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故居】1712进士 书法家 林佶故居(朴学斋)

 新用户8808qmis 2021-12-07

【清朝林氏进士】林佶:抄写康熙御集 1712年 特赐进士 授内阁中书

【名人故居】林觉民(冰心)故居(紫藤书屋) 林徽因堂叔 福州

在福州光禄坊12号、13号,今刘家大院东部,原是清内阁中书林佶故居“朴学斋”(康熙1712年进士林佶),与许氏“紫藤花庵”遗址仅隔早题巷一墙。

林佶( 1660-1731年以后),字吉人,号鹿原,侯官人。出身世家,世以《尚书》相授。师从吴中汪琬、新城王士禛。康熙三十八年(1699)己卯科举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九月,康熙帝北游,归驻密云,献《五星联珠赋》,并以御制诗《野静知民乐》为题赋五言排律八韵,又以手书御制诗二册交随驾诸翰林进呈,受到赞赏,因精楷书,召入武英殿抄写御集。康熙五十一年(1712),钦赐进士官授内阁中书,专理御制文字。康熙1712年进士林佶)。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疑其与诸皇子争夺皇位有关(九子夺嫡),将其免职下狱,不久释放归原籍。在光禄玉尺山分别筑“朴学斋”“陶舫书屋”。中有志在楼、栖学巢,林佶皆有记。

林佶自幼好学,博学能文,精小楷。陶舫书屋乃其自名之藏书所,以藏书宏富闻名,曾搜求名家藏本和闽中文献。晚明福州大藏书家徐(火+勃)的旧藏,大部分归他所有。林佶藏书、读书都很认真,每部书都印有“鹿原林氏藏书”、“吉人藏书”等印,或加以题跋、考证。

据载,藏书十余万卷,其中不少原为徐(火勃)旧藏之书。著有《朴学斋诗文集》《焦山古金鼎诗》,并辑有《精华录》等。林佶曾手书汪琬《尧峰文集抄》、王士禛《古夫于亭稿》和《渔洋山人精华录》,以及陈廷敬的《午亭文编》等上板予以精刻,卷末均刻有“侯官门人林佶誊写”,书林称为“林氏四写”。著有《朴学斋诗文集》、《焦山古金鼎诗》《汉甘泉宫瓦记》《全辽备考》《游水尾岩记》等,并辑有《精华录》。他手写的“林佶四刻”(林氏四写),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曾手书汪琬《尧峰文集抄》

  据林佶《朴学斋自记》云:“佶之从尧峰先生游也,先生赠诗云:'区区朴学待君传,还乡勿厌专耕读。’……以先生之训不可忘,乃请以朴学名斋,先生慨然属笔。”林佶还谈到,是他父亲林逊(字敏子,一字立轩)于明末置有光禄宅第,值明清鼎革之变乱,其家乃毁,只余旧屋三间,一半出租与人。林逊在其中休闲读书,满屋堆满图书,客至难有布席落座之处。其屋之后,原建有亭子一座,后因不便居处而拆去,改建为雨榲, “南向一轩一室,其宽广仅盈丈。”屋成之日,林佶将其先生所书“朴学斋”匾悬挂其上。中有志在楼、栖鹤巢等。其所建陶舫书屋,藏书尤富,明徐(火勃)之旧藏散出后多归其所有。其子林正青(字洙云)、林在莪(字涪云);在莪著有《陶舫集》《砚史》。

  林佶之兄林侗(约1648-1716),字同人,号来斋、井野,卒年八十八。曾任尤溪县教谕,擅长隶书。后居荔水庄,以著述自娱。广搜金石文字,进行考证,著有《来斋金石考》《荔水庄诗钞》《唐昭陵石迹考略》《李忠定年谱》等。后居荔水庄,以著述自娱。林侗子林在华,字渭云,工诗律,分修《福建通志》,多所考订,著有《隋农遗稿》。

  林佶之后,园屋数易其主。约在嘉庆时,园屋转归冯缙。冯缙(1762年生),字光敦,号笏骈,又号栖鹤,侯官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一上春官不第,即弃仕途。好为诗,喜刻书,著有《陶舫枣窗拾慧》《兰话室后金石存》等。由此可知,他亦入居陶舫书屋,且仍其旧名。他与林佶亦有私交,陶舫可能是得自林佶的后人。闽县人何挺(字小山)在《题冯笏骈陶舫诗册后序》有云:“陶舫,予外曾叔祖鹿原公(指林佶)归休书屋也。”并称他曾随先人宦游,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归里后,亲见其舅氏日与人吟咏斋中,“图书典籍,犹是旧家风范。”因此感叹道:“四十年来,时事迁移,居人屡易。笏骈购而修饰之,招乡先生名流,雅集赋诗。”由此可知,何挺亲见四十年间园屋主人迁移变易。至冯缙购得并修缮,其后遂成为文友结社雅集之所,其时约当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此他在诗中感慨系之:“园亭如传舍,偻指几番更。已得骚坛主,重传圣地名。”所幸冯缙兄弟入居陶舫,再兴骚坛,重振名居。魏秀仁《陔南山馆诗话》称:“陶舫饶亭台花木之胜,每招名流雅集分笺,殆无虚日。”所言与何挺同。

  林佶妻张柔嘉,侯官人,惠来知县张应良女,通文墨,曾协助林佶编纂《古今图书集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