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斜纹天蛾,天蛾的价值

 植物游记樊蓉 2021-11-28
我们遇见的斜纹天蛾

斜纹天蛾幼虫末端有尾突,

寄主为木槿,白粉藤, 青紫藤及葡萄科植物。

我们是在乌蔹莓上面发现的她,

觉得实在呆萌可爱,想知道她有什么价值,

不过相关的资料太少。

文献中关于豆天蛾的研究比较多,

我们学习一下豆天蛾,

或许可以对其他毛毛虫的开发利用,带来思路。

虽然我们还不能熟悉每种蛾子的特性,

但可以通过他们的寄主和他们喜好的食物,

来判断他们的特性,

许多昆虫会通过植物的毒素来保护自己,

比如吃马兜铃科植物的虫子,

体内就有大量马兜铃酸这种毒性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横纹天蛾不是豆天蛾哦,

关于她更多的资料,需要大家一起发现补充。

目前开发较多的豆天蛾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属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

其幼虫又名“豆虫”、“豆丹”,是一种发生于豆类作物叶部的害虫。

以往对豆天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它的防治,对其资源利用的研究极少。

随着豆天蛾营养价值的发掘,人们对绿色昆虫源食品需求的提高。

“豆丹”市场逐渐活跃,产业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豆天蛾变害为宝,给市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尤其在鲁南及连云港周边地区,“豆丹”更是大受人们的青睐,其已成为当地的传统特色美食。

豆天蛾成虫在夜间交尾,交尾3h后即能产卵,每头雌虫产卵200-450粒,一般在每片叶子上只产卵1粒。

8月份为幼虫盛期,其主要寄主为大豆、刺槐、藤萝及葛属、黎豆属植物。

5龄是豆天蛾幼虫的暴食龄期,约占幼虫期总取食量的90%,严重时可将整株大豆吃成光秆。

与鸡蛋、牛奶、大豆等食物相比,豆天蛾幼虫表现出了较高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必需脂肪酸质量分数。

豆天蛾的成虫也有一定药用价值,其成虫作为保健食品在民间早有使用。

在广东、江苏、安徽、山东及河南等地,用“豆丹”招待宾客已不足为奇。

但是,豆天蛾食性专一,对豆科以外的植物不发生取食行为。“豆丹”产量不足,全年供应“青豆丹”鲜虫困难重重。

超链接:别人拍的豆天蛾

野外的斜纹天蛾幼虫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图片

植物游记所使用图片,除标注来源外,均系作者原创,

参考文献

(1)豆天蛾生产与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吕飞 刘玉升 王振鹏 张秀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