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六十》《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北京事变
1924年10月22日北京城显得异常平静,山海关外吴佩孚和张作霖的部队正在激战,没有人想到一场事变在北京城中悄悄的发生了。 这场事变的总导演就是这位胆识过人的将军冯玉祥。他一直痛恨曹锟的窃位和吴佩孚的专横,而且早在1917年讨伐张勋复辟复辟时就主张驱逐溥仪出宫,铲除这个附在民国身上的封建毒瘤。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担任左翼作战军第三军司令,率部进驻沽北口,战争初期直军失利,吴佩孚懈战张作霖,称后方空虚,冯玉祥挥师入京发动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北京城的变化很快传到宫里,开始人们以为这又不过是一场兵变,这在民国时期习以为常,政变成功后冯玉祥与摄政内阁总理黄郛秘密协商,决定修改清室优待条件,驱逐溥仪离宫。 11月5日紫禁城的急促被脚步声打破,冯玉祥的部下北京警备司令鹿钟麟率部进宫,奉冯玉祥之命驱赶溥仪。 鹿钟麟安排周密,有礼有节,整个过程费时仅两个多小时,下午四时十分,溥仪及其后妃亲属离开故宫,民国后存在了十三年的小朝廷宣告结束。 北京事变后引起了全国震动《北京导报》发表文章称,此次行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一场政变。 出宫后的溥仪回到了醇亲王老家,三岁离家入宫至今已经十六年了,在这里溥仪第一次见到了鹿钟麟。二人在后来的回忆录中都提到了一句精彩的对话。 鹿钟麟问溥仪“今后你称皇帝呢还是愿望做个平民?'溥仪回到“我愿意废去皇位,做一个中国民国的普通平民”。 1925年2月溥仪移居天津张园,从这一年到1931年将近七年漫长而沉寂的生活溥仪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围绕在他周围的是一些尚心存复辟幻想的遗老遗少们,一直在图谋侵略中国的日本也盯上了这位落魄皇帝。 皇帝走了,留在民国身上的一条辫子终于被彻底解除了,紫禁城变成了一座空城。 在这个宝座上曾经坐过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这些象征威严的铜狮子见证了紫禁城的改朝换代和兴衰荣辱,如今经历过无数政治风雨的皇城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二年的十月十日民国国庆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开幕典礼盛极一时,北京政府教育总长易培基当选为故宫博物院第一任院长。 从此任何一个普通公民花上五角钱就可以走进这座城中之城了,封建王朝的神圣禁地终于属于每一位国民了。 紫禁城始建于1406年,占地72万平方米,至今已近六百年的历史,这里曾居住过明清两代24个皇帝,192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院。 ★〈诗歌与作者及图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处理〉 诵读:雄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