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教师不断为之而努力的长期目标。课堂教学作为重要的实践领域,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上占有主导地位,大单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学习碎片化的现状,从整体角度优化课堂教学。围绕学科大概念,从单元教学的设计出发,把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评价及学科核心素养分解到单元,为实施结构化教学提供新思路,彻底改变'知识点的灌输式教学',在课堂中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2月1日下午,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的地理和生物学科的老师,在基于大单元三研的深入研究下,开展了大单元结构化活动设计的研修板块。本次活动,由华师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卜庆振,以《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设计与单元作业规划》为题,为老师进行线上主题讲座。
“大单元设计”不是将原有知识点教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基于课标分解、教材整合、基于学情基础上综合各项因素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有机重组,它本身结构完整,有明确的主题、目标、评价、任务、活动、反馈等,即最小的课程单位,是建构现代教师“新基本功”的标准,引导教师从经验教学走向设计教学,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和素养提升。华师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卜庆振,在讲述大单元教学结构化设计时,结合老师们的大单元三研内容做案例分析,并分别从以下三个问题去讲述单元结构化:
1.什么是大单元结构化?
结构化是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把单元结构化。整个单元以一个真实的整合性情境或主题统领;以完成贯穿单元情境化任务或项目为主线设计问题,组织活动;任务或项目的解决、完成,需要整合单元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还强调问题或任务驱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及学生自主的深度学习和探究。2. 单元结构化的路径
大单元设计需要大概念、大主题、大任务把离散的事实和知识技能聚合起来形成意义。更重要的是大概念、大主题、大任务有很强的迁移价值,能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专家指出一个大单元,没有大概念、大主题、大任的“透视”,一篇篇课文、 一个个例题就可能只是浅显的关联,不能深度组织起来,教学的是碎片化的知识,不能深度迁移和运用。3.如何进行大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课时的规划
· 从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统揽全局,将教学活动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放到教学活动的大系统中考量,而不是片面地突出或者强调某一点。
· 单元教学设计在关注整体的同时,更关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凸显了关联性。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对于改变当前的育人结果和以“知识点、习题项、活动控”为标志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老师将在大单元设计的指引下走向全新的课堂教学,开启新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