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儿妈妈焦急的给我发来消息:我孩子咳嗽,满嘴是血,该怎么办? 我说:赶紧来诊所看看。 患者来诊所后,张口一看,咽后壁全是疱疹,还带有血迹。 我说:这是“疱疹性咽峡炎”,不用担心,中医可以快速治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按照现代医学说法:这个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点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症。 传染性强,传播快。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发病年龄1~7岁。 临床特点: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 为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不用治疗也可以自己好。 一般病程4~6天,重者可达到2周。 同一患儿可多次发生这个病。 咳嗽严重时,可以出现咽喉出血,满嘴是血。 察色按脉后,诊断该患儿吃的发物过多,导致内热聚集咽喉出现本病。 有人问了,你刚才不是写了,这个病是病毒引起的吗? 确实是! 但是,从中医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人体先有适合病毒滋生的内环境,病毒才来患儿身体内大量繁殖。 如果患儿体内环境不适合病毒滋生,那么也不发病。 这个理论叫:环境决定论。 例如:流感发生季节,有人患流感,有人不患流感。 其原因是个体之间内环境稳态的区别。 虽然大家都接触流感病毒,但是因为有人内环境适合病毒滋生,所以发病。 有人内环境不适合病毒滋生,所以不发病。 病毒是外因,要通过人体内环境(内因)起作用。 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观点。不是有病毒必然发病。 中医很大程度上重视人体内因,也即是内环境。 所以说腹中常清,身体无病。 也就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正常,病毒细菌无法侵袭人体。 中医称这个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我给这个孩子用了一个疱疹性咽峡炎特效方,此方是我的同事范圣华创制的,疗效非凡,所以录于此。 桑叶10g、滑石(包)10g、黄芩10g、连翘12g 白豆蔻(后下)6g、茯苓10g、玄参10g、射干10g 厚朴10g,炒杏仁、桔梗、竹叶 甘草各6g,雪梨(不去皮)1个切片、生姜5片(一元硬币大)。 以上为5-7岁患儿剂量。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三次饭后服用。 为了方便记忆,我给这个方子编了一首方歌: 小儿疱疹咽峡炎,芩杏翘射桔草玄。 蔻滑苓姜朴导中,竹桑雪梨清利咽。 患儿服药后,一天就好了。 后来,绍兴一为患儿妈妈说她邻居家孩子也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我赠与她此方。 第二日,该妈妈说她的邻居认为中医是魔术:患儿一吃中药,病就好了,从来没有这么神速的效果。 我说:中医治病一直都很快。 有人也许会问:这个病是自限性疾病,为什么还去吃药? 我说:自限性疾病也很痛苦,吃药是为了快速解除患儿痛苦。 这个病,源自内因(内环境),恰好碰上病毒来袭,从而发病。 治病毒是被动的,保护内环境稳态是主动的。 所以平时注意胃肠不要积食,适当饮水,保持体内清洁。 记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
来自: 昵称152046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