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舟| 安贫乐道,身体力行 | 我读《论语》22——闲着读点书系列

 木舟u2497sll0j 2021-12-03

读《论语》,经常能够感到一种人生正能量的激发。孔子的社会责任感、人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之强烈,读起来比任何现代“鸡汤文”都要精彩。

按《史记µ孔子世家》的说法,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有一天离开叶(音shè,楚国边界的一个小城,“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即为该地官长),即将到达蔡国的途中,前路是一条河,孔子师徒一时找不到渡口,于是有了下面一段记载: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µ微子》

按照台湾大学孙中兴教授的说法,长沮和桀溺是两位隐者,应该不是他们的真名。但我觉得名字只是一个符号,理解为两个人的名字也没有关系。

大意是说,正当孔子师徒面对大河,无法通过之时,正巧看到两个人在田边并排耕地,于是孔子就让大弟子子路前去询问这两位农夫渡船的码头在什么地方。

子路走上前,拱手作揖完毕,刚要问路。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农人先问他:“那个站在车子上的人是谁呀?”

“那是孔丘。”子路回答。

“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高个子农人继续问。

“是的。”子路如实答道。

“(他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应该知道渡船码头在哪里啊!”

子路一看这个人并不是诚心的在回答,于是转而去问另外的一个耕者。

另外一个人问子路:“你是哪位呀?”

“我是子路。”子路回答说。

“是那个鲁国孔丘的学生吗?”那人又问。

“是的。”子路忍着性子只好回答。

那人没有问答子路的问题,却说道:“就像这滔滔洪水,天下的所有统治者都是一个样的,换了谁都没有用。你与其跟随(那个)躲避世人的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躲避世道的人呢?”

他们两个人回答完这些,就不再理子路了,而是继续不停耕种。

子路无奈,只得返回孔子身边,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茫然若失,很难过地说:“不同的飞鸟和走兽是不能合群共处的。我辈不和世人共处,又能和谁待在一起呢?即使天下有道,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而加入他们隐士的行列。”

从前面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桀溺认为孔子是“辟人之士”,而自己和长沮是“辟世之士”。“辟人之士”就是如果没有(好的)君主相用,就不出来做事;“辟世之士”是指如果没有好的世道,就不出来做事。但这样的说法只是他们的认为,孔子并不认可。孔子认为自己首先是人,人是社会性群体性的动物,当然不会和鸟兽同群。无论世事如何,人总是要积极做事的,这是人的道义,人之为人的责任。其实这就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当然也是孔子和颜渊所讲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µ述而》)的真精神。

孔子的“藏”既不是桀溺所讲的“辟人”也不是“辟世”,而是“藏道于民”、自强不息。

做事,可能有对错,即使错了可以改正,匡正至道;

隐者或者隐而乱说,没有实践、没有检验,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没有意义。

关于这些思想,在《论语》另外一章中,有着更为清晰的描述。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µ季氏》

大意是,孔子说:“看见善事(人),就像唯恐赶不上一样地去追求。看见邪恶,像手碰到沸水一样的赶紧离开,我看见了这样的人,也听到了这样的话。隐居起来以追求自己的志向,施行道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但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

在这里孔子没有列举具体的人,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替孔子列举出颜回、曾子、闵子骞和冉雍四人,说他们大概能够达到孔子所讲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者。其实何必实指,这正是孔子在教育学生中一贯的要求。看到好的行为,好像跟不上,要拼命赶上去,也就是“见贤思齐(《论语µ里仁》)”,也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µ述而》)”章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至于后一句“见不善如探汤”,只不过是前一句的“同义反证”而已,当然也和《里仁》篇中“恶不仁者”章类似。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µ里仁》

大意是,孔子说:“我没有看到过喜好仁德和讨厌不仁德的人。真心喜好仁德的人,已经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的了;憎恶不仁的人,只是不想让不仁德的邪恶之事沾惹到自己身上。如果人人都愿意努力行使仁德的话,应该都是能够做到的。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力量不足的。大概总是有这样的人(力不足者)吧,只是我没有见到过。”

其实孔子在《论语》中说自己没见过的人和事,除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两章,还有六章。分别是在《公治长篇》第11章说未见“刚者”,在《公治长篇》第27章说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在《子罕篇》第18章和《卫灵公篇》第13章都说未见过“好德如好色者”,在《子罕篇》第21章说他未见过颜回“止”于学道,在《卫灵公篇》第35章说未见过“蹈仁而死者”。这些描述,我觉得都是孔子在教育弟子时的勉励之语。

正因困难,所以难见。

也正因困难,君子应修己以安人,必须要身体力行。

“隐居求志”、“行义达道”即是孔子希望自己和弟子们一生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在现实社会中修行、成长的途径。即便世道不清,也应避世隐居,磨练自己。孔子提倡“隐居”而不“隐道”,因为“志”就是内心的理想。

“隐居求志”,恰恰是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时候,哪怕深藏于深山,不是每天逍遥自在地行猎野炊,也不是梅妻鹤子般的悠然自得,而是磨砺自我,充分的充实自己,一有机会去实践,就用道义的原则来贯彻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行义达道”。

正是儒学的这种精神,孔门很多弟子都身体力行。

有一个弟子叫原宪,是宋国人,字子思,小孔子36岁,在孔子为鲁国大司寇期间,原宪曾经担任过孔子的家宰。据《孔子家语》记载,在孔子死后,原宪退隐,居住在当时的卫国。在这段时间,据说和另一弟子子贡发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孔子死后,子贡独自守墓六年之后,也到了卫国为官。以子贡的聪明,可谓是左右逢源,很快飞黄腾达。有一天他威风凛凛地去野外探望隐居在此的原宪。可能子贡锦衣高马,还带着不少的随从。看到穿着一身破烂衣裳出来迎接的原宪,子贡很惊讶地问他是不是病了,怎么会如此落魄。据说原宪就引用孔子曾说过的话来提醒这个“成功”的学长,他说:“没钱的人叫作贫,学过道而不去行使道的人才叫作病。我只是贫,而不是病。”一句话让子贡当场惭愧的无地自容。

我想原宪的表现就正是孔子所讲“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精确阐释。司马迁在《史记µ游侠列传》中对原宪也有记载:说他生活在闾巷之中,靠读书修行,心怀君子之德,虽然自己的主张不被当时的世人接受、理解,甚至还经常受到别人的耻笑,但原宪从来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

“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史记µ游侠列传》

从司马公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颜回的影子。孔学之悲,颜回早死!但“德不孤、必有邻”,孔子的精神从未断失。若此时夫子尚在,还会说“未见其人”吗?

安贫乐道,身体力行。到了孟子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µ尽心上》)”。

    人生世间,总有事可做。夜读《论语》,为此而感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