思想。

故身消体灭等闲事,只要做过了有利于后人的事,留下后人可以遵循的思想,就是不朽。为什么山永远在哪里,山就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