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出14票,击败曾赠,德格娜凭什么?

 电和影 2021-11-28

《导演请指教》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这是制片人工作室对战的阶段,首组出场的是德格娜和曾赠,她们分别代表方励工作室和郝蕾工作室,作为同班同学的德格娜和曾赠,这一次同组竞技,最终德格娜以14票的优势取得胜利,击败了曾赠。

而就在第一阶段,德格娜还因为短片被批而感到委屈泪洒舞台,如今却从哭到笑,受到了全场的表扬,而曾赠第一阶段凭借着《爱情》获得了全场最高票,如今却大不如之前,当然知道了背后的原因,就自然能够明白这样的结果。

曾赠的短片改编自自己的真人真事,都是自己小时候经历的,熟悉曾赠导演的都知道,其个人毕业短片作品也是取材于自己的故事,更是获了奖,不过这一次显然失利了,整部短片都是聚焦于个人情感,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而这就像一段潜藏在脑海中的记忆,就像曾赠所说是自己必须要拍的,不管结果怎样,所以最终这是一种自我的表达,并没有让更多人共情。

反观德格娜的短片《巴德玛》,虽然表面看上去一片平静,但是却暗流涌动,极富生活气息的讲述,却展现了宏大的关于生活、民族、文化的课题。

作为蒙古族导演,德格娜很好地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作为影二代,德格娜的父母都是蒙古族导演,拍摄的大多数都是民族片,到了德格娜这里依然是如此。

尽管德格娜脱离蒙古族已经很久,但是与生俱来的敏锐性,让她能够捕捉到民族电影的精髓。

在这部《巴德玛》中聚焦了很多对矛盾,但是并不会让人厌倦而感到生硬,因为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展现。

而这背后却展现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之间的碰撞。

影片的开头巴德玛与方励的一段对话,揭开了全片的主题,当然也是伴随着巴德玛一天的症结,中间巴德玛前去和马头琴手探讨,是又一次碰撞,最终在结尾处巴德玛放弃了现代了所有的东西,而回归到了本真的自我,展现出了长调的魅力。

首尾呼应,三段式的结构,看似简单,但是中间又加入了更多生活化的东西,而每一处都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隐喻式的表达,让这部短片不仅具有深度还有广度。

短片中不止一次展现广袤的草原,不管是远景,还是俯拍,在广阔的景色中间,人永远都置于中位,从机器轰鸣到歌声嘹原,这是现代到传统的转换,唯有传统的民族的才能穿透这广袤的草原,不受时空的限制,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在短片中间环节,有着骆驼受伤是否要淘汰的讨论,另外还有景区开发带来的牧场缩减,巴德玛一家不得不买草的困扰,还有巴德玛和老公之间的关系问题。

对于骆驼受伤来说,困扰巴德玛的是是否要淘汰,面对不同人得到的观点是不同的,对于景区经营者来说是想要让它淘汰,这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对于医生来说,是不要淘汰,这是从人道方面考虑,而对于巴德玛的老公来说,是自我的代入,这只受伤的骆驼就像他自己一样,也是有着伤,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所以巴德玛的老公就想尽办法去挽留这只骆驼。

从为妻子买皮衣到带着骆驼出来练习走路,此时的骆驼和巴德玛的老公已经合二为一,与此同时,这也在改善着巴德玛夫妻二人的关系,从最后巴德玛的那会心一笑就可以看出来。

镜头方面,有着两个视角,从人类看骆驼和从骆驼看人类,表现出了脱落那种对生存的渴望,想要被人类善待,在最后当巴德玛的老公拿着钱递给骆驼时,脱落的扭头,更是一种高级的表达,动物的灵性在此刻被淋漓尽致地展现。

对于巴德玛的老公来说,他看上去是一个酒鬼,腿还有点瘸,就像那个受伤的骆驼一样,时刻被嫌弃着,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但是从行为上,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善良之人,一个有故事之人,这背后必然有着道不尽的故事。

受伤的骆驼没有被淘汰,但是也成为了巴德玛夫妻的润滑剂。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牧民的生活正在被现代旅游业蚕食,从逐水草而居到不得不定居,不得不买草,他们的生活本身也是面临着压力和转型。

而这些其实都是关乎淘汰的主题,背后也是现代与传统的抗争,在这不断碰撞之下,一切关系都在发生着变化,当然短片展现出了巴德玛自己的选择,坚持原始的长调,留下骆驼,和老公好好生活,继续逐水草而居。

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理想的背后还有着现实的残酷,还是有着牧民要购买草,要淘汰骆驼,要适应现代文明,因为要生存要发展。

德格娜这一次跳脱出了上一次的束缚,完全打开了民族题材的境界,不再拘泥于个人情感,而是有着更为深度和广度的探讨,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担忧,有着对现代文明的对抗,当然又有着细腻的个人情感表达。

所以这部短片获得了全场的夸赞,也最终击败了曾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