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丨临床报告和影像学分析

 神经病学医学网 2021-12-07

摘自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仅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宣 张敏敏 陈蕾 张萍 姜一 袁绘 邓本强 吴涛

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ICoVT)很少见,因皮质静脉解剖变异大、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常被延误诊断或漏诊。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同,ICoVT很少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视盘水肿。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检查对该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现报道1例产褥期伴硬膜下血肿的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一.临床病例
34岁,女性,既往体健。
主诉为“产后头痛7d,发作性四肢抽搐、意识不清1d”
入院前7d,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后第2天,患者出现顶枕部胀痛,坐位时加重,平卧位可缓解。发作3d后头痛自行好转,无发热。入院前1d,患者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左手不能持物,随后出现突发头部左转、双眼向左侧凝视,伴牙关紧闭、面色青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1min后抽搐停止,30min后意识转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1a 为冠状位Flair序列,示右侧额部硬膜下血肿;1b DWI示右侧额顶叶皮质高信号;1c SWI示右侧额顶叶表面皮质静脉血栓形成(长箭头)和静脉扩张(短箭头);1d(右前位)和1e(后前位)CT静脉成像示各静脉窦通畅,未见充盈缺损,右侧额叶皮质静脉近端闭塞(箭头所示);1f静脉早期示右侧上吻合静脉显影延迟,1g静脉晚期示右侧上吻合静脉对比剂瘀滞,且其与上矢状窦汇合处显影不清;1h左侧颈内动脉DSA示左侧上吻合静脉通畅,显影良好,上矢状窦通畅
该患者,临床诊断为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继发性癫痫,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产褥期。给予抗凝、抗癫痫发作(先用丙戊酸钠静脉持续治疗,后改为卡马西平口服)等对症支持治疗,即那曲肝素钙注射液0.4ml,皮下注射,1次/12h,于第7天时叠加使用华法林3mg/d口服。抗凝治疗第10天时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0,遂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单用华法林3mg/d口服。单用华法林治疗3d后无抽搐发作,意识转清,定向力和记忆力正常;10d后,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V级,复查头部MRI示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

二.讨 论

概要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包括3种形式: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皮质静脉血栓形成(CoVT)和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单纯CoVT(ICoVT)是指1条或多条脑皮质静脉内的血栓形成,不累及脑静脉窦和大脑深静脉。与伴CVST的CVT相比,ICoVT不累及静脉窦,故头痛发生率略低于CVST,而且较少出现视盘水肿和意识障碍。其发病机制可能为:(1)皮质静脉具有独特的解剖学特征,例如血管壁薄、缺乏静脉瓣膜及血管肌纤维;(2)血流动力学因素:皮质静脉与上矢状窦问存在锐角且皮质静脉压力低,导致回流受限;(3)多种全身代谢原因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
ICoVT一般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头痛最常见(如体位性头痛、霹雳样头痛或间断性头痛),其次为偏瘫、失语、偏盲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癫痫发作。所以,ICoVT的常见临床表现与CVST基本相似。但ICoVT很少出现意识障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ICoVT患者基本不会出现视盘水肿,原因是颅内主要静脉窦通畅,静脉回流未受累。ICoVT较CVST更易出现局灶性水肿、出血性梗死、脑出血等脑实质病灶。

影像表现

CoVT在CT平扫上表现为线状高密度影(绳索征),同时伴有血栓周围脑组织水肿(图2)。若合并脑实质出血,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部分患者CT平扫还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CoVT接近颅骨,导致部分容积效应,因此CT平扫出现高密度静脉血栓征象的敏感性极低,其阴性不能排除ICoVT。

图2 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CT图像

A:CT显示左侧额叶静脉梗死伴周围水肿(箭头);B:CT显示皮质静脉曲线形密度增高,提示血栓形成(线样征,白色箭头);c:CT显示左侧皮质静脉呈低密度影,提示血栓形成;D:受累静脉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中呈低信号;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图像证实大面积出血性梗死(黑色箭头)以及轻微周围水肿(白色箭头) (图像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MRI是ICoVT的最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在急性期(0~5d),血管内受损的红细胞释放脱氧血红蛋白,ICoVT呈T1等信号或高信号,T2低信号。在亚急性期(6~15d),ICoVT"呈T1和T2高信号(图3),与高铁血红蛋白有关。在慢性期,ICoVT呈T1等信号,T2高信号或等信号。MRI还可识别皮质血栓静脉周围皮质改变,如脑回肿胀和出血性转化等。MRV诊断ICoVT的阳性率低。通过普通MRI和MRV诊断ICoVT非常困难,这主要因为:(1)皮质静脉的数量、大小和部位极为多变;(2)使用上述MRI检查方法很难发现皮质水平的小静脉闭塞;(3)MRV仅能显示大静脉闭塞。

图3 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MRI图像

A:T1加权成像显示右侧额叶额上沟低信号,左侧额叶可见高信号影,周围呈低信号,右侧临近皮质可见高信号皮质静脉血栓影;B:T2加权成像显示右侧额叶额上沟高信号,左侧额叶可见高信号影,周围高信号;C:对比增强MRI可见病灶区呈不均匀强化;D:矢状位可见散在不规则高低混杂信号影;E:磁共振静脉造影显示左侧大脑浅静脉较右侧稀疏。(图像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T﹡加权梯度回波序列(GRE)是目前诊断ICoVT最敏感和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其通过顺磁性血红蛋白降解产物,如脱氧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蛋白等来显示信号丢失。在ICoVT的不同时期,静脉血栓在T﹡-GRE上均呈低信号,可表现为管状、蛇形状、圆状或带状等(图4)。T﹡-GRE早于其他MRI序列出现血栓信号异常,有助于ICoVT的早期诊断。与其他MRI序列相比,T﹡-GRE的另一个特点是ICoVT低信号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部分病例在发病1年后仍可见低信号。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也有助于ICoVT的早期诊断。SWI诊断ICoVT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100%。在CoVT早期,由于受累静脉内脱氧血红蛋白增加,受累静脉在SWI中呈低信号(图4),该信号改变可持续数月甚至1年。然而,ICoVT患者常合并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从而干扰SWI结果。

图4  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特殊序列图像

T﹡ A:右侧中央前沟可见线性低信号(小箭头),提示皮质静脉血栓形成;B:皮质静脉血栓周围皮质出血区呈低信号(长箭头);SWI显示数个皮质静脉旁出血灶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处呈低信号(箭头);DWI显示血栓处呈高信号(箭头);Flair显示相应区域呈高信号。(图像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DWI示ICoVT呈高信号,同时伴随相应的表观弥散系数下降。在超早期和急性期,由于氧合血红蛋白或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DWI呈高信号(图4)。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由于T2穿透效应以及ICoVT中高纤维蛋白的作用,DWI亦可呈高信号。当DWI示ICoVT呈高信号时,其在FLAIR和T1加权成像中也呈高信号,提示DWI并不优于其他序列。然而,最近的观点认为DWI对闭塞静脉的潜在再通具有预测价值。

与CTV和MRV类似,DSA检测ICoVT的阳性率明显低于CVST,DSA诊断多依靠间接征象诊断ICoVT,包括:(1)局部皮质静脉显影延迟;(2)与正常侧相比,病灶侧皮质静脉缺损或周围被扩张的皮质静脉环绕;(3)侧支静脉通路开放。

三.小 结

ICoVT临床较少见,由于诊断手段有限,因此发病率可能被低估。与CVST不同,ICoVT很少伴有颅内压增高和视盘水肿,更易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SWI和T﹡-GRE是最敏感的ICoVT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对于MRV正常的患者,有助于早期诊断。多种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ICoVT确诊后应及时纠正危险因素并尽早给予抗凝治疗,以期控制疾病进展和改善转归。


神经病学医学网助力医师成长

NMN

神经病学医学网

  喜欢就为我标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