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中小学教育》21年10月1期 新课改视野下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考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初级中学 李书德 邮编:444324 摘要:近年来,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我校的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传授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活动课教学 新课程改革 创新设计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此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优化活动课设计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课,丰富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受。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思维方式朝着逻辑思维方向发展,其个性逐渐展现出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活动课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保证其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些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名著,有些学生喜欢诗歌朗诵和演讲,有些学生喜欢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等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进一步提升活动课教学效果。 二、引入生活化元素,提高活动课效果 语文是一门语言方面的艺术,源自于生活,是生活体验和感悟的升华。结合生活开展语文学习是有效的活动方式,在活动课中,要结合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优化活动课教学设计。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结合章节活动主题,引入相应的活动主题,提高语文活动课效果。在具体活动主题选择中,可以选择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丰富学生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深学生的综合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教学中,在课文中通过相关古代文献记载,了解古代的罗布泊,和现代的罗布泊进行对比,通过今昔情景的对比,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通过这样的课文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辩论赛活动,让学生以“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利与弊”作为主题开展辩论活动,明确自己的观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具体的辩论赛活动中,学生自主搜索相关资料,结合生活中的污染和环境问题,阐述和佐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学生的辩论活动,教师做出相应的补充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事物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借助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社会以及自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三、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丰富实践体验 初中语文活动课开展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参与和实践,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掌握语文知识内容,树立学生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因此,在活动课中,要注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主设计活动课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课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借助实践活动和体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本篇课文节选自小说《水浒传》,趣味性比较强,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描写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表演活动,如讲故事、角色表演等。在具体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课方式。如有的学生通过小组方式开展课本剧创编和表演,将故事内容展示出来,表现出每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和神色表情,结合学生的表演体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也有学生以评书的方式,借助生动的语言方式,将其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初中语文活动课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树立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四、充分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色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素质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总之,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弊病就是不利于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在语文活动课中,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体品,有的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喜欢写诗歌散文一,有的喜欢辩论、朗诵、演讲,而多样的语文活动性正可以提供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已的个性和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加以锻炼。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指向是一种求同思维,而语文活动课中更多要求学生发挥求异思维,从各个角度出发,寻求多种答案和结局。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张平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43。 [2]张茹霞 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探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18。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中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