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更 | 安利我最近的心头好——flomo

 敏而好奇 2022-03-18

专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自我成长

最近给不少人安利了flomo这款软件,索性写篇短文推荐一下,以后再想安利的时候就直接发这篇文给对方看好了。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软件体验狂魔,尤其是对于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类的软件,更是如数家珍。为什么flomo这样一款格外“年轻”的软件能得到我的青睐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前文说到,我前段时间状态非常差。

我们都知道破窗效应,如果一栋有破窗的建筑物的玻璃不及时修补,就会引发人们破坏更多的玻璃。

其实破窗效应反过来也有效。当你面对一栋全是破窗的大楼,要怎样才能把窗户补完?答案很简单,从补好第一块开始。 

而flomo就是带领我补好第一块玻璃的存在。

一、flomo定位

说了这么多,还没正式介绍flomo究竟是什么。它是一款笔记类的软件,名字是flow(心流)和memo(笔记)的拼接。顾名思义,它的定位就是帮助我们高效便捷地去记录笔记。

flomo的创始人少楠对flomo的定位是“一款「记录想法的川流」的「思维工具」”,它的设计理念非常明确:降低输入摩擦,提高输入动机;建立回顾体系,协助整理归纳。

为了减少操作成本,让用户更好地记录,flomo极致开放,手机端支持 iOS和Android,桌面端支持 Mac、Web、PWA,同时flomo的使用者们也提供了大量的第三方插件,同时支持通过直接向微信公众号发消息记录(我太爱这个了,夸!)。

更多的产品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关注它的公众号flomo,顺便赞美一下他们公众号推送的周刊质量,非常专业,哪怕不用他家产品,只看看这些文章也是极好的。

我重点说一下我目前是怎么使用flomo的。

二、我的flomo实践

目前我对flomo的定位是知识管理,不包含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我用的是滴答清单,它可以满足我对时间管理的所有需求,改天也可以找个时间吹一吹:D

flomo对于知识管理的应用,目前主要承担了闪念笔记和读书笔记这两个场景。

所谓闪念笔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自己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的笔记。

上文说到,降低输入摩擦也就是减小输入的难度,是flomo的首要设计理念。因此flomo非常极其适合记录闪念笔记——在这个念头闪过去之前把它抓住。

比如《增长黑客》的作者范冰,就会每天将一些短小的念头记录在flomo里,然后再找时间统一整理消化整理到Obsidian里,整理好的就删掉,日常保持flomo里没有内容。

不过目前我的用法跟他不同,我记录的大部分内容会保留下来。

因为我是个每天脑海中想法非常多的人,我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分析和反思。

这些东西假如不记下来就会反复出现,并且是以极其短小的碎片形式,而当我用文字准确地将它们表达出来之后,往往会挖掘出更多的前因后果和深层意识,收获更多。

除了闪念笔记,另外一类我用的频次最高的就是读书笔记这个场景。阅读的时候在flomo上随手记录摘录和灵感,然后再统一整理。

然后对于这两类笔记我会定期回顾。闪念笔记的memo我会给它打上一个“思考”的标签,读书笔记我会打上一个“Reading”的标签,按标签每天早晚各一次,随机将我记录的memo推送到我的微信上。

因为这种定期回顾是自己亲自记录和整理的,对自己会有格外不一样的意义。我此前就有想过用anki实现这种功能,通过不断“复习”真正激活和吸收自己做的笔记,但受限于产品本身的定位,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最终作罢。没想到兜兜转转,遇到了完美能实现我这一需求的flomo。

在每天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会收到随机的一条自己此前的思考或者笔记,自动推送到微信上,也算是每天的小确幸了——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让人忍不住期待。

不过总的来说,我目前使用flomo的方法是偏克制的。如果你也对flomo产生了兴趣,不妨看看它的官网和公众号上其他人的使用方法分享,找到更适合你的使用方法。

OK,flomo就安利到这里,我们下篇文章见。

祝安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