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伤寒论》六经的实质

 风声之家 2021-12-06

半夏易医大讲堂

 2020-04-12 19:53

《伤寒论》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弄清六经之实质关系到我们对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准确理解与熟练运用,值得探讨。

图片

《灵枢》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从六经病“欲解时”条文看《伤寒论》六经的内涵,中国古计时系统将一日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十二地支不是抽象计时符号,其代表的时辰寓示着天地阴阳的生长收藏的常态变化,这种变化与诸时辰所属方位生长收藏的阴阳变化是相应的。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即六经病欲解时所示的相应时区的阴阳活动,正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自的阴阳活动时区,此三阴三阳某一经发生疾病,即是其所对应的时区内的阴阳活动发生了异常,如太阳经所对应时区的阴阳活动发生异常就叫太阳病,阳明经所对应时区的阴阳活动发生异常就叫阳明病,余者类推。《伤寒论》中六个时区内的三阴三阳相应的阴阳活动,并不是只在各自所属时区内才开展其阴阳活动,在别的时区不开展。三阴三阳与相应时区的配属,实质性的意义在于将六个不同时区的天地阴阳的气化特征赋予与之配属的三阴三阳,使三阴三阳六经具备了各自的气化分工,表现出升、降、开、合的不同的阴阳运行状态。三阴三阳这六种气化状态,无时无刻不共存于人的生命活动中,只不过在不同的方位、不同的时辰其主次强弱不同而已,它们的工作始终是有序配合而连贯的。由此可知《伤寒论》三阴三阳系统本身就是人体一阴一阳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六种不同的气化交感形式或曰气化单元而已,它们有着不同的阴阳升降开合特征,完成着生长收藏的不同分工。这与人体五脏系统代表着人体生命活动的不同功能系统是相似的。张仲景建立《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系统是有着五行思维的背景的。只不过六经三阴三阳以“气”论,而五脏系统以“形”论。由于五脏之形乃是阴阳二气所化,故从六经之阴阳之气讨论人之生命现象更带有根本性、精准性与统一性。六经之实质乃是人体一阴一阳在六个不同时区内的六种不同的气化形式或气化状态,称之“六经阴阳时相态”,简称“六经时相”。中医学其实就是一门时相医学,近年国外才开始研究这个。

少阳时相的时区在寅至辰上,表现为人体阳气克服阴气的约束由里出表的过程,约合于五行中木主生的状态;太阳时相的时区在巳至未上,表现为人体阳气升表达到隆盛开泄的阶段,是时阳虽隆盛,但仍有正常的阴在外约束,约合于五行中火主长的状态;阳明时相的时区在申至戌上,表现为人体阳气由表入里的过程,是时在外的阴的收敛协助着阳气的肃降,约合于五行中金主收的状态。这是三阳时相的变化。三阴时相中,太阴时相的时区在亥至丑上,意味着人体阳气已经收藏入里,其气化活动从活跃于外而进入运于里的阶段,是时虽然至阴闭封,但在内的阳气仍可正常抗衡,约合于五行中水主藏的状态。少阴时相的时区在子至寅上,厥阴时相的时区在丑至卯上,表现为人体阳气逐渐来复,里运加强,以克服在外的至阴束缚,由里出外而接少阳时相,少阳时相续之再因循出表

对《伤寒论》六经病,可用“八纲辨证”的思路以及《内经》的“标本”概念三个方面: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原病为本,继病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太阳病   寒邪侵袭在表,即太阳时相中阴超过自身本位而侵犯到阳的本位上,发为太阳病。

阳明病   阳气的升发超过了在外的阴的正常约束,阳热之气无法正常收降导致。

少阳病   阴寒之邪侵犯半表半里,即少阳时相中阴超过了它的本位,使阳气郁滞,发为本病。

太阴病   太阴时相中阴侵犯了阳的本位,形成了内阴外阳的气逆格局。

少阴病   少阴时相中内阳虚衰,阴犯阳位,导致人体阳气降极复升、至静复动过程发生障碍。

厥阴病   厥阴时相中阴邪深犯阳位,但阳气来复已可成势,形成邪正交争急迫、厥热来回胜复的格局。

    总结,六经,实为人体之阴阳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时区的六种不同气化形式或气化单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