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一】麻醉初中级考点精讲01

 新用户9297xop8 2021-12-06


你知道双周企划要开始了吗?

哇 好期待啊!

有什么热门主题呢?



当然有啊 大家最关心的中级考试 麻醉护理 文献阅读 应有尽有 敬请期待哦~ 

双周计划

周一 麻醉初中级考点精讲                                      

周二 麻醉护理专题

周三 文献阅读精析

周四 麻醉科普知识

周五 Medical Terminology

周六 Luffy麻醉频道后台及群内热门经典问题解答

周日 三群讨论汇总

提问者

1. 如果行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在颈总动脉和椎动脉之间最可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

解析

胸导管

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鞘内,大多数时候位于颈动脉和迷走神经的前外侧(图1),起始于颅骨的颈静脉孔,在锁骨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在很多患者中,颈内静脉走形于颈动脉之上,穿刺时进针过深可能导致误穿动脉,尤其是穿刺方向朝内的时候。

图1颈部解剖。注意观察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胸导管的相对位置

在颈动脉鞘及其内容后方是脊椎横突、斜角肌、神经根及椎动静脉。曾有报道,在颈内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进针过深导致误穿椎动静脉并置管。由于这些椎血管非常靠近神经根,误穿椎动静脉同时也是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一个可能的并发症。

胸导管在食管和胸膜之间从胸廓内穿出,在颈动脉鞘后方弓状弯曲,沿椎血管前侧向下走行,开口汇入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形成的静脉角。误穿损伤胸导管在左侧中心静脉置管(包括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中较罕见但也有报道,可能会导致乳糜胸或皮肤乳糜漏。

提问者

2. 图 2 中字母 B 所指的结构是__________。

解析

图2 喉头及气管解剖

环甲膜

解析:在喉的浅表面,喉的甲状软骨(A)和环状软骨(C)由环甲膜(B)相连。这层膜一般2-3cm宽,1cm高。声带的前附着点在环甲膜上界上方大约1cm的位置。因此,通过这层膜进入气道(如环甲膜切开)可以保证操作者远离这些关键结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上动脉的分支环甲动脉一般穿过环甲膜的上外侧。因此,尽量在环甲膜的下侧做切口并限制切口的宽度是明智的选择(虽然在抢救患者的紧要关头,做环甲膜切开时,小血管的损伤并不会是你的关注重点)。大约有40%的人的甲状腺锥状叶沿着中线向上延伸,所以在环甲膜切开时可能会被损伤。

提问

3.拟对一患者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为了麻醉鼻黏膜,必须阻滞_____神经?

解析

三叉神经

解析:鼻腔感觉由三叉神经的V1和V2分支支配。三叉神经的V1分支,眼神经分支进入筛前神经,提供鼻中隔前部的感觉支配。三叉神经的V2分支,上颌神经分支进入腭大和腭小神经,提供鼻甲和鼻中隔大部分感觉支配。

舌咽神经提供了对咽部、舌后1/3、会厌前表面、扁桃体的感觉支配。

迷走神经经由喉上神经内侧支提供了舌根部、会厌后部、杓状软骨等的感觉支配。迷走神经经喉返神经提供对声襞和气管的感觉支配。

面神经分支负责感知舌的前2/3味觉,而舌咽神经负责感知舌的后1/3的味觉。

提问者

4.在冠状动脉系统的血管中,__________支主要负责室间隔的供血。

解析

左前降支

解析:左、右冠状动脉分别由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冠状动脉窦发出,在心外膜下穿过心脏表面,其主要分支位于室间沟和房室沟内(图3)。左前降支(LAD)发自左冠状动脉(LCA),由前室间沟向下走行至心尖并环绕后继续沿后室间沟向上走行,经过长短不一的一段时间后与后降支(PDA)汇合。LAD负责两侧心室前壁、心尖以及室间隔前2/3的血供。

图3心脏冠状动脉解剖

回旋支是LCA的一个分支,环绕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大约45%的人通过由回旋支发出分支至右心房向窦房结供血。

右冠状动脉(RCA)由肺动脉干和右心耳之间发出,沿冠状沟内走行至心脏后侧并与LCA发出的回旋支相吻合。RCA负责右心房、右心室的供血,55%的人通过RCA的窦房结分支向窦房结供血,此外RCA还通过PDA向室间隔后1/3供血。

提问者

5. 左喉返神经环绕在__________(大血管)周围?

解析

主动脉

解析:左、右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迷走神经从颈动脉鞘穿出后下行进入胸腔,之后向上发出返支环绕在气管和食管之间的上方。返支随后上行并支配喉部除环甲肌以外所有的内在肌。

右喉返神经环绕在右锁骨下动脉周围,左喉返神经则钩在主动脉弓周围、动脉韧带索左侧,这一区别来自胚胎学上的巧合。第4咽弓的血管包括右锁骨下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左侧,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源自第6咽弓的喉返神经随着大血管生长到位而被向下牵拉并进入胸腔。由于主动脉弓较为偏尾侧,左喉返神经在到达喉部前不得不途经更长的距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