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智慧:止

 fentouge 2021-11-28

慈 怀 观


慈怀读书会推出全新栏目“慈怀观”: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解世间迷局,洞世事学问,察人性之美,明人情道理。让我们不仅仅是观世界,更是观内心,用心灵去洞察,用心灵去过更好的生活,达到通透明了的人生境界。

本栏目周六周日更新,大家有任何的建议,皆可留言提出。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意思是说,行事要依道而行,不强求,不奢望,这样一来,就能够放弃不合适的事物,不自满,不骄傲,时时得以新生。

而“不欲盈”,说的就是万事知止。
 
止语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为人处世,要学会的第一课,就是止语。

《易经》里说:吉人寡语,贵人言慢。

越是沉稳成熟的人,越懂得适时闭口不言。

东汉末年,有叫做郭林宗的人,善于点评人物,但十分懂得掌握分寸,从不说一些比较激烈的话,所以即使当时宦官专政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后来,党祸兴起,很多知名人士都遭到迫害,唯有他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闭门教书,学生数以千计。

止语慎言,为的是平安度日,诸事顺遂;多说一句话,引起的却可能是后患无穷,家破人亡。

《旧唐书》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刘文静和裴寂都是唐代的功臣,刚结识的时候,两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十分要好。可到后来,关系却越来越冷淡,乃至于走到决裂的地步。

刘文静说话口无遮拦,一直觉得自己能力和功劳都不弱于裴寂,但奖赏和待遇却少于对方,因此内心十分不甘。

他平时说话就少有顾忌,酒后更是如此。

有一次,他和弟弟说道:“早晚有一天,我会杀死裴寂!”

其实,这句话不过是酒后失言,逞一时口舌之快,原本没什么大不了,可偏偏被他的一个姬妾听到,传到了李渊那里。

李渊本就对裴寂多有偏爱,这句话算是触动了他的痛处,加上刘文静之前也说过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许多事情加在一起,让李渊直接下令将刘文静抄家处斩。

刘文静万万没想到,自己就因为这一句话送掉了性命。

《诗经》里说,白圭之谵,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玉上的污点可以磨掉,言语中的毛病却无法去除。

话语一旦说出,即使事后拼命弥补,它所引起的问题和创伤也再也无法挽回。

因此,我们才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慎言养德。

 
止欲
 
《格言联璧》有言: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就是说,最坏的行为莫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

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因此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到最后,不仅伤害了他人,也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左传》里,有个讲宝玉的故事。

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但被拒绝了。

过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认为没必要因为一块自己用不上的宝玉而招来祸患,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

可虞公并不知足,又来向他索要宝剑。

虞叔说:“这样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虞公只能出城逃到共池去。

所谓“欲不可从”,人一旦开始开始放纵自己,便会成为欲望的努力。

而真正的君子,都懂得及时止步,适时止欲。

范睢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纵横家,又是秦国的宰相,帮助秦国蚕食东方六国,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长平之战以离间计助白起大破40万赵军。

可谓是功成名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这个时候,有人劝他止步于此,退出朝堂。

功高盖主自古都是大忌,他在这高位,如果不及时止步,以后恐怕大祸临头。现在停下来后半辈子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安享晚年。

范睢听后,深以为然,第二天就辞去了宰相之位,从此不再插手朝政。

司马迁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欲望不知道节制,就会失去所有想得到的。

占有了还不知足,就会失去已经所拥有的。

天下万物,没有人可以全部收入囊中,一味地放纵自己,沉迷欲望之中,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空虚和失望。

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放下对于名利过多的追求,以一种更轻松的心态感受万物,享受生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顺遂和幸福。



止行

古人云:“知行知止唯贤者”。

一个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还是不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才能称得上贤者。

曾国藩久居高位,经常有人带着礼物来拜访他。

湘军名将鲍超曾受曾国藩提携,名下军队十分骁勇善战。

有一年,恰好曾国藩生日,鲍超带着大大小小十几包礼物,装着各种珍贵的珍宝古玩去贺寿。

曾国藩看了看,只留下了一顶小帽子,其他又让鲍超自己带回去了。

曾国藩不仅对自己严加要求,对后代也是如此。

美籍华人容闳曾受曾国藩委托,出海采购机器。这份工作虽然漂洋过海,一路十分辛苦,但却是一份实打实的肥缺,不知道有多少油水藏在里面。

曾国藩很明白,按照当时的规矩,容闳一定会给自己送礼物以示感谢,因此他写信给儿子嘱咐说:

如果送来的礼物在二十金以内,就可以收下。多余的则要退回。

孟子有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止行,不是说静止不动,而是说有底线的,心怀敬畏的去行动。

朱元璋统领的义军占领金陵后,各路兵马为了王位打得不可开交,他却采纳了谋士的建议,不参与战斗,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十年隐忍。

在义军互相拼杀,元气大伤的时候,他已兵强马壮,很快便消灭义军,扫平天下,开创了大明王朝三百年的基业。

有所不为,而后才可以有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做的事,能掌控的东西也是有限的。

如果事事都要做,到最后说不定半途而废,得不偿失。

倒不如给自己画出清晰的界限,在明确的原则内去取舍行动,如此,才能做到进退有度,轻松自如。


止境
 
有许多人以庄子的话自勉,告诉自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因此抓紧时间,刻苦读书。

却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另外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用有限的生活去追求看不见的知识,是不对的。

纵然学无止境,也不是任何事都要去学,而要有取舍的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那件事上。

明朝时有叫宋应星的人,早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希望可以考取功名。

但会试屡屡不过,因此放弃了科举,专注于研究手偶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专一于此道。

他阅读相关书籍,亲去实地探查,将中国几年前来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归纳总结,写出了明朝最重要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

正所谓专一道,为有道。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有的东西都想要学,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后只会获得一个学而不精,万事不成的结果。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李白写诗称赞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的一生成就虽多,但却并不杂乱。

年少求学,学习兵法和剑道;中年治国,辅佐勾践兴越灭吴;晚年隐退后经商,著书三部。家财三散三聚,被人誉为“商圣”。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范蠡都专心一志,只做一事,因此事事有成。

少则得,多则惑。

如果贪心无度,什么都想要学习,什么都想要知道,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惑之中。

与其蜻蜓点水地了解天下所有事,倒不如如范蠡般立一志,专一志,成一志。

过一个不滞于物,不殆于心,思而惘顾,行而桀黠的人生。

 
 
《大学》的开篇写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是为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根本。

如同冬日过河一般小心地为人处世,像宾客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就可以做到谨言慎行,不招祸患。

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一般学会理解并包容万物,像被人围攻一样时刻警惕,这样就能够节制欲望,不被他人所议论。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让自己在社会中慢慢沉淀,学会克制欲望,约束言行,进退有度,专心一志,如此才能无祸无患,夜夜安眠,活出一个自己的潇洒人生。

 

 
 *作者:安歌。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