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豆子

 赵一刀 2021-11-26

在我皖西北的家乡,每年夏天,几乎家家都会晒酱豆子。

酱豆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有时候似乎也掺点蚕豆(我们那里叫蚕豆为“两碗豆子”,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我也很迷惑它的来历)。

跟大家说说我家是怎么做酱豆子吧!

话说在那烈日炎炎的七月,某天傍晚时分,妈妈挑选半盆颗粒饱满的大豆,在压水井边把它们清洗得干干净净,那一粒粒水灵灵的大豆,就像一颗颗亮晶晶的小金豆。

晚上吃罢饭,妈妈把大豆倒在大锅里,加水,然后在灶前引火开煮——水开一小会儿就差不多了,千万不能煮过头。熄火后,豆子就泡在锅里,用水的余温把它泡软。

锅拍子

第二天早上,浸了一夜的的豆子圆鼓鼓的,妈妈把它们捞回盆里。

早饭后,妈妈舀面粉做炒面。做炒面很简单,小火把锅烧热,面粉倒进去,三下五除二,白白的面粉就炒成了深黄色。炒面散发出热乎乎的麦香。

炒面是干啥用的呢?炒面冷凉后,妈妈用它来拌那些煮过的黄豆,她小心地让每一粒豆子都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

用不完的炒面,晚上给我们吃。舀半碗炒面,刚烧开的水冲进去,加点白糖,搅拌成糊糊就可以吃了,很好吃!

拌过面的黄豆,在锅拍子或簸箕上摊开,盖上早上妈妈从地边或沟畔割来的黄蒿或艾草,再挪进堂屋的角落或门后边。黄蒿或艾草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会让讨厌的苍蝇蚊子之类避而远之。妈妈少不了要叮嘱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掀开黄蒿看。

黄蒿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忍不住每天掀开看一两回。只见那豆子一天天变了颜色,过了六七天,豆子上已经覆了一层绿茸茸的霉,有点像生长在墙根下的青苔,还有难闻的霉味。

       接下来,妈妈把这生了霉的豆子端到院子里晒,那时正是中伏的天气,火辣辣的太阳半天就能把这些豆子晒干晒透。

如果第二天是好天,妈妈早上就要熬水了。她在大锅里倒上半锅水,加上八角、生姜、大葱、大茴香、小茴香、香椿叶等所谓的“五香八大味”,再加上白糖、味精、酱油等调料,当然更不能少了盐,而且,盐还要稍微多放些,至于怎么个多法,这个,就靠经验啦。 

熬啊熬啊,熬得差不多了,停了或,待这熬过的水凉透后,舀到坛子里,然后再把晒好的霉豆子轻轻倒进去,拿双干净的筷子,充分搅拌均匀,坛口蒙上两层洁白的纱布,就可以搬到太阳下去晒了。

那些天,只要有太阳,我们就把酱豆坛子抱到阳光下晒,晚上再搬回屋里。

每天早上,妈妈会解开纱布,用干筷子把酱豆搅拌一番,她说,筷子不能沾水,不然酱豆子会坏,不要中午的时候搅,那样的话酱会发酸,不要掀开纱布晒,蝇子一叮酱也会坏。妈妈说的很有道理,每年都听到村子里这家或那家酱豆子长霉了或生虫了,我家的却从来没坏过。

有几年,妈妈还挑些西瓜瓤子加到酱豆坛子里去,她说,这是“西瓜酱”。说实话,除了偶尔会在酱里吃到西瓜籽,我没觉得西瓜酱味道有什么特别。

晒酱豆子最怕的是淋雨,雨水淋到酱里去,基本上这个酱就完了。因此,暑假的时候,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突然变天的时候,及时把酱豆子搬到屋里去。历史的经验表明,我是值得组织信任的,在这个任务上没有出过岔子。

就这样晒啊晒,晒个半个来月,酱豆坛子里的水分越来越少,豆子变得暗红,油亮亮、黏糊糊的,闻起来有股鲜香的酱气,同志们,这个酱豆子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了。

于是,用干净而且不沾水的大勺子舀出来一碟子酱豆子,滴上几滴香油,就可以就馍吃了。

记得妈妈还常常做炒酱豆,锅烧热,加油,切碎的青椒红椒和酱豆子混炒,辣呼呼的,很下饭,炒一次可以吃几天。

最难忘的是冬天的早上,新出锅的馒头就酱豆子,那感觉真是好极。

自从我们搬离故乡的村庄,家里就没有晒过酱豆子了。

这些年,我也常从市场买酱吃,其中,“老干妈”最得家中老小的喜爱。

不过,要论味道,“干妈”的酱再好,也不如亲妈做的,您说是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