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舜帝圣葬地 全州九疑山(连载14)

 冠123 2021-12-07

中华道德文化始祖舜帝葬地九疑山新考

蒋咸喜 文\摄 唐国辉

《舜帝圣葬地 全州九疑山》的考证,本平台已连载发布了13期。

现推出第14期: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的舜帝陵是明代建造的祭祀陵而非真陵

宁远县九嶷山有舜庙和舜帝陵。宁远县境内的九嶷山属于“大萌渚岭”山脉。相传九嶷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九嶷山。九嶷山的主峰是舜源峰,舜源峰北麓有坐南朝北的舜帝庙,庙后亭内竖石碑,上刻隶书“帝舜有虞氏之陵”,是为舜帝陵。

图片

宁远九嶷山的舜帝祭祀陵

其实,此舜帝陵是明代建造的祭祀陵而不是舜帝葬地所在的真陵。

让我们先看看先秦至西汉时期的正史和正经。

最早的正史、正经《山海经》《尚书》《竹书纪年》《史记》等西汉以前的古籍记载舜帝葬于九疑山,而没有记载舜帝陵在宁远县的九嶷山,宁远县的九嶷山舜帝陵无先秦时期的文献依据。

1、成书于上古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有三篇定论舜葬苍梧九疑山。卷十《海内经》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卷十五《大荒南经》记载:“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卷十八《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2、成书于先秦至秦代时期的官方史籍《古文尚书》记载:“舜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陟方乃死。”《今文尚书》记载:“舜三十征,庸二十,在位五十,陟方乃死。”古、今文尚书皆言舜三十岁时被尧召用,为帝尧效劳三十年,或者二十年。在帝位五十年,南巡视察时离世。

3、成书于公元前299年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有《帝舜有虞氏》记载:“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是说舜帝登临帝位三十二年的时候,命令夏禹做摄政帝,自己就升道南方巡狩。

4、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是司马迁熟读经史,严谨治学,他“窥九疑,浮于沅湘”,亲临九疑山实地考察,而郑重地作出的最具权威的历史结论。

以上西汉以前的正经、正史都肯定了舜帝南巡,驾崩葬于九疑山的史实,但并没有说舜帝葬于宁远县的九嶷山。

而中国最早的地理志先秦古籍《山海经》的记载是舜帝的葬地在湘水源西北山岭的全州九疑山,或同为一地的古赤水即今夫夷水东面的全州九疑山。《史记》也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自此舜帝与九疑、零陵便融为一体。据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中说:中国共有夏代以前的古地名34个。“零陵”作为我国最早的古地名之一,在夏代以前就出现在广西全州。

图片

全州湘源文化公园的舜帝像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纪念舜帝,他们根据《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等先秦古籍的记载,确定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先后在舜帝南巡驾崩之地的“苍梧之野”即今广西全州县地设立了零陵县和零陵郡(《全州县志》大事记)。

图片

舜帝崩葬于全州九疑山,而在全州出现了以舜陵命名的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地名零陵。

那湖南宁远的九嶷山为什么又出现了舜帝陵呢?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费解,因为舜帝的真身葬地只有一处。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湖南宁远九嶷山的舜帝陵只是一个祭祀陵,一个假陵。

至于要判断宁远九嶷山舜帝陵的真假,还得先了解先秦墓葬礼制。

先秦墓葬礼制是“古不墓祭”“不封不树”。

所谓“古不墓祭”就是先秦时期的人不到死者的墓地去祭祀先人。《仪礼·士丧礼》对此说得很清楚,就是“送行而往”和“迎魄而返”:即把死者的肉体送往墓地安葬,再把其灵魂迎回家中致祭,以与家人而常在。先秦《礼记》对此进行了解说。

《礼记·祭义》载:孔子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

《礼记·曲礼上》载:“适墓不登垄,助葬必执绋”。郑玄注:“为其不敬。垄,冢也。墓,兆域。”此句子大意是,在墓地不可爬登坟丘,因为这样做对墓主人不尊重。

《礼记·檀弓下》又载颜子之言:“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郑玄注此段曰:“去国”之后返其国,仅“展墓而入”即可,“展,省视之”,不用进行墓祭。

东汉蔡邕所撰《独断》是关于汉代礼制的重要文献,其考论旧制、综述遗文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

所谓“不封不树”就是在夏、商、周三代及以前,对死者下葬的坟冢不留标识。《礼记·檀弓上》说:“古者,墓而不坟”。“墓”是人死之后,埋入地下,地面恢复原样,不起高为“墓”,墓土高出地面为“坟”。其意是说,古时候,是墓葬,不是坟葬。墓上起坟是从战国以后兴起的。因为商周及先前时的帝王离现在久远,数千年之久,当时又沒留任何标志,所以,后人找不到就不足为奇了。

《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隋唐孔颖达疏曰:“不封不树者,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种树以标其处,是不树也。”

《国语·周语下》:“王无亦鉴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三季,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祗,而篾弃五则。是以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不夷于民。”

此中说的是在夏、商、周时期,如果发生改朝换代,帝王在身死国灭时的结果是“夷宗庙,焚彝器,子孙为隶”,实行“不封不树”,夺权者就无法找到前朝帝王的陵,避免被掘坟毁尸。

尚秉和在《历代事物风俗考·坟墓》中说:“自殷以前,不封不树。”就是说,在商朝以前,人死埋葬后是不堆坟堆、不种树、不树立墓碑等标识的,也就是说商朝之前的帝王之陵由于“不封不树”,没有标识是无法找到的,而现有商朝之前的帝王之陵(坟堆)都是后人为了祭祀而假造出来的。

聊城大学教授、先秦秦汉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桂民在《“古不墓祭”再思考》文中指出:早期宗庙祭祀制度的出现还和墓葬形式有关。由于受到改朝换代和盗墓活动的影响,夏商周三代时期流行“不封不树”,后世便出现了依山建墓的葬制,都对祭祀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宗庙作为用于祭祀的重要建筑,在汉代以前尚未把庙建在陵墓附近,在陵旁立庙始于汉惠帝为高帝修陵庙。祭祀先代帝王的宗庙,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我们了解了先秦时期是实行“古不墓祭”“不封不树”的墓葬礼制,知道了在先秦时期帝王的陵是找不到的,帝王的陵和庙是不在一起的。

反观宁远九嶷山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和舜帝庙,二者相距咫尺,是连在一起的。

显然,宁远九嶷山的舜帝陵与舜帝庙不是先秦时期的陵庙。

“古不墓祭”的先秦礼制决定了宁远九嶷山舜帝庙后面的舜帝陵不是舜帝的真身陵,而是在先秦之后为祭祀舜帝而建造的一个祭祀陵即假陵。

(未完待续)

下期将讲述湖南宁远九嶷山的舜帝陵是为了祭祀需要而人为造陵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