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镇涛《天上的街市》(七上20课)教学设计及评析崔丽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22课)课堂实录【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 董一菲《周亚夫军细柳》(八上24课)孙双金《春望》(八上25课)视频王亚静《雁门太守行》(八上25课)教学设计徐杰《智取生辰纲》(九上22课)教学设计及评析——追求简约设计,注重思维训练 赵谦翔《饮酒(其五)》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直接入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诗歌,把韵脚的字涂绿,先学生齐读,再教师明确押韵,要求把韵脚读响亮一些,再让学生齐读。 2.思考:名为饮酒,诗中无“酒”,是否跑题?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饮酒》二十首,有十首带“酒”字或“杯”、“盏”字的,《饮酒》是饮酒之后写的诗,诗中有酒意。 二、品析诗歌意趣 (一)明确目标和“知人论诗” 1.意趣=情趣+理趣 教师适当解释:情趣指情感;理趣,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例,点到即明。 2.简介陶渊明 3.补充材料: 任彭泽令时,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 师生议“小儿”之意,又讲“五斗米折腰”典故,穿插李白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赏析分三层 1.赏析第1层 (1) 讲解“人境” PPT: 人境之上:(仙境) 人境之下:(鬼境) 人境之平:(野境) 何谓“野境”,即山林之境。 PPT: 小隐于野(山林) 大隐于市(人境) (2)何谓“车马喧” 师生互动:小官坐牛车、驴车,再大点的官坐马车,车马喧指官场喧嚣。 (3)何谓“心远” 远:形容词做动词,远离,心灵远离官场。 “偏”怎样解释?偏:偏僻,宁静 PPT: 喧:争名夺利 偏:静心审美 (4)心远地自偏,情趣?理趣? 学生回答:因为……就……或只要……就……(理趣) PPT: (1)层 大隐之道 心远地偏 2.赏析(2)层 出示“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句 (1)采菊东篱,换采“花”? 学生回答:菊花不像牡丹……不争阳光、土地,秋冷,耐寒等 PPT: 菊:凌霜绽放,不与群芳争艳,象征与世无争、清高自守的品格。 PPT: 采菊东篱下 与世无争,清高自守 隐士情怀 (2) “悠然”教参上的解释是:闲适、淡泊的样子。请你们描述一下你理解的悠然是什么感觉?用一个词或者几句话。 生:挺舒服 师:悠悠然 生:没事干,不被事物掌控 师:描述一下 生:没有牵挂,(没有)对物质的牵挂 师:描述一下自己的状态 生:不恐惧 生:佛系……居无定所。 师…… 出示PPT 悠然之感 慢慢悠悠,轻轻松松,晕晕乎乎,飘飘摇摇,自由自在 师:晕晕乎乎,喝过酒了。 (3)争议:是悠然见南山,还是悠然现南山? 互动之后出示PPT 悠然见南山 悠然现南山 诗人与南山 相互悠然 出示材料PPT 李白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辛弃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小结:审美至境,物我两忘。 (4)“日夕佳”寓意何在? 生:傍晚的夕阳很好。 师:这是写景。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日夕:晚年,如央视“夕阳红”节目。晚年的生活最美。 PPT:日夕佳:晚年的生活最美。 (5)飞鸟相与还,寓意何在? 生:感慨单身,没老婆。 师:陶渊明一个老婆五个孩子。携家归田。 PPT: 赏析(2)层 采菊(志趣高洁) 见山(心境悠然) 夕佳(晚年最美) 鸟还(生活温馨) PPT: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师:陶诗落实了王国维的这句话。 小结出示PPT (2)层 大隐之乐,物我两忘 (情趣)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 得意忘言:意趣既然心领神会,那就没有必要表达了。 饮酒(其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