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三年级语文老师注意啦:默读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吗?

 明月珰珰珰 2021-12-05

从二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就安排了“默读”能力训练。

也许这个并没有引起一些语文老师的重视。

默读不是很简单的事儿吗?

是吗?

我们先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训练默读能力?

默读是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是一种科学运用视力和脑力的阅读形式,它是最实用的一种语文能力,任何一个识字者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默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促进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水平。

既然是一项能力,训练必须有步骤。

我们来看看如何训练。

初次训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雪孩子》的课后题中,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

这意味着要在之前的朗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为默读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要求,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即可。这是最基本最低的要求。

二年级学生之前习惯发声朗读,现在需要不出声地读,还得老师带着训练。

01
先提出要求

首先,分步实施默读训练,不要一口气读很多文字。老师提出要求,告诉学生:比较长的故事用默读比较好,默读就是不要发出声音。

02
练习眼睛移动

第二步,听老师读一段话,要求学生:拿起书,立在课桌上,一边听老师读,一并让眼睛随着词句从左到右移动。

03
不出声

第三步,试着默读一段话。老师观察,提醒学生“不出声”的动作要领:不能小声嘟囔,不要动嘴唇,不能用手指着。

04
榜样激励

第四步,练习连续几段话的默读,纠正错误行为,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这样的扎实训练,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

继续训练

在随后的默读训练中,教材逐步提高了要求。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羿射九日》课后题中,就提出“不要指读”了。

为什么不能指读呢?

因为,指读是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眼睛停留的时间和次数非常多,这样会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影响阅读的速度。

不要指读,就是要减少眼停的时间与次数,这样才可以提高默读的速度。

不指读,还要训练眼睛的视幅。视幅是指一次定睛所接受的视觉信息的范围。

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来训练,比如说,比一比谁一眼看清的字数最多,谁定睛的时间最短,谁看一段文字时定睛的次数最少。

视幅练习到位了,眼睛就不是每次停留在一个字上,就不会一个字一个字看,而是从停留在一个词上开始,到同时能够抓住几个词。这样,眼睛的注意力也会增强。这也为下一步提高默读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的默读要求就是这样的,概括起来,就是“两不”——不出声、不指读。

提高训练

默读训练贯穿于小学阅读教学全过程。

到了三年级,默读能力还会继续训练。

学生的阅读视幅扩大后,默读的速度就快了起来。但是,快,并非默读的目的,“思”才是默读的追求。

光强调“默”的话,只有视觉中枢和言语中枢参与了活动,达不到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还必须做到既用眼又用脑,这样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便于思考,提高阅读效率。

所以在“默”的同时,要让学生提问、带着问题去读。

这才是真正地在学习“默读”,这也是默读教学的核心,是检验学生是否初步学会默读的标志。

三年级就提出了这样的默读要求——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内容。

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要素,必须加强训练。

三年级是默读教学的关键年段,它承上启下。

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的过程是由两个心智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一个是阅读认知过程,另一个则是自我监控过程。

关于阅读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学生默读到“蜻蜓”这个词时,就会调动原有语言环境、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然后浮想起蜻蜓飞翔的倩影,再结合上下文进行逻辑联系,就比较容易理解默读到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如果学生在这个默读认知过程中还存在不懂的词句,他们就可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出疑问。

关于默读的自我监控过程。

——哲学家康德认为:人要成为自我立法、自我规范、自我服从的真实主体,并将自由规定为自律。

只有自律才能学到知识。

默读是一种宽松自由的、又是高度自律的个性化阅读。默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监控过程。默读时要求学生做到高度自觉、专心致志,有极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古人说,人之于学,不专则不能。

在默读过程中走神的学生就不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所以,在默读中能够提出问题,可以检测学生默读的专心程度和思考能力。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也是需要老师加以训练的。训练步骤如下:

1
图片

老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课后的问题,即编者的问题。

如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编者在课后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去默读,去寻找因果关系,默读就有方向。

《灰雀》课后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是需要借助关键的语句,来推想人物内心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学生自己读书的时候,也能产生的问题。

课后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有很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有的是训练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懂文章内容的前后联系;有的是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用课文内容来解释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还有的是一边默读一边推想文中人物的内心思考和态度。

2
图片

学生学会自己提问,带着自己在阅读中没读懂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疑问去默读。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来解决问题。

如何教会学生提问呢?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问题。

01  可以问在“课题”上。

课题是文眼, 读懂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读懂了课文。

可以对课题本身产生思考,如《掌声》一课,想一想,为什么课题叫《掌声》?还可以对课题产生质疑,如《灰雀》,这是一篇说明文吗?

02  问在关键词句处。

研读关键词句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人物形象。如《掌声》中,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英子的“忧郁”?《灰雀》中,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了回来?

03  问在课后题延伸处

毫无疑问,课后题是教师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抓手。课后题还可以延伸,如《掌声》的课后第一题是“默读课文, 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教师可以顺着这个问题继续引发学生思考:“给英子带来变化的两次掌声分别有什么不同含义?”这样的追问有助于学生理解课题。再如, 《灰雀》的课后第三题:“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教师可以顺着这个问题追问:“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完成课后题并不是终点, 它的延伸处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只要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培养默读能力,教师就可以大胆开发。

如果形成“问题链”,问题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如《掌声》的问题链:

“掌声”的意义是什么?

英子讲故事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样讲这个故事? 

运用这个“问题链”组合,可以透彻理解“掌声”的意义。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是为了提升默读时的专注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所读的文章内容。带着问题默读,还可以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批注,这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默读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二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要引起重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