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鼻炎的事儿。 先讲一个经方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的经验。利用麻黄汤和苍耳子散。 在1998年,刘师曾诊治一个21岁姓钱的大男孩。 有鼻炎,常常早晨起来打喷嚏,流清鼻涕。同时眼睛干涩,消化不好,一吃凉的就拉肚子。 患者最后慕名求治于刘渡舟老师。 刻诊,舌淡红,苔薄白。 刘师拟了一个小方子。 配伍:麻黄,炙甘草各2克,桂枝,辛夷花各4克,杏仁,荆芥穗各6克,生姜2片,炒苍耳10克。 水煎服,一共是7剂。 结果服药以后患者早晨打喷嚏、流鼻涕的现象很快就消失了。目涩、消化不良也有改善。 这里的关键,是患者的清鼻涕。 在中医诊断学里,鼻涕是比较重要的东西,有很多信息。特别是在耳鼻喉科里,观察鼻涕,可以知道患者可能出现的偏颇。 患者流清鼻涕意味着有寒邪,或者说寒邪尚未入里化热。 寒邪最先郁滞在人的肌表皮毛。肺主皮毛。皮肤为寒邪所郁,肺气自然也为寒邪所郁。肺气不宣,憋得慌。导致在早晨肺卫之气升发输布之际,就开始打喷嚏。是肺气和寒邪在作斗争的表现。肺气宣降失常,津液无法输布,化为清鼻涕流出来。 如果说寒邪入里化热了,鼻涕可能偏黄。就是另外一回事儿。 解决患者的问题关键是把郁滞在体表的寒邪散开。肺气宣降正常了,不用作斗争,津液可以输布,打喷嚏和流鼻涕就都没了。 患者的状态和体质,刘师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选择了麻黄汤。 配伍里面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是麻黄汤。麻黄汤是中医方剂学里开篇第一方,是解表剂的代表方。 麻黄汤是治疗风寒表实证,对风寒束表、肺气失宣引起的病症有治疗作用。麻黄和桂枝可以解表散寒,杏仁可以利肺气,炙甘草可以调和药性。从教科书上的内容来说,此方主治外感风寒以后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临床应用麻黄汤是灵活多变的。刘大师喜欢用麻黄汤治疗寒邪闭塞引起的其他病症。比如鼻炎、早晨打喷嚏,流清鼻涕,是寒邪郁闭导致的。就用麻黄汤散一散、通一通! 患者体质尚好,年轻,没有特别典型的恶寒发热、头身尽痛的表现,就轻来轻去,稍用麻黄和桂枝来散寒解表即可。 患者鼻窍不通,清鼻涕直流,得用能治标的办法通开才行。麻黄汤治本。治标找苍耳子散。苍耳子和辛夷,是苍耳子散的关键组成。苍耳子和辛夷可以宣通鼻窍。 患者吃凉的就拉肚子说明脾阳不足。用生姜暖一暖。患者脾肺不足,精微输布失常,导致眼睛干涩。荆芥穗一方面可以辅助解表,另一方面可以清利头目。 刘师用麻黄汤、苍耳子散合方来治疗鼻炎,是他老人家的拿手绝活之一,验案无数。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用方要谨慎。多看看中医,力求辨证的科学、准确。的确证属风寒郁闭,再考虑如何借鉴化裁刘师的方子。不属于这个症候,不宜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耳鼻喉科学》 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汉方医学 从古至今名医名方医案分享。 17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戳原文,免费领名师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