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战争中的美陆军,占领391高地后发现没人,突然全体逃离

 lixj1028 2021-11-25

1952年10月29日的一天清晨,美军陆战3师65团营长戴维斯上校下令,由中校史蒂文斯带领C连向杰克逊高地发起进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占领高地,随着飞机大炮的一阵猛烈轰炸后,美军C连士兵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爬上了山顶,占领了杰克逊高地,这和美军长期以来每次攻击一座山头所遭遇的顽强抵抗完全不同的情况,反而让这些美军王牌士兵们一下子懵了,什么回事?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在美军后来的战史中,关于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文中这样描述,“情况看起来很顺利,敌人的大炮都在沉默着,没有任何反攻迹象,突然,士兵们体会到一种极端恐惧的气氛,他们乱作一团,几乎不到几分钟时间,史蒂文斯中校就发现他的周围只剩寥寥不到几个人的士兵,差不多所有的士兵都飞速的逃窜到山下......'

文章图片1

美军朝鲜战争战史在描述这一情景时,罕见地使用了“逃窜”这一不轻易表达的词语,可见其那种悲哀的情绪。后来,在史蒂文斯中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些逃窜的美军士兵们召集到一起,命令他们继续占领这座对美军极其重要的高地时,竟然遭到了大多数士兵的拒绝,营长戴维斯最后不得不召唤史蒂文斯中校和他那支少得可怜的队伍,让他们退回主防线,已经无法再继续战斗的65团被重新整编,60%的士兵被分散到了其他部队。

这就是那场闻名世界,被称作东方“凡尔登绞肉机”的上甘岭战役中,双方士兵对我军称为391高地战斗、美军称为杰克逊高地战斗里面的一个情景。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呢?

1、范佛里特死灰复燃。

195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还想着继续担任下一届总统,只可惜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局不利完全影响了杜鲁门总统的连任前景,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欧洲盟军总司令的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将军利用朝鲜战争美军的不断伤亡对杜鲁门发起了强大的挑战。

这就没有办法了,战场上打不赢,谈判又不能获取哪怕有一点点台阶可下的面子,这时候,距离1952年美国大选结束已经仅仅剩下最后1个月的时间,杜鲁门总统都快被逼疯了,为了给自己岌岌可危的选情增加哪怕一丝丝希望,杜鲁门再次撤掉了在朝鲜战场上毫无作为,还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的“联合国军”司令马修·邦克·李奇微的职务,还好,李奇微最起码比自己的前任“联合国军”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先生强多了,他接替了参加总统竞选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的获得欧洲盟军司令的职务,也算是有了大大的面子,一脸复杂的赴任去了。接替他的是一生都没有多大的战功,却在46岁时就晋升中将,创下美军历史最年轻中将纪录的马克·韦恩·克拉克将军,可以说,马克·克拉克同志来到朝鲜战场上的目的,就是为杜鲁门在朝鲜战场上挣面子的来的,所以,克拉克将军刚刚上任,就对着自己的朝鲜谈判代表大喊一声,“谈什么谈,就让他们和我的飞机大炮谈去吧”,可谓嚣张之极。

文章图片2

于是,在1952年10月8日,美国单方面宣布中止板门店谈判。当天,细长身材的克拉克同志带着另一名魁梧壮硕的美军高级将领趾高气昂地登上上甘岭对面的鸡雄山美军阵地,朝着上甘岭方向张望,他回头看着这名将领,问到:“有什么办法赢取这场战争的主动?”这名将领自信地说:“我早就拟定了一个计划,只要您同意,就可以立即开始。”

这个自信的将军正是大名鼎鼎的朝鲜战场上第三任的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将军。

说这位范佛里特将军一生还真是时运不济,自己在西点军校的两个同班同学,一个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早早就是美英盟军总司令,现在已经开始竞选总统了,而另一位则是同样闻名遐迩的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同学,也是五星上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而自己呢,还是经过这些老同学的抬举,才好不容易混了个中将,他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太早,没有给自己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终于在奥马尔·布莱德雷同学的再次举荐下,来到朝鲜战场,接替李奇微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一上任,就抱负满腔,凶猛地发挥自己好战的本性,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令世界不齿的“范佛里特弹药量”,也让美国一众大佬面对这位花钱如流水的将军心疼得要命。

可是,虽然花了美国无数纳税人的钱,范佛里特虽然给中国人民志愿军比较大的伤亡,美国大兵却也损失无数,几乎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还连带着搭上了自己儿子的性命,真是得不偿失。这个范佛里特简直也是疯了,不断地向李奇微提出战斗、战斗,可惜,一场铁原战役让李奇微心灰意冷,早就无可奈何了,所以对他不理不睬的,这让这位有着丧子之痛,更重要的是满腔的抱负无处实现的将军有气无处发。

文章图片3

这个时候,李奇微将军被调走,原本是自己小弟的克拉克同学来了,虽然自己想当“联合国军”司令的梦想破灭,但为了复仇,他不惜低声下气求得克拉克给自己一个“战斗”的机会,明知道自己的同学艾森豪威尔正在利用朝鲜战争打击杜鲁门,他也顾不得许多了,他的心里充满了火药,唯有开动战争的机器,在战场上杀戮,才是他的本性。

克拉克将军微笑着看着这个满身血腥味道的人物,为了杜鲁门,不得不使用他了。

2、“摊牌计划”和上甘岭战役。

作为克拉克同学,带着杜鲁门的秘密使命,其实也就是要教训一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杜鲁门是有那个能力控制朝鲜战场上的走势的,这样就能给杜鲁门在总统竞选中取得选民的谅解,最终获胜,顺便让自己得到一次在朝鲜战场上扬名立万的机会,以此证明自己并非无能,最起码能够超越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将军和一脸虚伪的李奇微,两个原因让他没有考虑一场大战,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范佛里特的计划正好适应了克拉克的需要,那就是有限攻势,一个要立功,一个要报仇,一拍即合,大战之风已始于青萍之末。

文章图片4

范佛里特的计划叫“摊牌行动”,又叫“金化攻势”,目标是夺取“铁三角”五圣山前沿的“三角形山”和“阻击兵岭”,范佛里特狂言,差不多只需要动用2个营的兵力,最多5天时间,付出200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就可以完成这次攻击。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个叫着什么“摊牌行动”的计划,根本不是什么狗屁摊牌,就算是志愿军或者北朝鲜人民军和“联合国军”无数次对垒中,随时随地就可以发生这样规模的一次战斗,如果这也叫摊牌,那只能证明克拉克的脑子里进水了,有可能就是被范佛里特给骗了。

事实上,五圣山是当时朝鲜中部地区平康、铁原、金化这个美国人称之为“铁三角”的最靠北的顶点,要进攻金化,必须先攻下正面的五圣山,打开五圣山,前面就是一马平川,机械化部队可以横冲直撞,危及朝鲜整个战线,而志愿军守住了五圣山,就可以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让敌人望洋兴叹,所以说,谁能够控制了五圣山,就能控制住整个“铁三角”。但是,攻击五圣山前,必须要拿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驻守的597.9和537.7两个高地,这两个高地是志愿军阵地的突出部,直接嵌入美韩阵地中间,距离最近的敌方守军仅有100米,在这两高地的后面有个小村庄,它的名字叫“上甘岭”。

文章图片5

范佛里特将军给克拉克的计划,就是要攻占597.9和537.7这两个高地,由于两阵地面积狭小细长,无法驻扎更多的士兵,而且,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而遭受敌人炮火杀伤,志愿军只能在两阵地各摆一个连,所以,范佛里特根本没把志愿军薄弱的守备力量放在眼里,所以,他才放出狂言,五天,伤亡百人就可拿下!可以说,几乎完全把克拉克学弟当成了傻瓜,范佛里特的计划不仅仅是拿下这两个高地而已。

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就是这两个高地的战斗,也没有如范佛里特所愿,它最终的规模可以说和朝鲜战场上的任何一次战役都不相上下的,这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特别是克拉克同学,有可能也超越了范佛里特的设想。

范佛里特得到了批准,迅速调集“三角形山”(中国称之为597.9高地)对面的美军第7师和“阻击兵岭”(中国称之为537.7高地)对面的韩第2师,准备在10月14日发起进攻。

守卫平康地区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15军,军长是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的秦基伟将军,他是在彭德怀临走时亲自安排守卫五圣山的,此时的秦基伟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敌人要在这里进行一场大战,他将15军战斗力最强的44师布置在五圣山以西易守难攻的平康谷地方向,而守卫五圣山的则是崔建功的45师。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上甘岭地区突然笼罩在浓烟烈火中,范佛里特指挥的“联合国军”集中了320门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597.7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猛烈攻击,美军远东空军30多架飞机在两个高地上空轮番轰炸,将空前密度的火力倾泻在志愿军仅2个步兵连驻守的阵地上,坚硬的岩石炸成了粉末,一时间,弹片如雨,沙石横飞,凝固汽油弹烧得山头上烈火熊熊,浓烟如同蘑菇云一般遮盖了整个天空,仅仅第一天,美军就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200架次飞机,投掷航空炸弹600枚,发射炮弹30万发,一个志愿军的小战士竟然被这猛烈的炮火声活活震死。

文章图片6

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接岩石上滴下的水

整整近90分钟的轰炸后,和志愿军有着血海深仇的美军第7师31团,也就是被志愿军完全打垮的那个“北极熊团”的2个营开始了冲锋。

上甘岭注定是尸山血海的地方,这一天,守卫阵地的是15军的两个连另加一个排,打掉子弹40余万发,近万枚手雷,打坏了10多挺机关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损坏武器占两个连队的80%以上,当天,537.7高地失守,中国军队死伤550人,而敌人伤亡1900人。

3、391高地战斗奇特的一幕。

就在上甘岭战役双方都打红了眼,形成反复拉锯战的时候,秦基伟和他的15军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地方,那就是位于铁原东北十公里的391高地,那里正驻守着15军战斗力最强的44师。

由于平康谷地便于美军发挥火力优势和重装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容易形成突破的局面,所以,秦基伟将15军第44师、29师87团和大量火炮配属在这一地区,做重点防御,因此,无论上甘岭战场多么艰难,秦基伟都没有舍得调动这支由师长兼政委向守志率领的主力师。

文章图片7

15军军长秦基伟(左二)、15军参谋长张蕴钰(左三)在上甘岭战役

此刻,上甘岭的战斗规模早已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而范佛里特的“联合国军”依旧一心在上甘岭一线布防重兵和密集火力进行攻击,如何打破被敌人围困不得不防御的僵局,形成反攻的条件,秦基伟决定使用始终按兵不动的44师率先向391高地上防御的韩军第9师(南朝鲜的白马师)发起攻击,以攻代守,扯动上甘岭一线聚集的敌军,达成对敌人钳制效应,为上甘岭方向的我军反击创造条件,这就是兵法中的避实击虚。

391高地山势狭长孤立,南北两座山峰,形若驼峰,美军称之为驼峰岭,距志愿军130团主阵地发利峰仅2000米,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志愿第15军与38军的结合部,而对美韩军而言,391高地是至关重要的前哨阵地,一旦失守,在正面九公里范围就再无险要可凭。

事实上,就在上甘岭战役还未开始的时候,也就是1952年10月12日,向守志就看到了这一位置的重要性,曾经以配属的87团3营的两个步兵连400人为攻击部队,对391高地发起了一次成功的攻击,攻击部队在10月11日晚上提前潜伏在391高地北坡的草丛中,整个白天一动不动,到晚上突然发起攻击,一举全歼高地守军170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在那一次潜伏战斗牺牲的战斗英雄。

文章图片8

不过,那一次攻克391高地后,44师又主动撤离部分高地,并没有全部固守,这是因为391高地孤悬于我军高地群外,不利固守,布防的话会遭到较大的损失,因此,44师选择了主动撤离地势不利的391高地南峰,而占领了北峰布防。

然而,当上甘岭战斗爆发数天后,范佛里特疯狂地连续攻击,清晰地表明他们的主攻方向是上甘岭,在这种情况下,夺取391高地,必将起到钳制上甘岭敌人的作用,那时,虽然要付出较大代价,但敌人不得不使用大量兵力、火力以求稳固后方阵线,这时候,上甘岭正面的压力就会得到减轻,特别是为我军即将开始的大反攻创造条件。

1952年10月24日黄昏,志愿军再次使用潜伏战术攻击391高地南峰,时任潜伏部队指挥员曾纪有在回忆时说:“指挥部决定派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军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时,一旦进攻时间到,迅速抢占391高地。”

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军阵地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曾纪有率领的1排52名官兵浑身插满伪装地芦草匍匐前进,三小时后,部队静悄悄地进入预定地点,我军炮弹也停止了,随后,潜伏队伍向高地上的南朝鲜伪军发起突然攻击,敌人的一个排很快被全歼,然而,敌人整连整连的反扑同样凶狠,在连续的反扑中,曾经有志愿军一个步兵排与敌在阵地上展开白刃战,肉搏中全部战死、阵地失守的情况,惨烈情况令人触目惊心。

拼杀到24日,我军87团东调上甘岭准备参加决定性反攻,随后,44师的132团接过阵地,在391高地上与敌人继续战斗,几天之后的27日,韩军第2师在上甘岭被打残,无法形成战斗力,美第9军军长詹姆斯将韩9师调过去增援,命令美步兵3师接手391高地的防务,当天晚上,南峰上的美、韩两军乱哄哄地正在换防交接的时候,志愿军第44师132团两个排抓住机会,饿虎似地猛扑上来,一场恶战之后,夺取了高地南峰。

文章图片9

几小时后,美3师便与韩9师各出一个连联手反扑,正在敌人再次将南峰夺到手的时候,第44师充裕的火炮再次发挥作用,轰轰隆隆地就将无数炮弹倾泻过来,连续3天的炮击,密集的炮火不仅将敌人的工事大部摧毁,还击中了敌人G连的弹药库,391高地上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响成一片,美军步兵3师的士兵完全炸懵了。

在美军战史上,他们将391高地命名为杰克逊高地,因为当时驻防这里的是美3师65团2营G连,该连连长名为齐治.D.杰克逊,他们记载了这一段历史,“指挥系统所遭受的损失马上明显地在连队引起影响,A、F连的士兵们开始逃窜。他们有的独自跑下山,有的则三五成群后撤,终于都跑回到了主防线。

原来,我军攻占391高地后,料到了敌人必然发起反扑,为了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132团3营在高地上只留下了一个班的兵力,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给驼峰岭北峰上的炮群指引目标,所以我军的炮才能打得这么准。一个叫亚当斯的美军副排长被俘时说:“你们的炮弹打起来没个数,我们的许多兄弟被炮震得精神失常,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有个弟兄就问排长,是否可以离开这座山。迷迷糊糊的排长像忽然被提醒了,大呼一声:'OK,走吧!’就呼呼啦啦全往山下跑。”

文章图片10

而这次炮击也彻底震慑了敌人,到后来,当他们的军官要求他们再次攻击时,就算是嗓子吼哑了,也无法让他们的士兵们进攻,战斗力彻底报废,最终这个团被美第9军司令整个裁撤,分散到其他部队中。

391高地我军的钳制战,造成西线平康谷地全线吃紧,美九军被迫将打残撤下上甘岭的美7师,不经休整就调往金化、铁原一线布防,同时,范佛里特不得不从上甘岭又抽走5个炮兵营,加强对这个地区的正面防御,范佛里特的这一剜肉补疮之举,大大减轻了志愿军第45师在上甘岭的压力,给上甘岭战役的最终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上甘岭战役结束时,第44师对391高地的争夺还未结束,反复攻守到11月30日,才完全控制住391高地,歼敌4000余人,391高地一丢,美韩军无险可守,被迫后退,志愿军将防御阵地整整前推了11公里,完全解除了敌人对平康地区的虎视眈眈。

志愿军总部为此,连续通令表彰第44师不仅有效牵制了敌人,成功地保障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平康地区的防御态势。

文章图片11

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英雄阵地欢庆胜利

后来,那位“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评价上甘岭战役时说:“这是朝鲜战场的凡尔登!”林彪说:“上甘岭就是个肉磨子!”

中国军队的第15军,后来被挑选改编为中国空降第一军。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