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掌板损伤?哪些需要手术治疗?

 骨科笔记 2021-12-08
骨今中外
中国骨科新媒体的领跑者,专注服务于18万+ 中国骨科医生及从业人员。聚焦于骨科实用手术技术的传播,免费学术资源的分享,互联网思维的结合创新与应用。
122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掌板损伤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手外伤,该损伤通常由过伸的剧烈暴力引起,多为近指间关节撕脱性损伤,严重时常合并中节基底部掌侧撕脱性骨折及关节脱位。若治疗不当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关节屈曲挛缩、合并骨折者可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创伤性关节炎、疼痛以及功能活动障碍等。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掌板损伤其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其原理基本都是修复或重建韧带功能,或采用其他方法恢复掌板及指间关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本文主要针对掌板解剖结构、掌板损伤临床表现、分型以及治疗进行简单介绍,寄希望能够减少临床漏诊误诊发生。

Image

上图为掌板及其韧带的解剖示意图。a掌板;b副韧带;c侧副韧带;d Check-Rein韧带;e 掌板远端连接韧带(来自参考文献1)

掌板
解剖结构

掌板是一坚韧质密的纤维软骨组织,位于指间关节掌侧,形状近似于枕头,近端中部稍内陷,掌侧面光滑膨隆,中间有一浅沟,构成屈肌腱的滑道;背侧面较平滑,有两个小关节面与指骨滑车相对应,周缘光滑圆钝,两侧延续为副韧带,止于近节指骨头侧面小凹内。掌板远端以很短的远侧韧带连于中节指骨底的掌侧唇,近端由两条Check-Rein韧带连在近节指骨体的掌侧面。侧副韧带是从在关节侧方由近侧指(掌)骨头背侧结节至远侧指骨底结节斜行的坚韧韧带,与掌板没有直接的连接,但对近侧指间关节的侧方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当手指伸直时副韧带、Check-Rein韧带均较紧张,而侧副韧带较松弛。在被动屈曲指间关节过程中,掌板被中节指骨底向近端推移,Check-Rein韧带随之逐渐松弛,侧副韧带越来越紧张,而副韧带刚开始变得松弛;在近指间关节屈曲至约50°时,副韧带处于最松弛状态,随后越来越紧张;在指间关节处于最大屈曲位时,侧副韧带与副韧带均处于最紧张位置,而Check-Rein韧带最松弛。

Image

上图为掌板远侧韧带切断后。

2a掌板向近侧退缩(↑);

2b 断端合拢时PIP关节角度(↑)。(来自参考文献2)

掌板损伤
临床表现

背伸暴力常导致掌板损伤,多为掌板远侧韧带的断裂,常常伴有中节基底撕脱骨折、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屈侧和侧方的稳定性均受破坏,造成关节向背侧和侧方的异常活动,出现关节不稳定。对于手指近指间关节的闭合性损伤,背伸移位角度较大,肿胀较明显,关节屈侧皮下淤血的病例要考虑到掌板及侧副韧带损伤的可能性。

Image

图3掌板修复示意图;图4掌板松解示意图。(来自参考文献2)

掌板损伤
分型

根据掌板损伤程度,Eaton将其分为三型:

I型为单纯掌板撕脱损伤,

II型为合并中节基底小的撕脱骨折,

III型为中节指骨基底掌侧较大的骨折块,常常累及较大关节面,可伴有脱位。

II型及III型掌板损伤常合并撕脱骨折块,如不能良好复位,后期存在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并发症。

Image

上图为左手中指PIP关节掌板损伤修复。

5a 掌板损伤后背伸试验阳性;

5b 术中见掌板完全断裂(↑);

5c 以可抽出的缝合法修复掌板并将缝合线固定在指背侧钮扣上;

5d 掌板修复后背伸试验阴性;

5e、f 术后10个月伤指屈伸功能基本正常,但PIP关节稍膨大(↑)。(来自参看文献2)

掌板损伤
治疗

对于掌板损伤,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手掌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术后功能障碍和疼痛感。

保守治疗

当掌板损伤而近指间关节掌背侧稳定、骨折对位好时,可行石膏/夹板或背伸阻挡支具制动等保守治疗,以维持掌板长度,并利于愈合后行功能练习。但大多数患者于保守治疗后期会出现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侧偏畸形等并发症。保守治疗对未合并副韧带和侧副韧带损伤的单纯掌板损伤当然有效,然而因早期治疗不及时所造成的晚期严重的手指近侧指间关节屈曲僵硬的病例并不少见。一旦发生关节屈曲挛缩,伸屈功能基本丧失,即使手术切断掌板,关节活动度恢复也不理想。

手术治疗

当掌板损伤而关节掌背侧不稳、骨折移位较大时,则需采用手术治疗。也有文章报道指出II型及III型掌板损必须手术治疗。

掌板早期愈合可在3周内完成,术后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固定超过3周,则易发生关节挛缩。尽早重建掌板和中节指骨底之间的连续性,及早开始关节活动是掌板粘连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陈旧性掌板损伤的患者手指常呈屈曲畸形(又称“假钮孔畸形”),临床上以掌板松解、切断指浅屈肌腱和弹性支具等方法能够减轻症状,但其效果仍不十分满意,故早期手术修复尤为重要。

(1)单纯克氏针固定,即用克氏针贯穿远、近骨折断端并交叉固定。该治疗方式不足包括固定强度不够易导致后期骨块移位、存在骨折块破碎风险。

(2)抽出钢丝固定,即用细钢丝Bunnell法缝合掌板远端,用克氏针自骨折端向中节指骨背侧中段斜行钻孔至皮外,两钢丝尾端经钻孔穿出,于压扣上方打结固定。该治疗方式不足包括存在外露钢丝及压扣下方皮肤感染的风险,且需二次抽出钢丝,可能造成钢丝断裂。

(3)张力带固定,即用克氏针贯穿固定骨折,于中节指骨横行钻孔,将细钢丝穿钻孔后同外露克氏针尾部“8”字交叉打结固定。该治疗方式不足包括近指间关节掌侧结构复杂,操作空间小,钢丝留置掌侧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患者痛苦及增加关节粘连风险。

(4)带线骨锚钉固定,即在中节指骨基底掌侧置入带线锚钉,缝合修复损伤的掌板。该治疗方式不足包括增加了患者花费,存在锚钉断裂、松动风险,锚钉过长会导致伸肌腱刺激。

Image

上图为改良缝线锚钉缝合修复近侧指间关节掌板损伤。

1a: 术前侧位X线片示左小指中节基底掌侧撕脱骨折;

1b: 掌侧入路,牵开屈肌腱,中节基底掌侧骨折线处钻孔置入锚钉,理顺尾线;

1c: 术中C形臂透视,1枚克氏针固定近侧指间关节于伸直位,锚钉缝合固定骨块后,骨折块解剖复位;

1d: 术后6周侧位X线片示骨折块愈合、关节面平滑;

1e: 术后5个月随访,左小指正位外观,小指完全伸直,瘢痕不明显;

1f: 术后 5个月侧位外观相,左小指屈曲功能正常。(来自参考文献3)

(5)双线加压固定法,即用克氏针于中节指骨基底掌侧横行钻孔,再用两根缝线先穿过掌板及骨块,而后再穿过中节指骨基底的钻孔,待复位骨折端后打结固定。该治疗方式不足包括操作比较困难,且易增加医源性损伤。

Image

上图为双线加压缝合固定治疗急性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骨折手术示意图。

图1 骨块同掌板相连,被掌板牵向近端(箭头示)

图2 近指间关节复位后用直径1.0 mm的克氏针于中节指骨基底掌侧骨折端以远稍背侧横行钻孔(红色箭头示骨端钻孔),骨块和掌板均穿4-0 prolene线及5-0可吸收线(蓝色箭头示穿线)

图3 将骨块复位,两缝线均穿基底钻孔后分别于关节两侧加压打结固定(绿色箭头示近节指骨基底横行钻孔及穿线,黄色箭头示缝线自骨块及掌板间穿过)。(来自参考文献4)

Image

上图为微型锚钉重建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性损伤。

图1 典型病例,男,35岁。X线片示:右中指中节基底骨折累及关节面;

图2 术前 CT 示:右中指中节基底骨折累及关节面约1/5;

图3 术前患手CT三维重建;

图4 术中暴露情况;

图5 锚钉植入位置;

图 6~8 术后半年随访患手 X 线片及功能情况,右中指近指间关节屈曲约50°。(来自参考文献5)

参考文献

[1]张兆毅,李炳万,刘有玉,等.近指间关节掌板的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1):41-43

[2]李炳万,张兆毅,赵维彦.近侧指间关节掌板损伤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治疗[J].解剖与临床,2010,15(3):147-151

[3]曹树明,周 强,张建兵,等.改良缝线锚钉缝合修复近侧指间关节掌板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1,29(10):936-938

[4]张净宇,胡永成,李建华,等.双线加压缝合固定治疗急性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18-723

[5]王凯,巨积辉,金光哲,等.微型锚钉重建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性损伤[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35(4):267-269

[6]姚真,姚翰林,周稳.微型骨锚联合改良缝合法治疗掌板损伤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4):737-738

[7]郑怀远,刘娟,洪光祥,等.微型骨锚治疗手指近侧指间关节慢性掌板撕脱性损伤[J].骨科,2012,3(1):4-6

作者介绍

张成,现于淄博市骨科医院工作,主任学术助理,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篇,现任淄博市医学会足踝学组委员、淄博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