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中医的感悟 ,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二)

 益博社会工作 2021-12-03

寻找中医的感悟 ,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二)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21年12月2日,晴,周四

总是忙忙碌碌,似乎有毫无所得,唯有静下心来,看几页书,方觉光阴没有虚度。上善若水老师给我发来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一本又一本的书,像找到了知音一样,不厌其烦。人过四十,似乎才明白很多东西,这叫四十不惑。上善若水老师循循善诱,忧国忧民,更怀慈悲与敬畏,中国传统的医书中,潜藏着中国人应对问题的办法与思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有自己的处理方法。

三年前,我曾和机构的伙伴一起去医圣祠和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去探讨中医药社会工作的可能,黄建章教授会见我们,其实那只是一个开始,后来在卧龙岗旧书摊上买回一箱子医书,放在床头柜边,没遇烦心事,就会翻看几页。这些书可以窥探古人智慧,反求诸己而已矣。日积月累,也背诵不少道家经典,去年疫情沉淀在支援武汉的江岸区桃园街道的社区里,因为服务几个老人,一个老人喜欢看道藏,里面的道医,把各种精髓说的辩证而玄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哪里播种,就在哪里收获。

古之学者必有师。上善若水老师应该是民间高手,一如前几天中医学院的一个中医学生要寻找南阳的武林高手一样,他们会武功,当然也会医术,从走路姿势到言谈举止就能找到一个人的状态。老师发来了悠悠洒洒的文章、医书和感悟。之前,老师曾经推荐我去找七里园九中附近的田医生,因为各种原因也凑到一起。

之前,上善若水老师给我分享一个张仲景看病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张仲景治病的故事。跟我说了七八位良医,虽然人在南方,但是一直关心益博社会工作。中间就提到田中医和姚中医,这些老中医躬身实践,自然就有不少的经验。医生都是做人的工作,一个人都涉及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里人的病,自带着人情世故,所以他们的人生体悟也是这个社会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

今天分享,上善若水老师给我的分享分享给大家:

8,只有先把基础知识都学好,然后再去请教老中医稍加指点迷津就能明白,否则不读书没有基础知识也是不行的一问三不知。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中庸为上。满招损,谦受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世间万事万物,不如人意遭之困难者固十常八九,总在能谦卑好学堅忍耐煩、勞怨不避,乃能期於有成。总之,凡学医者应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读一家之言,志趣每易为其所夺,落其窠臼之中而不自觉。为医切忌拘古、趋新。医药重乎实际,一理之出,一药之投,君臣佐使如奕棋然,必激起对方,彼此牵动得当才可战而胜之,设不得当则为对方所胜。愿您在中医学习之路披荆斩棘,只要有博愛心、恆定心、毅力強,遵古、用古、習古;創新、出新,用新,博學之、明辨之、審問之、慎思之、篤行之,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就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通素問貫靈樞、知湯液、感傷寒、悟金匱、嘗本草、探脈經、索中藏,繼聖濟,曉甲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能圆满取得【玉涵真经】。

9,【伤寒论前四篇被中医学院教材删掉的伤寒论精髓】。现在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伤寒论》学习教材,其中的教学内容不是原书内容的全部,而是断目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八篇,合三百九十八条条文。就连中医统编教材的参与者国医大师刘渡舟70年代末,在北京中医学院的伤寒论讲解课程也只得按照校方要求把伤寒论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前四篇删去而未能讲,直到1985年北京中医学院举办全国首届伤寒师资班时,刘老明确提出要讲解全成本伤寒论。近年幸有在当年听课医学生罗江浒老师根据当年讲课笔记整理润色讲稿,方有刘渡舟先生《伤寒论讲解实录》一书面世。能讲解伤寒论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这前四篇的人不多,刘老深知责任重大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所以讲解力求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讲解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条分缕析言简意赅,精彩不断。为我们后人研究伤寒论留下宝贵财富。

为何要“掐头去尾留中间”?教材没有告诉学生原因,而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极少提及,当学生去寻原著研读时,不免会心生疑问。观仲景《伤寒论》原书目次,《辨脉法》《平脉法》两篇论述脉学的题目,赫然前列,其内容以问答的形式,辨脉论脉,言简意赅,颇有岐黄问对之遗风,今日教学《伤寒论》,为何会把这部分内容弃之不用?鄙人不解。

中医院校把《伤寒论》里面的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等伤寒精髓内容截头去尾掐中间删除掉甚为可惜,铁杆中医泰斗邓铁涛就主张读伤寒论的无删减原文进行学习。

《伤寒论》注释以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他一生只留下两部著作另一部是《伤寒明理论》)为开端,该书以经解经,成无己是第一个注解伤寒论的人花费了毕生精力来注解,博览群书通命理晓术数医学造诣颇高,该书首卷就是注解五运六气图后世医家多不懂此玄机。然后就是宋伤寒论研究大家许叔微大学士。

试读宋许叔微大学士《普济本事方》之《伤寒时疫》上下二篇,对仲景所著《伤寒论》全书内容浃洽贯通,尤重仲景脉学,绝非仅仅止于三百九十八条条文。如许氏论述麻黄汤证之脉浮紧,联系《辨脉法》中“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推知麻黄汤证的病机为“荣卫俱病”,而治法和用药上“仲景以麻黄发其汗,又以桂枝、甘草助其发散,欲涤除内外之邪。荣卫之病尔,大抵二药皆发汗,以桂枝则发其卫之邪,麻黄并荣卫治之,亦自有深浅也”,使学者于理、法、方、药豁然贯通。又如阐发桂枝汤证,云:

“有人病发热恶寒自汗,脉浮而微弱,三服此汤即愈。此方在仲景一百十三方内独冠其首,今人全不用,何哉?仲景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宜桂枝汤。此脉与证,仲景说得甚分明,只后人看不透,所以不敢用。仲景云: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此谓元受病者而然也。又曰: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此谓医所病而然也。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故内陷而发热,阳不足阴往乘之,故阴上入阳中则恶寒。举此二端,明白人何惮而不行桂枝?”

此段解释桂枝汤证的脉浮弱,谨以仲景《辨脉法》原文阐释发挥,以原书解释原书,许氏治伤寒之严谨,实可垂范后世。

10,医易同源大道至简至易

《伤寒论》《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都是基于河图洛书易经八卦而发展的。

《伤寒论》序文中两次提到『方术』一词,方术乃方技和数术的总称。方技言药方,数术即以数演术。世间万物,有其形,便有其数。

所以仲景有言【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仲景之方皆通过数术来指导运用。

不知方术则无法参透伤寒诸方。

孙思邈言『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学习《伤寒论》的同学可以看下338条条文内容是什么。

338条,厥阴病乌梅丸厥阴为肝木,三八皆为肝木之数。

桂枝,芍药,生姜皆三两,为离火之数,乃治风寒外感,温阳散寒之意。

大枣十二枚与条目对应,取调和阴阳之功。

第31条,葛根汤。

葛根四两为东方震位之数,东方通肝木,肝主宗筋。项背强几几乃筋之拘挛也。

麻黄生姜各三两,同上皆取温阳散寒之功。

浅析交泰丸易经河洛术数思想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泰丸的周易思想。方法 分析交泰丸的适用情况,了解交泰丸药物组成以及各个药物之间的具体比例,探讨药物组成与药物比例之间的文化思想。分析疾病的文化状态。结果 交泰丸反映了周易中《泰》《既济》《否》《未济》思想。结论 运用周易思想去了解交泰丸,能很好理解交泰丸文化背景,掌握其使用情况,能很好地把握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更好认识中医,学习中医。

川黄连五钱,肉桂心五分即构成交泰丸。这组药早在金元时期李东垣之《脾胃论》便得以记载。明代,《韩式医通》提出将黄连、肉桂进行配伍。清代王士雄正式提出交泰丸方名。

交泰丸首要用来医治心肾不交。具体表现可见舌口生疮,失眠等。交泰丸作为中药方剂中交通心肾的代表方剂,体现了很多周易思想。讨论如下:

一是阴阳与天一地二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川黄连15克,肉桂心1.5克,肉桂心与川黄连的比例正好是一比十。

  肉桂大热、辛、甘,属阳。黄连苦、寒,属阴。肉桂归肾经,黄连归心经。心肾不交时,肾水下行,心火上行。

  若使用一份大热且辛的肉桂,入了肾经后便可向上发散肾水;使用十份苦寒的黄连,入了心经后便可使心火向下行。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肾得心火(阳)而不寒;心得肾水(阴)而不亢。如此便维持了心肾间动态平衡,心肾也就由“不交”而“交”了。

 由此可见,交泰丸在选药时便考虑到了阴阳,在选择药物剂量时就考虑到了阴数阳数,天一地十。

  二是泰与既济

交泰交泰,泰者通也。天地阴阳相交而和,万物生成,故为泰【1】。《泰》卦卦象为上坤下乾,上文所提到的十份黄连入心,一份肉桂入肾也是《泰》卦的表现。

上坤下乾,小往大来。《泰》卦表现了正常人体生理状况。中国传统无为思想指出:居下者要“有为”,能做到自给自足,发奋自强;居上者要“无为”,不要有乱七八糟的欲望——如此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倘若将整个人体比作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体卦乾肾便是作强之官。乾者刚强,“有为”者为乾。用卦坤心即是君主之官。坤者柔顺,“无为”者为坤。

 刚健者居下——国民、官员不卑;柔顺者居上——君主不骄。这便是《泰》的含义之一。交泰丸的功能是纠正心肾不交,恢复《泰》的状况。

《既济》是即将感邪(此处为即将心肾不交)的生理表现。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既济上坎下离。一爻为阳,三爻为阳,五爻也为阳;二爻为阴,四爻为阴,六爻也为阴。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都是正应,阳刚与阴柔都处在自己的正位上,怎样看都是一副国泰民安、长治久安之相。之所以说《既济》是即将感邪的生理表现,是因为既济把所有的好都占尽了,前进的道路也就穷尽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既济》就像“合久”之状态。

 《既济》的思想隐藏在交泰丸之下。疾病是发展、变化的。从健康的状态到致病状态是要有过度的。《既济》便是由健康状态到心肾不交状态的过度。

 三是否与未济

 上乾下坤,大往小来。《否》卦与《泰》卦相反,为人体病理状态(此处具体是心肾不交)的表现。

 《否》卦是 “心肾不交”。传说盘古开天地时清扬的物质上升成天,重浊的物质下降成地。可见天自有清扬上升的属性,地自带重浊下坠的特点。《否》卦乾在上,天气、心火没有地气、肾水的制约,便越发上行;坤在下,地气、肾水没有天气、心火的牵引,便越发下行。

 这便是《否》,是心肾不交在中医中的文化状态。

 上离下坎,《未济》。《未济》是对使用交泰丸后,疾病一个发展阶段的概述。《象》曰:火在水上,未济。虽不当位,刚柔应也。初看《未济》,一爻为阴,三爻为阴,五爻也为阴;二爻为阳,四爻为阳,六爻也为阳。没有一对爻能应上,即便如此《未济》也未必大凶。

  宇宙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未济》处于周易最后一卦,画一个大圆将六十四卦一一绕圆而画,《未济》之后便是《乾》。相比《既济》,《未济》是不如意的。因此我们也能说《未济》有无穷大的发展潜力。

 上离下坎,上火下水。在交泰丸中正是典型的心肾不交。若给予一份黄连,十份肉桂,向下制约一下上面的火,往上牵引一下底部的水,这样便能让水火相交,能让天地相交。

 四是讨论

  交泰丸反映了周易中《泰》《既济》《否》《未济》思想。运用周易思想去了解交泰丸,能很好理解交泰丸文化背景,掌握其使用情况,能很好地把握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在学习中医过程中如果运用周易思想去了解一些疾病、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中医、认识中医、学习中医。

 交泰丸,左金丸,六一散皆取1比6的配比剂量,何也?一六水之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前者治虚火上炎,后者治暑热。皆是取数一六,以水制火之意。

 就像象数疗法,念数字就能治病,因有其物则有其数,无论国家人类乃至宇宙皆有其定数,数字之中蕴藏宇宙奥秘与能量。所以数术就是借助宇宙能量来治病。

 就像半导体广播,你播到相应的频率,2.8还是109.5等才能收到相应的信号传导。错一个数字就收不到。

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處方用藥之精严程度:

那么,张仲景处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它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呢?我在这里借用郝万山先生曾经举过的例子来说明《伤寒杂病论》处方的精严程度:

日本某研究小组按照白虎加入参汤原方的药物剂量比例给糖尿病动物模型(用四氧嘧啶给大白鼠注射之后,抑制胰岛细胞的分泌)口服,结果发现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这个研究小组逐药试用,结果发现知母、人参、粳米、石膏、甘草这五味药单独使用的时候,只有知母、人参这两味药有些许降血糖之效果。

 自然,他们又想到:白虎加入参汤的降血糖作用,会不会是知母和人参叠加所产生的共同效应呢?经实验,不是。然后,他们就调整知母和人参的剂量比例,发现人参多用之后,降血糖的作用反而下降了(二者比例不适当的时候,则具有拮抗作用)。知母加石膏降血糖作用提高。人参加石膏降血糖作用也提高。这说明,石膏对知母、人参的降血糖具有协同作用。但是,石膏单独使用却无降血糖的作用。

 接着,试验知母、人参、石膏三种药:先放知母,当把人参加到降血糖作用接近消失的时候加入石膏,发现降血糖作用可以提高,且在一定限度内,降血糖作用随石膏量的递增而递增。但石膏加到一定程度后,降血糖作用不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依次加入粳米、甘草,降血糖作用又一步步的提高。这说明石膏、粳米、甘草对整个方子的降血糖作用都有协同效果。

 这时,日本人忽然发现,现在知母、人参、粳米、石膏、甘草五药齐全了,降血糖作用却没有恢复到原处方的水平。为什么?原来,这次试验的时候,人参的量用多了。后来的实验证明,把人参的量降到原处方水平的时候,降血糖的作用最好。上方去人参,就是白虎汤。实验证明,白虎汤降血糖作用很差。所以,日本这个药理试验小组非常奇怪,不知道中国古人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找到了这样好的方药优化了比例。其实,按照歷史發展規律,这样妙不可言的处方优化比例,只能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来。

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伤寒杂病论》不仅具备了“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的特点,还具备了“实也,效也”的特点,也说明了张仲景及其所师承的前辈“勤也,仁也”。现代药理研究,很多的经方配比,加量减量效果都不好,就是原方配比剂量疗效最佳。此同理也。此得天地阴阳五行之利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效如桴鼓的临床效果和熠熠生辉的真理性使然。熟读深思,用于实践,子自知也。

11,苏东坡说"药性小热,而阳毒发狂之类,入口便觉清凉"。这么温燥的药,用在阳毒发狂之类的病人身上,会是清凉?后果很严重。早在宋代,医家陈无择就说过苏东坡所论的不足之处。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六》中说:

"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往往顷时,寒疫流行,其药偶中,抑未知方土有所偏宜,未可考也。东坡便谓与三建散同类,一切不问,似太不近人情。"陈氏也进一步指明了圣散子是治疗寒疫的,并强调在疫病的诊治中,一定要分寒、温二疫。可惜的是,没引起后世那些人的注意。

明代,俞弁在《续医说》对苏东坡当时所在的黄州的寒湿环境做了更进一步地分析,强调了辨阴阳二证的重要性,认为若不辨阴阳二症,一概施治,杀人利于刀剑。张凤逵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中,也指出:疫多病于金水不敛之年,圣散子寒疫挟湿之方而设,永嘉、宣和年间服此方殒命者,是因为以寒疫之方,误施于温疫而致。

另外,也有医家比如尤在泾、吴鞠通、王朴庄、陆懋修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原因。运气环境,是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外在条件。几位所论,有从传统运气分析的,有从"大司天"论说的。大意可以总结为:疫病有表里寒、温、热、湿、燥等之分,运气环境不同,带来的疫病不同。圣散子有效、救人,是用对了治寒(湿)疫病;无效、害人,是用错了治"温"疫。圣散子从"活人无数"到"杀人无数""十无一生"的原因也就揭开了。方子本无过,奈何被错用!

“轮扁斫轮”(《庄子·天道》)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己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 ?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轮扁斫轮》

译文~寓意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

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寓意:通过轮扁讲述自己砍制车轮的体会,说明了三方面的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规律;时代不同,不能泥古不化,要懂得变通;要心手相应,手中所做要能符合心中所想。

轮扁虽然是没有读过书的平民,但是他所讲的道理却是极其深刻的。这里面就体现出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能够讲述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最精深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

所以,要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出一源,而称谓不同,但是都称得上深远玄妙,天地万物之无穷奥妙的总门。

老子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超脱的眼界,一是深入的精神。治理国家也好,经营企业也罢,无论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超越性的眼光。任何一个成功的领袖,没有一个沉浸在具体的事物中,而忽视对大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利益的超越性思考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