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臣做错事不肯自杀,皇帝赐了一床被子,冷笑道:我看他死不死

 铁血老枪 2021-12-06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极为严重。

身为九五之尊,皇上的金口玉言无人能驳,往往皇帝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许多人的生死,尤其在盛世皇朝当中,更是如此。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圣意难测。皇帝的心思是最难琢磨的,往往皇帝如果从心里想杀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有再高明的手段,也难逃一死,就比如说乾隆。

当年乾隆想杀掉一个一品大员,为了保存名声,乾隆百般暗示其自尽,可这个大臣始终不从。

文章图片1

最终,乾隆冷冷一笑:赐他一床被子,我看他死不死?这个大臣就是一品大员于敏中。

一、一品大员于敏中

于敏中出自官宦之后,家中曾祖父、祖父、父亲不仅都是一方官员,更是都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才高八斗,而继承了优良血统的于敏中五岁启蒙开始,便开始学习《四书》。

他的母亲对他管教极其严厉,为了督促他好好读书,经常收敛声音偷偷地站在他的窗前听他读书,而他的祖父更是亲自教授他《大学》。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于敏中,自然要比他人学习得更加迅速,再加上他本就天资聪慧,年仅十岁时便可以诵读《五经》。

随着于敏中的渐渐长大,他所学习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十五岁时,于敏中便第一次参加了乡试,中式举人,可是在参加会试的时候,不幸落榜。

文章图片2

会试落榜后的于敏中回到家中,读书更加用功,不仅拜师王步青刻苦攻读《四书》以及十三经,更是连阴阳历律、佛经道藏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涉猎。

23岁时,于敏中参加恩科会试考取状元,自此之后便意气风发走上仕途。

乾隆九年于敏中奉旨主持山西乡试;乾隆十年乾隆命其监督山东、浙江学政、后任职上书房;乾隆二十一年任刑部左侍郎;乾隆二十五年任军机大臣;直至乾隆三十八年,于敏中已经高居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等高位

可以说,自于敏中高中状元之后,他的仕途一直顺风顺水平步青云,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文章图片3

按理来说,深受乾隆看重的于敏中,只要把握好这一系列的机遇,不惹怒乾隆,他的一生都将无比顺遂。可是,偏偏于敏中却做了一件最让乾隆恼怒的事情。

乾隆三十九年,宫内太监高云从因泄密被抓,经审讯后供出他与于敏中关系密切私交甚好。

这让乾隆十分恼怒,认为于敏中有成为严嵩的想法,于是便想要将于敏中除之后快。可是无缘无故地杀死一品大臣始终对乾隆帝的名声不好,于是乾隆便想让其自尽。

二、逼死于敏中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乾隆起初也是这个想法,他以为只要让于敏中明白了乾隆所想,于敏中就会乖乖地自尽,可是结果却出乎了乾隆的预料。

文章图片4

乾隆先是找寻各种机会对于敏中旁敲侧击,暗示其已经惹得龙颜大怒,唯有一死才能让乾隆消气,可是于敏中对于乾隆的暗示不闻不问,就假装听不明白。

这让乾隆产生了些许的无力感。

后来,乾隆索性让一些大臣在平日里与于敏中接触时暗示于他,劝他自尽。

乾隆本以为如此直白地“暗示”,于敏中应该能理解了。可是谁曾想于敏中对此仍然是装傻充愣,后来索性连家门都不出了,一心宅在家里,使得别的大臣连暗示他的机会都没有。

乾隆知道后更是大为气愤,彼时于敏中才六十六岁,还不至于糊涂到理解不了乾隆想让其自尽的意思。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于敏中在“违抗圣意”。

文章图片5

此时,早已气急败坏的乾隆再也顾不得君臣之间的情分,他决定做得更狠一些,逼于敏中自尽。

于是,他命大臣们集体到于敏中家中哭丧,提前给于敏中举行丧事,使其不得自尽。

乾隆明显低估了于敏中的求生欲,面对前来为其哭丧的满朝文武,于敏中在家中是该吃吃、该喝喝,什么都没有耽误,有时甚至还会主动出现在这些前来哭丧的大臣面前,与他们攀谈一番。

最后反而弄得那些大臣们哭笑不得,场面极为滑稽。

于敏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乱乾隆的计划,让乾隆已经忍无可忍,甚至多次想要直接下旨处死于敏中。

文章图片6

碍于自己的名声,乾隆放弃了直接下旨的打算,乾隆明白,想要将于敏中逼得自尽,已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让其心甘情愿地自杀,方才能一了百了。

于是乾隆命人找来了一床陀罗经被,送到于敏中的府中,冷笑道:我看他这回死不死。

于敏中此时正在府中装疯卖傻自在逍遥,看到乾隆命人送来的陀罗经被,顿时就愣在了当场。

过了不到片刻,只见于敏中收起了脸上的嬉笑,表情严肃地整理着装,不多时便饮鸠自尽了。

三、一床被子的魔力

于敏中宁可三番五次地与乾隆作对,甚至不惜惹得乾隆龙颜大怒也不愿自尽,为何这一床被子就可以瞬间让他心情大变、引饮鸠自尽呢?这床陀罗经被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又代表了什么呢?

文章图片7

原来,陀罗经被又称往生被。上面刺绣着许多佛经,在佛教中认为,这种被子有着巨大的功德之力,如果将其盖在逝者的遗体上,可以赐福给逝者,来生将会有着许多福分。

陀罗经被在清朝时期是被严加控制的,除非皇帝赏赐,否则任何人都不得私自使用。

乾隆皇帝赐给于敏中的这床陀罗经被,寓意也很明显:如果于敏中能够乖乖地自尽,那么他还会保留乾隆给他的脸面,让其风光大葬,如果不然,那么乾隆就将毫不顾及情面。

文章图片8

于敏中正是理解了乾隆想表达的这层含义,因此才会在见到陀罗经被时老老实实地饮鸠自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