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的再现丨 临摹张大千风格的探讨【中】(第三十期)

 三品美术馆v1 2021-12-09
 

临摹张大千风格的探讨


马先生确实在学习张大千之中,下得很深的功夫,在我们平时看到很多市面上流通的仿张的现在的假画之中,好像都没见到人能这么逼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假画卖了

应该是做不到实际上有些细节我还是用了很多心思你比如说就这幅作品,这幅作品从构图和意义上讲,董源、巨代时期的这种风格,那么像景致上的安排和设计,还是遵从魏晋时代的文人崇尚山林的这种意境

张大千原作

马啸天仿作

“如果是要鉴定一个是不是真的张大千画的画,你肯定是行家里手了,你跟观众们说一说,注意从哪方面去看。”


“雷先生是我们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搞专业的专家,还是让雷先生先说。”

“鉴定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什么都鉴定。我觉得马先生还是你说,因为什么,你亲自体会到大千先生的用笔,然后你知道怎么用笔才能够达到这个效果,所以还是马先生先说吧。

“我就简单说一下,比如说鉴定的过程也是一个真的和假的比对的过程,对吧。那么非常简单,你看到一幅作品的时候,你要想探究它的真假,你要对作者的本身的技法和功夫要研究的很透,非常透,非常理解。说白了很简单,比如说我们讲这个里面的所有涉及到线条用墨的地方。线条,我们中国人讲的线条叫“笔踪”,就是唐朝张彦远画论里叫笔踪,那么到了明清近现代,我们老先生们叫“笔道儿”,实际上就是用笔的痕迹,和西方讲的线条还不是一个概念,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中国传统绘画的这种线条,它是用有明确质量标准和要求的,那么大家都画一道线,你画一道线我画一道线,你一画,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干专业的这一条线的功力。

张大千作品局部图

马啸天作品局部图

那么如果我们要去分别一幅作品的真和伪,那么直接映入眼帘的,刚才雷先生也说过,看款,然后我们再看细的用笔,用墨。因为每一家、每一派、每一位宗师,用笔和用墨都有他自己固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能后天能够跟着他去模仿的,学不来,内心的东西是学不来的,包括大千先生早期画了很多石涛的作品,几乎可以乱真,实际上你要是把石涛的原作和他自己作品放在一起一比较,一眼就能看出哪幅真哪幅假。还是在笔墨的功夫上要下功夫,多做文章。

“雷先生还是说说吧。”

“我觉得还是说画,就说这张画,确实是张大千先生这一生几幅很重要的作品之一。马先生选择临这幅画来作为他的探索学习的这么一个过程,为什么选这张,还是选了一个难度大的画,来进行探讨,我能不能够学到张大千的真正的本事,能不能学到张大千的真正的好的笔墨,通过这张画,对自己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锻炼。所以这张画确实是本身大千先生画的是很精致,很好的一张画,所以他选这张画来作为他自己的锻炼、学习,我觉得还是很有眼光的。”

“比如说刚才我们说的线条,这里面的水,水的线条,如果你泛泛一看,能直接看到的就是墨线加上赭石,一个是勾,一个是复勒。实际上我在上海的美术馆拍了这幅作品的局部高清以后,回来我用电脑用Photoshop把它放得很大,放在百分之百状态的时候,一深看里面,还有一层,就最早的他最原始的这幅画构图是用很淡的墨画的稿子。然后第二遍他才用稍微重的墨去提,第一遍叫勾,第二遍叫勒,第三遍他再用赭石,再在这墨线上再重叠一下,这样这道线你看出来以后它是立体的,因为我试过一条线的效果,就一遍线条两遍线条,到第三遍是有厚重感,前面两个第一遍的时候就很薄,这些都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很认真的抠细节的时候发现的。”

马啸天作品局部图


“是的,张大千先生的线条他非常流畅,但是又不流滑,非常的沉稳,而且就在涩中徐行那种感觉。”

张大千作品局部图

“另外大千先生对山水画有一个基本要求,当然也是古人的要求了,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可以观:作为观众,这画能当画看;可以游:你可以跟着画,进入画中,比如说我们从最近的地方顺着溪水,实际上它这个溪水它是有脉络的,从最上端来到这个地方折返,从这儿来到这儿,最后又到这儿,你看它整个是这么过来的。包括这儿还有一个桥。,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居,你看,宫殿、茅舍、草庐。

马啸天作品局部图

“这才是真山水,不是假山水。”

“中国人心中的山水”

“包括帝王,包括村居都有。总体上虽然是一幅为了完美的美术作品来创作的,那么总体上它还是表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和谐景象。文人在魏晋和五代时期崇尚山林,都希望在山中有这样的一个美好的环境。今天的山里面像这样的东西也很多,像这样就是民宿,所谓的民宿,有些山里也有建了个别的地方,建了一些宫殿的,但是今天的建筑跟过去的砖木结构的宫殿还是不一样。”

马啸天作品局部图

“协调性比较好。现在好多建筑就跟山水有冲突,那从整幅画的气象来说呢?”

我用两个气,我觉得一个是要体现文气,这个很难。马先生他已经研究的非常细,包括去台北,去拜访大千先生故居,自己去钻研大千先生对笔墨的技巧,包括每一个细节,他的流程。

啸天在张大千的蜡像前

但是我想最终呈现出来,还是要心中之气,就是笔墨再精准,但不活、不生动,要把生动的感受、感触画出来,还是要有心中之气。所以我认为这个心中之气就是我们说文人画。上午我们聊这个的时候,我们也说了,就是一种诗书、书卷之气,所以这种书卷之气我觉得还是马先生个人的一种流露,这是第一。

马啸天

第二就是说大千先生本身这幅画就有一种殿堂之气,是因为宋元这种山水既有人居和谐之美,又好像是我们理想的高山,文人雅士心中的伊甸园。所以这种感觉,随着这幅画整个尺幅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有一种殿堂之气,所以现在画大画可能写意的多一点,写意的气势足,但是能把像大千先生这样把这种瑰丽雄奇感以传统的笔触来体现出来,我觉得确实也不容易。所以观画实际上,为什么说现在当然很多都是通过互联网看手机的屏幕,它和看原作确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和差距。这个距离感我觉得能不能入到画境中去体会他的笔触,体会创作者的一种心境,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区别。所以欣赏美实际上除了欣赏它的表面的一些细节、笔触技巧,更多的应该是他的意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