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兄弟闹分家,进步文豪变汉奸?被日本女人搅翻的八道湾胡同

 新用户8926AVU2 2021-12-06

来都来了点个关注呗,本地胡同串子给你讲北京四九城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北京有这么一句歇后语:“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这意思啊,就是北京的胡同基本都是直的,很少曲里拐弯儿。但有这么一条胡同,却偏偏爱拐弯儿,只要人一走进去,就立马能感受到一种逼仄和曲折。老北京都说啊,这个胡同至少得拐八道弯儿才能走得出去。

这胡同就是“八道湾”胡同。其实在清朝这胡同还叫“八道弯”,它位于西直门内,西自赵登禹路,东至后公用胡同,全场也就190米。

这胡同在北京格式胡同中实在算不上出彩儿,没有王府大宅,没有亭台楼阁,往大了说也就是也有几个院子能有上个如意门。但是这个胡同,却正正对了“曲径通幽处”的感觉。受到了不少文人的青睐,这种闹市中的清净感在北京的胡同里可是很难得的。

这个八道湾胡同里,就住过中国近代两位文坛超级大咖: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

这两位亲兄弟就合住在八道湾胡同11号院。但是很多小伙伴可能就提出疑问,这鲁迅故居我们查了,是在阜内的宫门口胡同啊。

这是因为,鲁迅跟兄弟在这八道湾儿胡同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和睦。最后也就是在这个胡同里,两位文豪展开了家庭内部撕逼,最终鲁迅不得不搬了出去。

这可不是什么名人八卦,也不是街头巷尾的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辛亥革命后,鲁迅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员,于第二年教育部迁到北平,鲁迅自然也就跟随单位进京。但是来京后,因人生地不熟,鲁迅只能蜗居在绍兴会馆中的补树书屋里,日子过得相当的寂寞。

直到1917年,二弟周作人来京才给了鲁迅一丝慰藉。兄弟二人重逢时,因兴奋至极,据说就在绍兴会馆中畅谈了几个通宵。 时间到了1919年,拥有稳定收入后的鲁迅兄弟为了改善在京生活,便卖掉了绍兴的老宅,买下了八道湾胡同11号四合院。

八道湾11号,现在已经彻底沦为杂院

全家安居下来后,鲁迅兄弟也就在这八道湾胡同里投身到了近代北京的文化运动中。在教书之余,二人在此伏案写作,发表文章。很多鲁迅重要的作品就是在这八道湾儿11号的西厢房里写出来的。其中耳熟能详的《阿Q正传》《故乡》《呐喊》等等,还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

周作人也是不赖,短短数年间创作出了《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儿童的文学》《文艺上的宽容》《歧路》等系列经典。同时还有着诗歌,散文,新派诗等等。

一时间,各大北京进步报纸的主编、进步学生、作家等等齐聚八道湾儿胡同。比如蔡元培、郁达夫、钱玄同、胡适、梁实秋一干人等经常造访。

鲁迅与郁达夫(居中)

但是好景不长,一切的和谐都被一个日本女人打破了。

羽太信子,周作人的老婆。鲁迅家的财政大权的掌管者。鲁迅和弟弟每月工资版费将近600块钱都要上交给这个日本女人掌管。自从购置新房后,鲁迅的积蓄算是彻底没有了,即便兄弟二人的工资尽数上交后,家里的财政还是在亏空。

周作人与羽太信子

这使鲁迅被迫向外借贷21次。这让外人觉得诧异,但个中缘由却又没人说得明白。到了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从自家后园给鲁迅投递了一封信(那时两兄弟基本不说话了),信中的措辞生分,连兄弟间的称呼也不愿再用了。并且指出了让鲁迅“以后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心安,自重。”

八道湾胡同11号内景

这封信把鲁迅看得意识模糊,云里雾里,本想当面找周作人谈个明白。结果俩人全是傲娇属性,周作人不来,鲁迅也不去敲门。再后来两兄弟就不在同桌吃饭了。

最终,两人不满终于爆发了,在羽太信子的怂恿之下,周作人这个“妻管严”,绝情的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了家门。兄弟二人最终咫尺天涯。

1931年,北京城沦陷后,周作人这个软骨头在老婆和弟媳的怂恿下竟摇身一变成为了日本军方举办的“更生中国文化建设座谈会”上的贵宾。

在之后八道湾胡同里策划的一场针对周作人的刺杀,子弹擦破了他的皮肤,这一下把周作人吓的摊到在地,用日语大喊“救命”!之后再被一些日本便衣警察拉走谈话后,周作人便接受了伪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职,从一个进步的文学家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汉奸。

担任伪职时的周作人,前呼后拥

在那个日本老婆的怂恿下,周作人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八道湾胡同,也从进步青年和文学家们聚集的场所,变成了汉奸扎堆的肮脏之所。1942年,汪伪政府成立后,周作人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为政府的政务委员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完全成为了日军侵华的一枚棋子。

周作人在苦雨斋前的反动文化集会

这位日本军方的御用文人,将八道湾胡同11号院翻修一新,为了取悦日本人,他将从前的卧室装修为榻榻米,并把鲁迅曾居住写作的书房变成了日式客厅。后还取名“苦雨斋”。在彻底的亲日阵营中,周作人的八道湾胡同11号院终日宴席不断,门庭若市。早已没了当年兄弟俩安家时的那种“曲径通幽”的感觉了。

苦雨斋临近拆迁前的最后留影

周作人,也荣登了“全国前十号大汉奸”的名单。抗战胜利后,周作人很快被逮捕,被关押在南京。八道湾儿胡同11号,也被国民党军队接管。而周作人的日本太太,被圈禁在后院的北房中暂住。

解放后,周作人虽然被允许回到北京,但是依然没有好日子过。往日风光的八道湾胡同11号院,早已变成了民居大杂院。周作人一家每月也要照常交付房租。在“文革”期间,周作人更是苦不堪言,抄家洗劫批斗成为了他的日常。

周作人的晚年留影,后面便是八道湾11号的那间北房

1967年,82岁的周作人终于在苟延残喘中,在后院的那间东屋里一命呜呼,因为他的汉奸属性,连骨灰也不允许家人回收,下场凄惨无比。

现在这八道湾胡同11号院也在拆迁中面目全非了,除了留下鲁迅当年的几间故居,其余的都被拆除。周作人在北京最后的一点痕迹也被抹的干干净净了。

所以说:屋犹如此,人何以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