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绞痛、心梗天冷易发作,2个典型案例

 为什么73 2021-12-02

心绞痛、心梗天冷易发作,2个典型案例

中医书友会 2021-12-02 06:29
图片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图片

中医书友会第299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宋老师讲老年人冬天不能太早起锻炼,吸入冷空气后易引起心绞痛发作。(编辑/王超)

图片

心阳不足胸痹证;阳脱阴竭胸痹证

作者/崔章信

心阳不足胸痹证


丁某,男,62岁。初诊:2010年9月8日。

病史:

患高血压20年,平时无疾苦,近两年来,心悸不安,劳累更甚,胸闷气短,心前区刺痛或隐痛。医院做心电图:T波倒置。诊断心肌供血不足,伴有形寒,手足发凉。服用多种中西药物,不见好转。经朋友介绍,前来看中医。

中医检查:

病人着衣多而厚,秋天刚到,已穿绒衣绒裤,害怕着凉。舌苔薄白,舌质紫黯,脉沉细,偶有结代。

辨证:胸前刺痛或隐痛为主症,乃由心血不足,阳气推动无力而成。性症:心悸不安,劳累更甚,胸闷气短,着衣绒装,形寒肢冷,体征:舌苔薄白,舌质紫黯,脉沉细,偶有结代等,皆为一派阳气虚寒之象。综上所述,可以确定胸前刺痛或隐痛为阳虚兼瘀证

治则:温补阳气,活血化瘀,重镇安神。方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芪归汤化裁。

拟方:熟附子6g(先煎)、桂枝10g、炙黄芪40g、当归15g、阿胶10g(烊化冲服)、龙骨50g、茯神15g、煅牡蛎50g、丹参40g、三七块6g、炙甘草12g。

疗程:水煎服,七剂,心脏刺痛已停,唯感隐约作痛,余症同前,怕冷严重,上方加干姜6g,继服七剂,身体怕冷缓解,为巩固疗效,上方续服七剂,舌质紫黯已轻,脉沉无结代,诸症皆愈。复查心电图T波倒置已恢复。

心语:高血压已见并发症,根除不易。但是,治疗后病情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减少,无疑可以促进长寿。注意忌酒戒烟,适当饮食活动,保持精神乐观,适当吃中药,疗效就会更好。

阳脱阴竭胸痹证


崔某,男,65岁。初诊:1998年9月9日。

病史:患胸痛5年,时轻时重,现在有加重之势。症见:左胸绞痛不已,四肢厥冷,出汗透衣,扪之汗冷,时而黏汗,心悸气喘,神志淡漠,时转不清,面色青紫。急送医院抢救,邀请中医会诊。医院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合并休克。

中医检查:急性病容,面色时而泛红,时而㿠白无色,舌苔薄,舌质淡白,脉沉细欲绝。

辨证:依据临证原理,确定胸绞痛为主症,由于心血不通,故心绞痛不已,出汗太多伤阳又伤阴,导致阳脱阴竭为之。

性症:左胸绞痛不已,由于汗出太多,伤阳又伤阴,造成阳脱阴竭之局;体征:四肢厥冷,出汗透衣,扪之时冷汗,时而汗黏,由于正邪相抟,阳脱则四肢厥冷,则冷汗透衣,甚时阴竭则黏汗;心悸气喘,神志淡漠,时转不清,由于阳脱为之;面色青紫,由于阳脱不能推动气血,血液滞留为之;舌苔薄,舌质淡白,脉沉细欲绝皆为阳脱阴竭之征。

综上所述,各个性症,苔脉体征,并参考医院相关资料,完全可以确定左胸绞痛为阳脱阴竭所致。治则:回阳救逆,益气复脉。方选四逆汤合生脉散、芪归汤化裁。

拟方:熟附子6g(先煎)、干姜10g、炙甘草10g、人参10g、五味子12g、麦冬15g、桂枝10g、三七块6g、丹参30g、黄芪40g、当归15g。

疗程:上方水煎服,先服一剂,心绞痛缓解,药证合拍,原方继服三剂,心绞痛、四肢厥冷、出汗湿衣皆愈。后改制水丸,缓以图之。

图片

心语

图片

①补阳:四逆汤加入桂枝后,熟附子补全身之阳,干姜温脾胃之阳,桂枝通肌表之阳,可以说全身补阳,主治阳脱证。

②补阴: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阴竭证。

③补气:人参大补元气,补气生津,黄芪补中气升陷,甘草补养中气,为救阴开源。

④益气养血:黄芪补气固表止汗,当归补血养血活血,为救阴立基础。

⑤止血化瘀:三七块止血化瘀,行瘀止痛,为制止心绞痛开路,丹参,活血化瘀,主治胸痹。总之五个方面,有机构成,相辅相成,共奏回阳救逆之功。


版权声明

  • 编辑/王超。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