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安全感是怎样一点点消失的?中国黑童话揭示成长真相

 卫征的馆 2021-11-29

2018 年 8 月,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短片《驯兔记》成为了唯一一部入围金爵国际短片竞赛单元的中国短片,也是第五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上评分最高的短片。

这部短片改编自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驯兔记》,它或许不是书迷们最喜欢的一部,但却是郑渊洁本人心中最好的童话。

如果说,原著是写给孩子们的历险世界,那这部短片就是拍给大人看的暗黑童话。今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吧。

01

“第一个变成兔子的女同学”

故事的主角皮皮鲁 7 岁了,他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和双胞胎妹妹鲁西西,好朋友梁果一起升入了小学一年级。

皮皮鲁拿着新买的万花筒到处张望,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第一节课发生的事就打破了这份期待

文章图片1

开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提问:

一只皮球掉进了一个深坑里,怎么办?

第一个同学回答:

用网子。

老师皱眉,让她坐下,再好好想想。

文章图片2

第二个同学回答:

往坑里倒水让球漂起来。

老师很满意,表扬她回答得非常好。

文章图片3

接着,老师抓住了偷玩万花筒的皮皮鲁,让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皮皮鲁想了想,反问老师:

这个坑有多深?

老师面露不悦,但还是回答他:

很深。

听到答案的皮皮鲁马上说:

那就让我爸爸再买一个吧。

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勃然大怒,认为皮皮鲁是在找茬。

文章图片4

皮皮鲁有点委屈,他跟老师解释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个很深的坑,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去捡球会不会不安全?要是发生意外怎么办?

可老师并没有听进去他的解释,反而批评他胡搅蛮缠,质疑老师说的话不对。皮皮鲁大声喊:

谁正确谁对。

文章图片5

这时候,第一个回答对问题的女孩站起来说:

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错呢?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不能跟老师顶嘴。

老师欣慰地点了点头,皮皮鲁因此成了众矢之的。

文章图片6

接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站起来发言的女孩头上开始长出耳朵,接着,她的整颗头都变成了一只兔子的样子

同学们吓得四散而逃,老师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文章图片7

女孩自己也很害怕,但老师安慰她:

所有的同学都会羡慕你,你是老师的骄傲。

甚至,学校还为老师和女孩举办了表彰会,表扬她第一个变成兔子的行为。

文章图片8

02

“全兔班”

就这样,为了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为了融入同学,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了 “温柔顺从” 的兔子,除了皮皮鲁。

文章图片9

为了成为全校第一个 “全兔班”,老师开始向皮皮鲁的家长施加压力。她在家长会上批评了皮皮鲁的家庭教育,父母因此下定决心要让皮皮鲁变成兔子,完全不关心皮皮鲁的想法。

文章图片10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先是改变皮皮鲁的食物:每餐只能吃胡萝卜;

文章图片11

接着,为了让皮皮鲁的眼睛尽快变红,他们把家里的墙壁全部涂成了红色;

文章图片12

甚至天天按摩皮皮鲁的耳朵,希望它能变长。

但是,皮皮鲁始终没有变成兔子。

老师继续施压,她来到皮皮鲁家里检查,言语间一直批评父母没有尽责

文章图片13

爸爸受到老师 “启发”,决定给儿子吃药,加快他长出耳朵的速度。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被装睡的皮皮鲁听到了

文章图片14

皮皮鲁假装喝下放了药片的胡萝卜汁,然后跑去厕所偷偷吐掉。

文章图片15

实在受不了这一切的皮皮鲁思前想后,想到一个摆脱这一切的方法:

他先是用橡皮泥为自己捏了一对兔子耳朵,骗过了父母。

文章图片16

以为药片奏效的父母兴致勃勃地给老师打电话报告了这一切,结果第二天,老师却发现皮皮鲁的耳朵没有丝毫变化,和父母大吵一架。

双方都控诉对方的教育是失败的,皮皮鲁计谋得逞,从办公室偷偷溜了出来,却碰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

文章图片17

原来,小女孩是老师的女儿。她告诉皮皮鲁,妈妈为了让他长出耳朵操了很多心,做梦都在念叨。

善良的皮皮鲁流下眼泪,向女孩保证自己会变成兔子。

文章图片18

故事的最后,皮皮鲁带上了假的兔子头套,老师 “全兔班” 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图片19

03

兔子们长大后,有可能会这样

看完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不得不承认,有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部短片里的很多观点已经有些过时了,但少女还是联想到一个词叫做 “外部评价”,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被这样东西所折磨。

学生们想变成兔子,是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家长帮孩子变成兔子,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可,证明自己的家庭教育不是失败的;

老师打造全兔班,也是出于学校领导对 “第一个全兔班” 的嘉奖。

这其实很常见。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这样统一的 “外部标准” 下长大的: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好的工作。

哪一环节出错,就好像一切都完了。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们,会怎么样呢?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江学勤在采访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耶鲁和哈佛都有好多都梦想成为诗人的朋友,但是写了一两年没有成名就很快放弃了。但是,另一些非顶尖大学的朋友却能一直热爱并保持写诗的习惯。

原因很简单:驱使耶鲁和哈佛的同学们写诗的,是外部动机。因此,当缺少外部奖赏(成名)时,他们写诗的动机就会大大减少

而非顶尖大学的朋友是因为内部动机(兴趣)才开始写诗的。因此,只要还要兴趣,就会有创作的动力

短片中的孩子们就是如此,他们想要变成兔子,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这就是一种外部动机。而如果一直用外部动机驱动学习,就会习惯依赖外部评价来看待自己。

文章图片20

这种习惯的结果,就是无法经受任何打击,一句小小的批评、一个小小的挫折就能压垮他们。

最终的后果,就是被杀死的内部动机,以及匮乏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通常有四种表现:

避免挑战,害怕暴露自己不聪明

遇到挫折,会情绪失控,轻易放弃

难以接纳他人的建议和批评,拒绝承认失败,拒绝接受批评

嫉恨在某项活动上比自己强的人,会设法欺骗、伤害对手、而且无法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

大量调查和研究也表明,安全感和创造力、成长型思维、情绪管理、内在动机等关键性能力密不可分。

失去安全感的孩子,无法接受失败。因此,要么害怕失败,轻言放弃;要么因为失败,一蹶不振。

写在最后

我想起上大学时,大家为了高绩点,会提前打听哪门选修课的老师给分高,根据这个来选择课程,而不是兴趣。

这几乎是每个大学公认的潜规则。

因为,分数决定绩点,绩点决定奖学金,决定保研名额,决定找工作的难易程度。

我们早已在驯化中学会了自觉遵守环境的规则。

每个人都想做那只 “兔子”,简直就是《驯兔记》的现实版续集。

的确,拿奖学金、保研、找一份好工作,都是无可厚非的选择。但问题是,这份选择的代价,是我们放弃了向内的探索。

而后果,就是患上“空心病”。

这是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提出的一个概念:“空心”,指的是内心的空洞与精神的贫瘠。

他发现,北大有 30% 的学生患有“空心病”。他们从小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却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其中最极端的,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不只是北大,这几乎是当代年轻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随便打开一个平台,都能看到类似的讨论:

文章图片21

我承认,在 “内卷” 横行的时代里,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外部评价做出选择。哪怕抗住压力,选择坚持理想,也会偶尔因为 “落后于世俗的道路” 感到焦虑。

但是,即使我们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或是已经无法避免,要遵从这些环境中的规则时,也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在遵守规则的缝隙中,寻找一些内部动机。

那些我们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