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电比色法(1)—亚硝酸盐测定

 生物学教学 2021-11-26

光电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分光光度计原理往下来有视频讲解哦!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不同浓度溶液对某一特定光的吸收强度(吸光度)不同从而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定量基础为朗伯比尔(定律, 即溶液吸光度=溶液吸光系数×溶液层厚度(cm× 溶液浓度(g/dm)。 其中,吸光系数与溶液自身性质、 测定温度及波长等因素有关。 当溶液吸光系数和溶液层厚度固定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线性关系。 根据此定律,可实现溶液中物质的定量分析。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是测定溶液吸光度值最为常见的科学仪器。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成熟的定量分析技术,有大量文献作为高中生物学实验课堂开展的理论基础。可以用于高中实验教材中(关注公众号,光电比色法拓展实验课题即将更新....)。



二、高考链接

1.[2017浙江11月选考,7]回答与酿酒和制醋有关的问题:

(1)为了获得优良的酿酒红曲霉菌株,将原菌株的孢子诱变处理后制成较稀浓度的单孢子悬液,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培养时有利于获得    

(2)大米经蒸煮、红曲霉菌糖化后,用某酿酒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发酵完毕后得到新鲜红曲酒,酒中乙醇浓度不超过15%。其主要原因是当发酵液中的乙醇浓度接近15%,    (A.乙醇氧化逐渐增强直至平衡 B.葡萄糖分解逐渐增强直至平衡 C.乙醇氧化逐渐减弱直至停止 D.葡萄糖分解逐渐减弱直至停止)

(3)已知葡萄糖与蒽酮试剂反应能产生颜色,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红曲酒中的葡萄糖含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标准曲线的制作。用蒸馏水配制    ,与蒽酮试剂反应后,用比色计测定,并制作反应    的标准曲线。第二步,样品处理。将待测酒样品通过活性炭脱色,其目的是    。第三步,样品测定与计算。

(4)影响红曲酒风味的主要因素,除了温度、pH、氧气等环境因素外,还有                        (答出2点即可)

(5)在红曲醋生产工艺中,将适量的红曲酒、水和醋化醋杆菌等混合,再添加一定量谷壳糠等制成松散的发酵料,其目的是    ,以利于醋酸发酵。

答案 (1)单菌落(2)D(3)一系列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葡萄糖浓度与光密度值关系 排除酒原有颜色的干扰(4)不同的菌株、不同的原料(5)增加透气性



2.[2017浙江4月选考,7]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取适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           蘸取少量的稀释液,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    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从泡菜中提取亚硝酸盐,与          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然后用光程为1 cm的    ,在550 nm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用已知浓度梯度的亚硝酸钠制作的         比对,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在厌氧和                        环境中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酶降解。

答案 (1)接种环 B(2)假丝酵母 对氨基苯磺酸 比色杯 标准曲线 (3)酸性




三、经典模拟试题

1.(2019浙江台州联考,7分)某食品公司宣称其生产的泡菜(每瓶300 mL)中活性乳酸菌的含量高达320亿个,为探究其是否涉及虚假宣传,工商部门对该泡菜的活菌数目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


(1)乳酸菌活菌检测:1 mL的样品液,加入99 mL    制备成10-2的样品稀释液,并依次制备10-310-410-510-6的样品稀释液。再分别取0.1 mL稀释液用        法接种到多个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10-6这个浓度的平均菌落数为12,则该瓶泡菜中的活菌数     (符合不符合”)其宣传

(2)亚硝酸盐含量检测:样品液处理后加入显色液,再置于              中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其             ,影响其数值大小的因素有               等。(写出两点)

答案 (1)无菌水 涂布分离 符合 (2)比色杯 光密度值(OD值)光程、波长、浓度(任答两点,每点1分)

亚硝酸盐的测定(浙科版生物与实践实验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