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滋阴补肾的黑豆生地汤

 为什么73 2021-12-02
原创传承中医5 心意和 2021-12-02 09:13

在谈黑豆生地汤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大名鼎鼎的补肾方——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组方:熟地黄、酒萸肉、山药、|| 牡丹皮、茯苓、泽泻||

我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标记这六味药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六味地黄丸是三味补药+三味泄药,这里是泄药不是拉肚子的那种腹泻的泻,而是排泄的泻,也是让身体通畅的意思。

六味地黄丸演化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面的“肾气丸”,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组方:干地黄八两(24g),薯蓣、山茱萸各四两(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g),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各3g)。

图片

方中以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补肾阴,丹皮清泻肾中虚火兼以活血化瘀,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附子、桂枝温补肾阳,化肾阴为肾气,桂枝兼有通阳之功。

张仲景的肾气丸比六味地黄丸多了桂枝和炮附子,桂枝和炮附子都是热药,所以肾气丸治疗肾阳虚的,注意是肾阳虚,肾阳虚的人手脚冰凉。

而,六味地黄丸,里面是用熟地黄为主力,熟地黄九蒸九晒后颜色非常黑,滋阴的效果更强。

图片

图片

熟地也是黏黏的,单用熟地会比较腻,脾胃不容易吸收,容易造成腹泻。所以六味地黄丸不是纯滋补,而是要搭配牡丹皮,泽泻,茯苓这些让身体通畅的药材。

比如牡丹皮是活血化瘀的,泽泻是专门帮助排利肾水,泻肾虚火的,茯苓通利三焦。

六味地黄丸看似简单的六味药,其实包含了中医【以通为补】的重要思想,这也提醒我们平时进补的时候不能只是想着补,而不考虑通的问题。

当然了,张仲景的肾气丸就更厉害了,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现在又常叫金匮肾气丸,还有叫桂附八味丸。其实桂附八味丸才更接近张仲景的肾气丸,有桂附嘛。所以要买到张仲景的肾气丸,记得买桂附八味丸

——————————

下面就要介绍药食同源的黑豆生地汤了。

黑豆生地汤组成很简单:黑豆,生地,生姜,陈皮

图片

生地是生地黄晒干的,药材生用是最大程度保持它原有的朴素气质,在珠三角这边老广们经常煲生地龙骨汤喝,因为珠三角这边湿热,人也容易燥热,所以经常要煲点汤水来滋润一下,生地滋阴效果好,加上同样滋阴的猪骨头,真是同气相求。

图片

单用这些滋阴,滋补的脾胃难消化,所以老广的生地龙骨汤还有加生姜,陈皮,健脾运化。

黑豆生地汤也是两补两泄,能够真正补得进去。

高端的食材往往需要简单的烹饪,药食同源的汤水最适合平常的养生。

在这些食材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个人情况加减,例如睡眠不好加茯苓、莲子;手脚冰凉的加多点生姜,猪骨换成羊肉也可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