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岁研究生凌晨猝死,早知道这三个先兆,或许...

 脊椎健康联盟 2021-12-08

11月23日 凌晨2点32分

是谢鹏电脑最后一个文档保存的时间

而之后,他倒在了自习室里

再也没有起身

本应在十二月中旬研究生毕业的谢鹏

怎么也想不到他对未来那么多的畅想

都留在了十一月

他三十四年的努力

都变成了死亡证明书中“心源性猝死”这五个苍白的字

朋友们知道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有多少吗?

55万!

而这其中也有很多大家熟知的人

巴啦啦小魔仙孙侨潞、演员高以翔,相声演员侯耀文

年龄大的有,年龄小的也有

心源性猝死

已经是悬在现代人头上的一把利刃了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包括两个概念:心源性和猝死。

心源性是一个概念,是指遇难者因为心脏的原因,包括心脏疾病,比如我们熟知的急性心肌梗塞、过度劳累、情绪压抑等,或者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脏事件的发生。

猝死是另外一个概念,是突然死亡的意思。是指几个或者24小时内发生死亡的意外死亡都称为猝死。

尤其是这些人要注意:

1、饮食不平衡,睡眠严重不足;

2、工作和生活负荷重、压力大,一直处于疲惫状态;

3、身体锻炼少,体质减弱;

4、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

心源性猝死前的三大先兆

1、体力活动后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呼吸不畅,有时候疼痛牵扯到肩膀、颈椎、上腹部、后背或左侧手臂,休息后疼痛可缓解。

2、睡眠质量不好,容易夜间憋醒,感觉胸闷、憋气。

3、容易疲劳,感觉无缘无故心跳加快且不规律,有时候会突发心慌、双眼黑朦、大汗淋漓、行走不稳等。

心源性猝死的五大诱因

体力过劳

心脏负责给全身器官和组织提供新鲜携氧的血液,当体力消耗过大,比如过度劳动、负重爬楼梯、运动量过大等,都会导致心脏负荷过大。

极度的情绪波动

成语有云"怒火攻心"、"急火攻心",如果我们在某个场景中极度紧张、严重焦虑或暴怒等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心肌缺血。

寒冷刺激

每年的冬季、春节都是突发性心脏病的高发季节,心脏不好的人群要主要防寒保暖。

便秘

中老年人容易出现便秘,当用力排便时,腹部压力增高,导致人体的血管压力也随之增大,进而诱发心肌缺血。

吸烟、酗酒、暴饮暴食

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如何抢救

第一步:判断病人意识和拨打急救电话

猝死一般是突发性的,一旦发现病人昏倒,身边的人首先要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当呼唤得不到回答的时候,再确认病人有无心跳和脉搏。
等确认了病人的意识状况后,身边的人要立马呼叫其他人进行帮助,并且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二步:对病人进行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是抢救猝死病人有效的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方面。
心肺复苏的第一步是胸外按压,实施抢救者需要交叠双手,双臂伸直,垂直向下,对病人进行按压,一组30次,按压的频率在100-200次/分。实施抢救者要注意,胸外按压时不要太过用力,以免伤及病人的内脏。

第三步: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抢救者在对猝死病人进行一组胸外按压后,需要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
实施抢救者在抢救猝死病人的途中需要重复以上第2、3步,直到病人恢复意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