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是一名有着20年跑龄的慢跑爱好者。 偶然看到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太极跑》,因为好奇作者是外国人竟然讲太极,我带着怀疑的态度翻了一下书。 吸引我的首先是作者的一句话:“跑步并不会伤害你的身体。我再重复一遍,听仔细了:跑步并不会伤害你的身体,伤害你的身体并引起疼痛的,是你的跑步方法。“ 我就是因为膝盖疼痛停止跑步很多年。 作者这样写道:"普遍的理论认为,训练过度是造成运动伤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在那些以结果为导向的训练中更是如此,但我同样认为这也是个误区。 在我看来,糟糕的跑姿和错误的生物力学才是真正的元凶。 跑步是一项自然的运动,错误的生物力学就意味着你在以不自然的方式运动,这将导致肌肉、关节和韧带过分受力,使其变得脆弱且容易受伤。 如果你的跑姿糟糕,那你在任何距离的跑动中都有可能受伤——我看到过有人只跑了800米就发生了胫前疼痛。 只要你的生物力学不是完美的,它最终就会以疼痛的形式显现出来,那些小小的不完美成分就将积累起来,最终一起施加到你的身体上。反过来说,如果改善了生物力学和跑姿,你就能大大降低在所有距离的跑动中受伤的概率。" 作者认为,目前流行的跑步方法是不科学的。 跑步教练强调通过训练来强化腿部力量,主要针对小腿、股四头肌和臀部肌肉的力量作为训练内容。 作者把这种依靠腿部肌肉作为动力的跑步方式定义为“肌肉跑”。 肌肉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增强肌肉上,并以此作为避免伤病或恢复身体的解决方法。 但是使用肌肉很容易使人疲劳,特别对于40岁以上人士而言,扩展肌肉难度较大。而且,对于避免运动损伤的作用亦很有限,因为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是不自然的运动方式,无论怎样锻炼肌肉,在不正确的生物力学下,损伤还是很难避免。 作者提出的太极跑方式,反对肌肉过多参与跑步动作。提倡“让身体放松,不要用肌肉去做,要用'气’去做。” 什么是“气”? 作者这样解释:“气,是生命的动力源,是与生俱来的能量,它沿经络传遍全身。通过练习集中意念和放松身体,一个人可以学会感知气,并把这种微妙的能量传递给运动系统。它又是一种无法测量的隐形力量,你只能通过效果观察到它,就如同空气,你只能在风吹起树叶时才能观察到它的存在。” “气”的源头在下丹田,太极跑的动力来源在于用丹田力而不是用腿部肌肉。 我自己通过太极跑练习的逐步深入,感受到太极跑其实是对丹田力的不断强化,随着丹田力的不断强化,就会越来越觉得动力源源不断。我每天坚持6公里的跑量,不会觉得疲劳,反而觉得跑完后很轻松。 作者根据太极拳的原理,提出“绵里藏针”就是太极跑的核心要领。 什么是”绵里藏针“? 简单来说,就是内在有强而有力的丹田力作为动力,除此以外,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是放松的。 “绵里藏针”应用在跑步上,整个跑步的过程就是丹田力的训练过程。 这样训练的结果很自然地,大脑和身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清晰的联系,我们能够感知身体传递的讯息。 这种联系让我们能够比较灵活地应付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挑战,比如上下坡、崎岖的小路、恶劣的天气、糟糕的路面、疲倦以及所有在前进中能感觉到的阻碍。 太极跑确实会令长距离跑步变得愉悦,但更重要的是,太极跑代表的是一种身体运动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以强壮的肌肉而是以丹田力和身体的放松为驱动力的。 |
|
来自: 梁国柱ya9s40l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