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藏阳,这样做

 一葉一如来 2021-12-02

“立冬补冬,补嘴空”,为补充元气以抵御寒冬。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主任颜芳最近在“经典说养生”直播中表示,冬季养生的技巧就是一个“藏”字,食补也是“藏”暖的好方法。

万物蛰伏重在养藏

天气逐渐变冷,生机潜伏闭藏,动物准备进入冬眠状态,秋季收成的农作物也收藏入库,我们人体的阳气开始潜藏在内。中医认为,自立冬开始,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由降变藏。故冬日养生要重视阳气的敛藏,无扰乎阳,无耗其精。

“养生的技巧就是一个字'藏’。”颜芳谈到冬季养生时强调。

如果冬日不重视藏精,比如熬夜、纵欲、焦虑等,就容易出现汗多、面红如妆、发热等不适,这在中医称为“阳气不收”和“相火外浮”,俗称“上火”。如冬天阳气不能潜藏,到了来年春天,奉生者少,或出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颜芳说,万物蛰伏,冬季重在养藏,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是“藏”阳。阳气是我们生命的源动力。到了冬天,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的新陈代谢也趋于缓慢,这个季节最重要的养生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晚起,日出而作。这样就能养精蓄锐,养真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其次,冬季运动不宜过量,过度出汗容易损耗阳气。在饮食上,要多吃温性的食物,以食物的温热制约天气的寒冷,避免寒邪伤阳。

再是“藏”情。善养生者,养其情志。要尽量避免情绪起伏,应保持精神安宁,豁达乐观的情绪状态,可使神气内收,利于养藏。通过焚香饮茶、听舒缓的音乐,做舒展的运动来调养身心。遇到紧张、焦虑的事情,调整呼吸,选择较深、较长的腹式呼吸,达到放松肌肉、释放情绪的目的。

滋补食物驱寒保暖

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人类虽没有冬眠,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食补也是'藏’暖的好方法。冬季饮食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以根据体质状态,适当进食一些滋补食物,有助于驱寒保暖。”颜芳表示。

图片

药王孙恩邈曾经说过:冬日不宜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所谓“冒犯寒威”就是提醒我们在冬天要注意保暖,把身上的暖气藏起来。因此,立冬后的衣着要“藏”暖,切忌美丽“冻”人。爱穿露膝、露脚踝装的女性,特别容易出现关节、腰腿疼痛问题。因为关节的气血不太畅通,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

老百姓常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还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也非常有道理。此外,山药、百合、莲藕、冬笋等应季食材,黑木耳、猴头菇、大枣、枸杞、桂圆等富含维生素,都适合在冬季吃。可以经常调换品种,进行合理搭配,按照实际情况,补充人体所需。根据自己的体质炖养生汤,如胡椒猪肚汤、核桃淮山瘦肉汤、沙参百合排骨汤……

冬季,手足冰凉,怕冷、腰酸、畏寒等阳气虚损体质的人群,应多吃温阳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鹿肉、韭菜、枸杞、核桃仁等。传统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很好的温补之品。

冬季进补,不可盲目,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同的体质,“进补”也不同,但前提都是健益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了防止“虚不受补”,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作为“引补”,如淮山芡实瘦肉汤等,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还应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饮食,不要企图单纯依靠进食某种食物达到补益的作用。进补应让身体气血通畅,还应注意饮食与起居相配合。此外,乱服补品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中医认为不同年龄的人养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同属冬令,西北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而长江以南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要温和得多,进补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如果蔬、冰糖为宜。

黑色料理益肾气

时下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等阴伤症状,冬天食补养身还需注意养阴润燥。”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成杰辉中医师强调。

建议多吃大白菜、菠菜、白萝卜、鲜枣、石榴、苹果、柑橘、柿子等应季果蔬,既可补充机体水分,又能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需提醒的是,立冬进补也要注意吃动平衡,不能只吃而不动。适当的活动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环,通畅血脉,更重要的是控制体重,增强体质以迎接寒冬的到来。

图片

成杰辉还说,立冬时节,秋粮入库,天地之气也从降敛向潜藏转化。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之火,“主封藏”,具有贮存、潜藏精气的功能,与冬气相应,因而秋冬季节交替之时,当顺应自然界气机伏潜的趋势,注重补养肾气以助阳气固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乃健康之根本,而“药补不如食补”,食疗养生相对平和,若能根据具体情况善用食物调养并不输于药疗的功效。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分别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并分别以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代表。“肾主冬”,因而冬季养生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黑米滋阴补肾、健脾养肝,黑豆补肝肾、强筋骨,黑芝麻滋肝养肾、明目黑发,黑枣平胃健脾、补肾填髓,黑木耳滋阴润肺、养胃补肾等等,此类黑色食材皆是秋冬之交养肾补虚之佳品。而诸如海带、紫菜等颜色也偏黑的食物虽营养丰富,但性属寒凉,主要有清热、解暑、祛湿的功效,多食易伤阳气,更适合在夏天或初秋时节食用。

成杰辉推荐立冬宜食的3款食疗方,大家根据不同体质,不妨试试。

五物黑发饮

材料:黑豆50克,黑芝麻30克,黑米20克,碎核桃仁10克,去核红枣1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打成浓浆,然后把浓浆倒入锅中,用中火,边煮边搅拌至煮沸,加入适量冰糖,再煮3分钟即可。

作用:补肾养血,乌发养颜。

适合人群:肾气不足,头发干枯易折、易脱或早生华发之人。

图片

首乌红枣桂圆粥

材料:何首乌30克,红枣5枚,桂圆肉15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后,红枣去核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水,加入何首乌,中火煮1小时,滤出汤汁,去掉药渣。将首乌药汁倒回锅中,加入其余材料,再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45分钟,适时搅拌,最后加入冰糖续煮5分钟即可。

作用:益肝肾,补气血,黑须发,养容颜。

适合人群: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人。

图片

补肾强腰汤

材料:巴戟20克,杜仲20克,熟地30克,枸杞20克,淮山50克,猪脊骨500克,红枣5枚。

做法:以上食材洗净,猪脊骨焯水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锅内,加足量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续煮约2.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作用:补益肝肾,强腰壮骨。

适合人群:劳损体虚,肝肾不足,腰腿酸软之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