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行秦始皇帝陵(二)K9901、 K0006陪葬坑

 与照耀同行 2021-12-07
秦始皇将整个咸阳城和皇宫都仿制到了陵区里,因此难以想象地下总共有多少陪葬坑,目前发现比较有名的有出土跽坐俑的马厩坑和珍禽异兽坑,出土青铜水禽、作乐俑的水禽坑,还有最著名的铜车马坑,当然兵马俑也属于陪葬坑。
为了更好的保护遗址,一些规模比较小的陪葬坑,在基本弄清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文物清理出来后,就全部回填了,立个陪葬坑的牌子标明这里是遗址。
还有一些陪葬坑正在进行考古发掘,有的已经建成展厅对外开放, K9901和K0006就是目前在陵园里对外开放的两座陪葬坑。此外,还有一些像石铠甲坑这样的超大型陪葬坑,现在还关起门来秘不示人。
K9901位于封土东南的内外垣之间,K就是陪葬坑,9901就是1999年第一个发现的。
1999年3月,秦始皇陵周边还都是农田和村庄,在秦始皇帝陵封土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的村民院子里发现了火烧土,据此线索发现了一个总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凸”字形陪葬坑,命名为K9901号坑。
最初,坑中出土了11个不同于兵马俑的新类型陶俑,全部上体裸露,下着彩色短裙,与真人一般大小,姿态各异,被认为可能是供秦始皇娱乐的百戏艺人,这个坑也因此又称为百戏俑坑。
K9901的面积比较大,而且破碎的陶俑很多,蕴含着很多的历史信息,在秦陵陪葬坑中很独特,因此在2010年后专门在坑上建了大厅,既作为保护也供游人参观。
大厅建的比较现代,坑边还有一个考古实验室,这样可以边清理边保护。我们去的这天是周日,工作人员大概都放假了,实验室门上还贴着封条,大厅里只有两个保安坐在陶俑边上。
坑里放着几个水盆和桶,不会是用来接顶棚的水吧。

KM9901的考古意义非常重大,除了发现不同于兵马俑的百戏俑,还能明显看到大面积的火烧土和灰烬,说明这里曾被彻底放火点燃。因此可以说明是一种人为破坏。

也由此证明兵马俑坑中的灰烬并不是祭祀或纪念仪式,应该是秦末起义军的破坏,只是因为兵马俑坑太大,没烧多久就熄灭了。

K9901坑的建筑格局和方式与兵马俑坑一样,都是坑道式地下土木结构建筑,而且在一个百戏俑身上发现“宫藏”两个字,这是一个叫藏的宫廷技师的留名。

同样两个字还在兵马俑身上见到,这说明兵马俑和百戏俑一样,都是为秦始皇陪葬的,它们的神秘主人并不是那位芈月老太后。

现在展厅的地面就是当年秦代的地表。根据对兵马俑坑考古发掘,建好后近2米的坑顶建筑露出地面。但在K9901的坑顶发现了厚厚的踩踏层,说明这个坑在建好后就被埋入地下,顶部地面成为了修陵人的道路

也由此可见,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内容和性质非常丰富,仍然不能用同一概念来对待所有陪葬坑。

另外因为经验不足,当年对兵马俑坑发掘时没有在意俑坑四面的通道,因此对俑坑的建筑过程缺乏了解。
K9901发掘时专门注意对坑的全面发掘,在坑口通道发现了用于排水渗水槽和渗水坑,这样当建造俑坑时,如果突遇大雨,可以及时把水排走而不会淹了工程。

从坑里出土修复了30多件姿态各异的陶俑和两个青铜大鼎。1999提出土的鼎最大,作为少有的秦代鼎类文物,被称为秦陵第一鼎。

关于这个鼎的性质认定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它是与百戏俑配套的道具,也有认为是秦末战乱中从宗庙运到这里隐藏的。
那些陶俑就身份就好解释了,看他们的样子就是杂技演员,史书上称为百戏,感谢秦始皇把他们做成俑带入了地下,让我们能看到最早的中国杂技是什么样子。
这些百戏俑也是目前发现的秦代俑中最精致的,兵马俑和文官俑的身体比例并不协调,也看不到肌肉。而这些裸露的百戏俑,却有结实胸膛和孔武有力的手臂,完全是古希腊和罗马雕塑风格。
这个瘦瘦的俑举着手,他不会是干力气活的,应该是技巧方面的,也许他手里拿着一个长杆,要给皇帝表演撑杆跳一类的高空动作吧。

这个有强健胸肌、精壮手臂和一个大大的肚子的俑,是已发现的百戏俑中身量最大的。

秦人很讲究角力,也就是两个人比试力气。这个百戏俑应该就是秦朝的角力士,专门为皇帝表演摔跤。
这个百戏俑也手臂上扬,挺着大肚子,非常具有力感,而且脚下专门设计了两个承重踏板,显出他负重很大,也许正在表演举重,举的可能是那个大鼎,也可能是各种石块。
而这个双手交叉的俑是干什么的,恐怕就已经无法知道了。
从陶俑姿态看,这些陶俑可能是在表演扛鼎、寻橦、旋盘等技巧项目,因此认为这里是表演散乐杂技的百戏俑坑。但随着后续发掘,还出土了更多姿态的陶俑。

还清理出一些长方体铅砖、椭圆体石头和正方体的石块,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里有可能是用于表现某种仪式而不是娱乐。
K9901的性质究竟如何,还要看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了。
K0006位于封土西南50米处,是在2000年发现的第6座陪葬坑,经全面发掘证明为一处中型陪葬坑。
K0006也是一座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由斜坡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呈东西向的中字型,总面积471平方米。
K0006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坑,与其他被火烧人砸之后零乱不堪的兵马俑和百戏俑坑相比,这里保存的很完整,主要是自然风化坍塌,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秦代陪葬坑的大致原貌。
坑修建非常讲究,基本结构与兵马俑坑一样,但地面上除了铺着平整的秦砖,在砖上还有一层木板,这可是两千年前的纯实木地板啊,兵马俑的三个坑都是只铺地砖而没有木地板。

坑内发现有一辆马车的明显遗痕和大量散乱的马骨,还有4件铜钺,表明这里的马车不是一般的,应该是代表某种职能的专用车辆。

这片混乱的马骨根据密度估算大概有20余匹马,当年头北尾南地摆放整齐,只是时间久了,坑顶上的棚木朽烂坍塌,把坑里全搅乱了。
K0006还出土了8件头戴长冠的袖手俑,以及4件御手俑,这都是秦陵考古中首次发现的新类型,被视为新世纪里秦陵考古的第一个重大成就。

目前脸部彩绘保存比较好的俑都收藏起来,只有1件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没有彩绘的4件俑立在坑中做原景展示。

与兵马俑完全不同,这些陶俑远离铠甲和武器,双手挽在袖中,一幅文质斌斌又有些谦卑的形象,让看惯了兵马俑的人们更加感受到秦始皇陵内涵的深邃。

这些新型陶俑的身上还带着刻字和磨竹片用的刀子和砥石,因此认为应该是秦代的文官或文吏形象,K0006是象征秦代官署机构的陪葬坑。

春秋时期还在实行封建制,各地封臣以自己的忠诚来维系君主对国家的统治。到了战国时期,君王开始取消分封,以文书向派到各地的官僚下达命令,从而实现了集权。新的文书行政体制,使文吏成为国家运行不可缺少的齿轮。

秦国攻一灭六国后,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皇帝成为帝国的唯一中心,因此秦始皇每天要批阅几百斤的简牍奏章,要下达上百件诏令,这更需要一支庞大而高效的文吏队伍。

他们随时都要在竹简上记下皇帝的旨意,匆忙间难免写个错字,因此随身都带着小刻刀,如果写错立即会用小刀把错字刮掉重写,还要带上磨刀石,没事时就把刻刀磨磨。
文吏俑的标准姿势都是双手抱袖直立,一幅恭恭敬敬的样子,随时听候差遣。但他们脑袋里在想什么,是在默记皇帝的指示,还要在想刚才赵大人牵来的到底是匹马还是一只鹿。

坑中出土了4件作驾车状的御手俑,说明坑里应有4辆车,每辆车1名御手和2名文吏。不过这4位御手也不寻常,因为他们有的戴着高高翘起的帽子,就知道他们是有爵位的。


在兵马俑近万个兵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戴这种爵位的帽子。由此看来,虽然兵马俑宏大壮观,但作为位于丽山园之外的陪葬坑的等级地位要远比陵园里的坑低。
那些生前为大秦浴血奋战,死后为始皇站岗放哨的将士们,怎么也比不上陵园里离秦始皇更近的马车司机。
不过园里面也有园里面的麻烦,看这个驾车的御手俑浓眉大眼,显得非常憨厚,也许在危机四伏的后宫,只有装傻才能活的长些。
但在无情的帝王跟前光低三下四也不行,还得有一手让主子满意的手艺。这个驾车俑粗大的双手,显出了长年累月的辛劳,还有驾驶技术的精湛。
K0006刚发现后,学术界对出土的文官俑非常兴奋,随着更多的学者掺乎进来,K0006如同秦陵的其他文物一样开始出现学术论争。
争议主要围绕对这个陪葬坑的性质认定,有人如同最初的那样认为这是秦代主管监狱与司法的官署,这些抱手而立的都是文官。
有人则认为这是个车马坑,象征秦始皇出行的车队,那些光看不伸手的俑都是马车后面跟班的。
基于在初级阶段里还不可能有人穿越回大秦,所以对于这些有争议的陶俑现在就统称为袖手俑。
还是那句话,考古学家可怜的,要有十几年寒窗至少读到博士的学识,还要有江湖跟上级部门、财务会计、村长书记、乡亲民工都混熟的本事关键是干了一辈子还可能说不清楚自己干的是什么。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