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篇幅的留言,然后还要提炼出数据把分录列出来,我就感觉留言的朋友在给我做中级职称的会计考题,我个人又比较烦考试,所以一般都是不回复类似问题。 我们日常工作,写会计分录我觉得挺简单的呢,一般纳税人涉及增值税的做账,你直接以财会2016 22号文为准绳就行了,后续有特殊业务,结合财政部相关补充和答疑来处理。虽然按财会2016 22号文规定,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这个科目下设置了很多明细专栏(注意是专栏不是科目)。如图但是,我们很多并不是上面的科目和专栏都会用到,大部分业务也就用一些常用的几个就行了。不信二哥给你举例看看,从企业采购到销售的流程来举例。至于有个待认证进项税额,这个一般很少用,我个人不用,既然发票都拿到了,我一般入账同时直接勾选了,懒得在科目使用上绕来绕去。当然,有些人要用这个科目,具体就是当月取得的发票暂时未勾选,先计因为待认证进项税额和应交增值税是并列科目,所以其发生数据是不影响应交增值税的数据的。勾选认证后在从待认证进项税额转到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采购业务有个比较特别的,暂估入库,就是货到票未到的情况。
暂估入库其实也挺简单的,财会2016 22号也规定了。进项税不需要暂估。 销售业务一般纳税人主要有两种计税方式,一般计税和简易计税,两种计税各自独立,所以做账也是分开的,科目不混淆。 就这么简单,这就完事了。因为一般计税是销项减进项的算法,所以你看购销都在应交增值税下面。简易计税不存在抵扣进项税,是直接按销售额乘以征收率交税,所以做账也自我独立。平时我们主要就是采购、销售,各自的主流分录也就是上面的情况了,那么到了期末时候,我们就涉及结转交税。一般计税下,我们进项税、销项税都有发生数据,期末销项减去进项税如果产生了应交增值税,我们就需要把应交增值税转到未交增值税去交税。为了体现进项、销项的实际发生,我们在结转时候都不直接冲销这两个专栏,而是通过第三个专栏明细转,那就是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做了这个分录了,应交增值税的余额就是0了,要交的增值税都在未交增值税科目反应。 如果是进项税大于销项,也就是应交增值税是借方余额,那其实期末不用做账务处理,就在借方有余额就行,下个月从销项税额中继续抵扣即可。其实嘛,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最主要的分录就是上面这些,大部分一般纳税人日日常也就用这些科目核算了。当然很多特殊业务,比如差额征税、免税业务、出口业务、预缴增值税业务,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和销售收入确认时间差等等。这些其实二哥多少都在以前的文章都说过,大家可以去公众号菜单栏搜索答疑搜索一下看看。进入后有个搜索框,大家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查看文章即可。这里你还可以自定义搜索,比如选择文章标题含有差额征税的文章,比如正文含有差额征税的文章。搜索也是多条件搜索,配合你需要的关键字和搜索条件,总能找到你需要的文章。二哥从16年开始写作分享,公众号里面积累了几千篇实操文章,基本大家日常的申报、发票等实操内容都会涉及。 通过搜索,我觉得能满足大家80%的问题,而且这个数据库还在不断积累增加。希望能真正帮助到你,有用多介绍二哥给朋友们关注哈。温馨提醒:二哥税税念为非官方平台,所有写作的文章仅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
1、加计抵减,我劝你认真做一个筹划安排 2、税务自查,房产税少算了几十万... 3、我写文章经常会常用的几个网站,分享给大家 4、小规模1%延长到2022年?千万别搞错了 5、为什么出口退税不是政府补助? 6、代开发票税负重?劳务报酬个税高?理解有误 7、可以部分开红字,但是千万不要这样部分开 8、公司卖二手车按0.5%交税,你怕是想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