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山道场分享课︱周佳润:我的小问题与庄子的大哲学

 张远山图书馆 2021-11-26

今天晚上,主要和大家聊聊我成长中的问题以及先生作品和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主要以文字形式分享,接下来,我就开始自说自话了哈。

许多人的求知之路一直都是被动的,因为规定了必须上学,故其求知之路就是读教科书之路。课堂里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在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交给学生规定的知识。所以如果问题仅仅来源于老师和课堂的话,那么我们的知识也就永远不会跳出教科书之外,永远跳不出被规定之外。

而另一些人的求知之路虽然开始是被动的,但后来逐渐变成了主动。任何人都需要启蒙,或者说相对程度上的启蒙,故这第一步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问题不仅仅来源于老师,他们会留心身边的事物,然后思考自己的观察。当自己目前的知识无法解答时,那么就会动手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过程中,课外的知识或者说真正感兴趣的知识就增加了。

可以说,知识起源于不解;可以说,一个大学问者的同时也一定是个大问题者;可以说,最有问题的时代也一定是最出学问的时代。

对于当代人,有些大问题显得并不紧迫,以至于被忽略,相反,吸引人们的都是些“小问题”。因为生存压力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没有多少人还关心比如中国文化到底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有句话值得思考:人生终极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能力而不止是生存。确实,这顿饭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为了让我们活到吃下一餐前。既然如此,如何丰富以及度过生命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但所有人并不会一开始就像尼采那样试图用哲学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刚开始也许就是通过一些社会问题或者自己某些突然的“奇思异想”来使用和丰富生活。是这些东西在无意识地情况下“无声地”提供了意义。

我读中学时虽然是理科,但科学上的问题很少有,觉得自己不是搞科学的料,问不出问题来,但对于社会以及人文方面倒是非常感兴趣。

首先是感觉科学会把自己牢牢地绑在物上面,会停留在物质表像上。它不能够提供内心的某些需要,就像我不认为人类的最终幸福是靠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来解决一样。

在身边能够经常接触到的其实不是科学上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它比科学问题更加容易提出。带领我进入求知之旅的就是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免会产生某些疑问。

小时候我问爷爷钱上面的那个人头是谁时,就开始知道了毛泽东的一些零星故事,同时对国家的近现代历史也有了一些了解。其中非常惊讶地听到,那辈的人尽然会饿得吃野菜,会抢着吃生产大队丢弃的瘟猪。这些让我开始思考我生活的这个国家。

同样的,在课堂上,当老师谈及唐朝的鼎盛的时候,当老师讲到晚清的时候,当老师讲到新中国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为何我们曾是世界第一然后又跌入深渊?我们现在是在哪里?还会第一吗?我想知道有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解释这一切。

我不免遐想:如果历史再来一次,最终会不会是中国去撬开西方的大门而不是中国的大门被西方撬开?

到了大学里,部门团建时部长与主席在饭桌上的种种行为、评选入党积极分子时同学们的那些夸张的演讲内容,在一些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的见闻等等都让我们感到这个社会太假,太累。很少能够遇见几个真性情、有原则的人。

这个社会怎么了?它看起来似乎污浊不堪,有着这样的性格的人民如何能完成伟大复兴?

历史带我走进了问题,我知道,要解决问题关键还在历史。

可我应该去哪里找呢?该看什么书呢?难不成先把一百三十篇的《史记》看完吗?或者是《论语》?抑或是《孟子》?这些东西已经在教科书上零星出现过,可读完以后,仍然没有对中国文化有任何整体把握的感觉。

就这样,这些问题一直留在那里,不是不想解决而是无力解决。

直到我听到先生的一句话:《庄子》是中华文化的圣经。

当时听到这话非常疑惑,中国至汉朝以来儒家文化不才是主流吗?那些皇帝、官员、文人阅读的不是儒家的东西吗?何以道家的《庄子》成了文化圣经,中国的文化圣经不是《论语》吗?

可张老师说的那么干脆,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先生的话如同翻案文章一样,其颠覆性是极其令人兴奋的。

在找来了先生的代表作《寓言的密码》和《庄子奥义》后,我就大致明白了先秦以降中国文化的大致走向。

庄子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其思想中有许多“智慧”之处,但我以为庄子最根本的还是在探讨个体本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庄子恰好就生活在暴君宋王的专制时代里,由于变法,国家对百姓的控制越来越严重。那时由于家天下的思想,君王对百姓的奴役是一种常态,它必然会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让人“不自由”。因为说到底,君王和百姓是类似于一种牧羊人和羊之间的关系。只不过羊太多了,牧羊人管理不过来,所以,他需要提拔一些羊来管理羊。

由于管理者的待遇明显好于普通羊的生活,所以羊们争先恐后地去追逐管理者的职位。可是,管理者的位置是牧羊人给的,故,管理者的一切都是维护牧羊人的利益的,同时牧羊人对管理者也一定是牢牢控制的。

由于管理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他们作为一个个体的全部时间就会必然地被竞争和利益填满。一旦进入了这个管理者体系,就真的是身不由己了。它们的行为不再独立,它们的精神不再独立。用庄子的话说:“亏生”了。

而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最最宝贵的就是独立自主的精神。庄子反抗的就是这种社会力量对个人本身的腐蚀。一切社会目的的最终作用效果还是需要落到个人身上,社会发展应该使得大环境更加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和谐发展。

在庄子的社会显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所以,他选择“间世”。只有专制被彻底消除以后,他的东西才能发出万丈光芒。只有社会真正是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而非被迫剥夺自由以换取利益甚至于生命的时候,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走上大道。

社会的惯性是巨大的,那真可谓是“滚滚红尘”,小草和泥土都将被裹挟而去,没有一些“智慧”是很容易被冲垮的。

自然而然,由于百代皆行秦之专制法,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并不尊重个体权利甚至生命的传统,这就导致了后来无进一步发展而无力抵抗西方各种形式的“入侵”。因为牧羊人是绝对的权威以及最大利益分配者,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去巴结,去依附。在两千多年的依附过程中,自然就把自己丢弃了。曹商出使秦国就是很好的一例,庄子用了极嘲讽的话说出了对曹商行为的评价——舔痔。

庄子的话有着极大的时间穿透性,给我以看透大半中国历史的慧眼。

当然,这一切都依赖于先生三十年读庄解庄之功。没有先生的著作,以我个人之力根本无法承受《庄子》的思想和语言之重。

先生复兴的庄学解决了我的问题,在学习庄子中了解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添加了另一种人生观。人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对内心的交待。向外的一切探索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某种需要,正如风光了以后都选择还乡一样。

问题之路是没有穷尽的,一个问题的结束往往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庄子的学说是有所本的,老子的学说也应该是有所本的,所以先生从庄老之学再往上推,一直推到中华民族的源头,建立了伏羲学。去打通中国上下所有的历史,追溯民族最本源的思想,追寻孔子晚年悟到的真道的源头。

先生的目标是宏大的,是极其有意义的。我也随着先生的脚步开始变得好奇起来。仅仅知道先秦感觉似乎仍然缺了些东西,夏和商,以及先夏的真道历史是什么?我感到好奇。历史认知的空白造成了心里上说不出的残缺感。别无他法,只得继续跟随先生,慢慢地探索,慢慢地思考。

问题之路是曲折的,也是快乐的。但根本上是快乐的,感谢庄子,感谢先生。

好了,我就大致分享到这里,都是一些肤浅的见解,见笑了,谢谢大家。


(远山道场2021分享季第七场,2021年5月1日晚八点分享于远山道场)


《庄子复原本》即将上市
签名本预售进行中

预售︱限量专供:远山道场定制特装《庄子复原本》
《新华文摘》推荐《庄子复原本》|《庄子》三大版本及其异同
香港《文汇报》报道《庄子复原本》|《庄子》被称伪作 学者复活原版

【特别提醒】

“远山道场定制特装”是一次性限量定制,内部专供
定制数量报给出版社之前的第一批预订者,可以确保供应
定制数量报给出版社之后的第二批预订者,无法确保供应

【预订方式】

远山道场的群友和庄子江湖的订户,请尽快完成以下三项:
1选定套餐
2确定数量
3完成下单(与客服组成员之一对接)
【远山道场客服组:拳曲子、微笑的鱼、贺马儒、槃木】

套餐二、三、四所含特装本,均会加盖印章:远山道场定制特装

▼欲购者请加江湖君微信▼

微笑的鱼

微信号:y18868912765

拳曲子

微信号:quanquzi1

槃木

微信号:S15373636910


贺马儒

微信号:1712951530



这是庄子江湖的第628期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