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黛玉是芙蓉花,宝钗是牡丹花。书中多芙蓉,少牡丹,有何深意?

 紫薇院 2021-11-30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喜欢以花来比喻美人,例如:“人面桃花相映红”、“芙蓉如面柳如眉”、“春葱玉指如兰花”等。为什么美人总是与花相伴呢?因为他们都是世间最美好的存在。

花期是植物青春美好的时期,而美丽的容颜也是女子青春年华的大好时期。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曹公就将他笔下的女孩子们,比喻成各种花。

那次行的是“占花名”的酒令。共有16种花,薛宝钗的花签是牡丹的签子,探春是杏花,李纨是梅花,黛玉是芙蓉,香菱是并蒂莲,袭人是桃花等。

回到正题,做为《红楼梦》中最有才情的两个女孩,曹公将为何将牡丹给了薛宝钗,而将芙蓉花给了林黛玉呢?

艳冠群芳的牡丹

首先,薛宝钗抽花签的情景,书中是这样写的: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注意啊,薛宝钗的花签上:“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诗出自晚唐诗人罗隐的《牡丹花》,

结合前一句:若教解语应倾国。合起来理解,意思就是:

牡丹花如果能理解人的语言,她就会具有倾国倾城的美,可纵然是含情不露,也依然拥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牡丹做为花中之王,自古就有“国色天香”的美誉。牡丹的花季在百花争艳的春天,盛开时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所有花在牡丹的映衬下,都变的暗然失色。

曹公把宝钗喻为牡丹,是对其极高的赞誉。书中对宝钗的长像是这样描述的:

“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她说:“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裳,熏的烟燎火气的”。而在薛妮妈眼中:“宝姑娘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就连从小在脂粉堆长大的宝玉都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

薛宝钗出生富贵,但她从不沉迷富贵。她绝色的容貌,加上对世事的洞明,对人情的练达,足以说明,薛宝钗的美,是惊艳的,是张扬的,是大气的。如牡丹一般艳冠群芳。

风清玉露的芙蓉

再来看林黛玉抽花签的情景,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黛玉抽中的是芙蓉,花签:一枝芙蓉,字:风露清愁,诗:莫怨东风当自嗟。注: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她,别人不配作芙蓉。”

“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北宋欧阳修的《明妃曲·再和王介甫》,结合前句“红颜胜人多薄命”,意思是:漂亮的女孩子大多命运都不幸,不必怨天尤人,原应自己叹息!

芙蓉分水芙蓉和木芙蓉,水做的林黛玉自然是水芙蓉,也就是即莲花。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名句后,莲花便有了“花中君子”的美誉。

而且在佛教中,莲花被尊为圣洁之花。佛教的八宝吉祥,就是以莲花为首。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赞美了莲花的天然之美。

曹公将黛玉比做芙蓉花,其深意是赞扬黛玉美丽纯真、洁身自好,纵使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

黛玉从小家教极好,又饱读诗书。她进贾府时只有7岁,按理说,在贾府那个纸醉金迷的大染缸中,多多少少都会沾染一些习气。

然而黛玉自始至终都保持着真善美的品性,她的潇湘馆里只闻到笔墨香,不见俗世女子的脂粉香。

所以,黛玉的美,是出尘的,脱俗的。即便最后离开这个世界,她也是“干净的”。这样的女子,就像落入凡尘的仙女。

牡丹和芙蓉,各有各的美,就像黛玉和宝钗,各有各的动人之处。你是喜欢黛玉还是喜欢宝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