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战胜匈奴,是碰到了匈奴的死穴

 思明居士 2021-12-08

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扰汗的边境,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守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

——《历史的拐点之汉匈之战》

在中国历史上,匈奴与中原地区的帝国似乎就有解不开的冤仇,他们时和时战,不讲究契约精神。

这导致边境人民顶着巨大的压力,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但这局面终究是被一个伟大的帝王打破了,他以铁腕手段,凝聚国家力量击溃了匈奴之兵。

文章图片1

家仇国恨,历史渊源

从战国时期开始,匈奴便在历史上崭露头角,他们夺取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平原,追逐牧草而居,开始他们的游牧生涯。

但对于中原的农耕民族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毕竟游牧民族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当然是他的不稳定性。

文章图片2

农耕民族已经是靠天吃饭的典范了,他们比农耕民族更靠天吃饭。

打个比方,要是那年老天爷让他们放牧的地方草长得差了那么一点。

那事情就比较严重了,草长得差意味着他们的牛羊们要饿肚子,他们的牛羊要饿肚子那就意味着他们也要跟着饿肚子。

那饿肚子怎么办?总不能等着被饿吧?

人总会为自己想想出路,他们这么一想,马上就想到了隔壁邻居——中原。

你看他们不是好好的吗?咱们在这里喝西北风,他那里什么都有,那怎么办?那不就去抢呗。

文章图片3

就这样,匈奴与农耕文明的战争一直断断续续的进行了几百年,并且由于上述的特性,直到中原这边已经换了好几个君王了,这种战争还在一直延续着——没办法,人不吃饭就要饿肚子的。

但转机发生在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发动马邑之围,正式挑起汉匈之间的战争,这位一直强势的帝王在帝国经济已经缓过气来的时候,发出了一声强势怒吼,决定打破要与匈奴和亲交好、以求和平的耻辱局面。

但这场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只以汉武帝时期的战争来算,也前前后后花费了十五年,动用了总共约一百多万的兵力,并且正是由于他们触碰到了匈奴人的死穴,这场战斗才能真正获得胜利。

文章图片4

马邑之围,不再忍耐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听从王恢等人的建议,与匈奴的外交政策由和亲的友好政策,转变为主动进攻。

文章图片5

他安排韩安国、李广等人率领30万大军埋伏马邑,并派一直与匈奴交好的商人翁壹前去诱骗匈奴主力而来。

但该计划最终没有成功实施,因为一位雁门尉史被捕后,临阵投敌,一五一十的把马邑里面的大军告诉了匈奴单于。

得知消息的单于大惊,立即率领军队返回,汉军追击不及,马邑之围就这样失败了。

文章图片6

剧照

但它代表着一个转变,代表着汉王朝与匈奴决裂的决心与实力。

而与之相对的,马邑之围也激怒了匈奴,在这之后,原本只是偶尔毁约,进攻中原的匈奴开始频频扰乱边境安宁。

但此时的汉王朝也不再是那个汉初刚刚建国,即使被匈奴出言羞辱也依旧选择忍气吞声的时期了。

文章图片7

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使当时的国力发展到一个巅峰,因此面对匈奴的挑衅,汉武帝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公元前129年与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分别发动龙城之战与边塞之战,扩大汉奴战争规模的同时,也完成了消灭匈奴再生力量的战斗目标。

时间来到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再次发动大规模战争,这次他拜卫青与李息为大将军,兵分两路,准备夺取匈奴的漠南地区。

文章图片8

汉武帝

而卫青与李息也幸不辱命,李息出代郡向东吸引匈奴主力,卫青则出云中后沿黄河西行千里到达陇西与匈奴交战。

这一仗共斩获匈奴7000余人,最重要的是,获得牛羊生畜100多万头,并夺得河套地区。

前面已经说过,河套地区宜耕宜牧,是匈奴宝地;同时游牧民族依靠牛羊而活,一下子失去了放牧的好地方以及一百多万头牛羊,这一下,可不直取匈奴死穴,戳中他们的命脉。

文章图片9

趁胜追击,不留喘息

对于失去的河套地区以及那一百多万头牛羊,单于怎么能够放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匈奴开始组织反攻,夺回失去的面子和吃饭的家伙。

公元前126与公元前125年,匈奴数次进入河套地区,抢夺财物、杀害军民,但就算这样,最终胜利的天平也依旧在向汉王朝倾斜。

面对匈奴的来势汹汹,汉武帝回首防御,暂时修养生息,经营新夺之地。

他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套设立朔方郡,进行武装开垦,修筑朔方城与长城。

文章图片10

主父偃剧照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推进,直到公元前124年的到来,高阙之战,这场战斗发生在高阙塞以北的几百里的匈奴右贤王驻地。

夜晚,群星之下,得意忘形的右贤王组织了一场聚会,热闹非凡,他与身边战士饮酒作乐,无比畅快,丝毫不知不远处,一直长夜奔袭千里的军队正不计辛劳的为他而来,只求取他项上人头。

酒喝多了总是会醉的,而已经开始昏昏欲睡的右贤王正在设想他的美好未来,但千万只马蹄落地的声音打断了那黄梁大梦。

他惊慌失措的翻身而起,前方也传来情报——大军压境!

好歹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他立即组织反攻,但喝的醉醺醺的士兵又怎么能抵挡精神百倍的将士与寒光烁烁的刀剑。

最终的战斗当然以汉军胜利作为结尾,同时他们还俘获了匈奴一万五千多人以及牲畜数千万头。

文章图片11

这一次的战斗,汉军再次把匈奴人的死穴狠狠捏在手中。

仅仅斩断匈奴人的右臂并不足以满足汉武帝的野心,他想要的是匈奴人完全消失。

因此斩断他们一臂,也只能说是战争的一个小高潮,接下来的几年,他再次发动阴北之战与河西之战,试图消灭匈奴大单于。

文章图片12

在这两次战争中,公元前123年的阴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张骞领头的军队重创大单于,消灭了匈奴的再生力量,为最终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在经历一年短暂休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拜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并派李广、张骞、公孙敖等人共同出战。

最终,这场两出奇兵的战斗消灭匈奴人四万余人、又俘虏四万余人,真正达成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文章图片13

霍去病

驱除鞑虏,最终之战

此时此刻,距离拉开战争序幕的马邑之围已经过去将近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汉武帝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将士们流干血泪,耗尽心力,终于等到了时机成熟的这一天。

可以想象,那一天汉武帝端坐朝堂之上,看着底下贤臣,心里百感交集,十二年的努力 成败在此一举。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召集百官,分析最后局势与商议漠北之战的事宜。

在经过十二年的苦战后,匈奴与中原的局势已完全逆转。

匈奴失去大片水草丰美的土地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牛羊,并且由于年年战斗,生育率与死亡率岌岌可危,同时内部矛盾也开始变得尖锐。

文章图片14

但与之相对的,大汉帝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战争不休、苛捐杂税、百姓困苦、纷争四起,中中情况,同样考验着这位不再年轻的帝王。

最终,这位大汉帝王倾全国之力,准备远征漠北,与匈奴决一死战。

军令之下,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出定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五万骑兵出代郡。

除此之外,汉武带还派遣几十万步兵与装运兵,再外加十四万私马与十四万私兵,这一战中全部参战总和已接近五十万士兵与二十四万战马。

几队人分批踏上漠北之路,一路上北风萧萧,羌笛呜呜,所见之处不是家乡,而是莽荒。

文章图片15

这一战也惨烈非常,无论是匈奴还是汉军,都知道这是决一死战的最后机会,谁都想再次回到自己的父母、妻儿身边。

战旗飞扬,冲杀震天,战士手气刀落,败者马倒人摔,尘土中夹杂着些鲜血。

最后的结果以汉军损失十多万匹战马与七、八万将士的惨烈代价获得胜利。

匈奴完全从漠南地区退出,而汉军也无力追击,只能任由其逃跑。

文章图片16

死穴之外,更有其他

牧场与牲畜是游牧民族的死穴,他们以天为被,以草为席,看来逍遥快活,豪情满怀,其实也要吃饭。

文章图片17

因此汉武帝以及众位出谋划策的有识之士的计谋是完全正确的。

他们从侧翼出发,夺取良好的牧草地,使得匈奴失去牛羊的食物,于此同时,他们也把打败的牛羊收缴而回,大大减少他们的食物,加剧他们内部矛盾。

而在左右削弱得差不多了之后,汉武帝才集中精力攻打中部的大单于,先游击出奇兵,后集中出重兵,这个计划属实高明。

但除了戳中游牧民族的死穴外,汉武帝显然做了更多的准备,他加强中央集权,把国家力量掌控于一手;进行盐铁官盈,把控国家经济命脉;有意识的锻炼骑兵,以汉家骑兵对抗匈奴骑兵。

文章图片18

他实现了秦始皇与汉高祖都未能实现的雄愿,但同时,他也把文景之治以来积累的财富消耗一空。

长达十五年的战线,疲惫的不仅是那些将士们,还有国家赋税的主要缴纳者们,他们怨声载道。

至此一战后,汉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国家动荡四起,但无论如何,汉武帝这一壮举,值得仰头而观。

文章图片19

知网文献检索:

《论汉武帝对匈奴的征服战争》;《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