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给你说说腋汗吧。 啥是腋汗啊?就是胳肢窝爱出汗。 提起这个事儿,很多人可能会想起那难闻的气味。 确实,相当多腋汗多的人,伴随难闻的气味。中医辨证,属湿热。它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好。 但是,却有这么一类人,虽然腋汗严重,但是味道并不大。而且,伴随一系列阳气不足的症候。这类腋汗患者,并不少见,而且找不到治疗的门径。 我给你说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38岁,本职工作是一个医生。 别看他是大夫,但也有腋汗的毛病,而且已经有病史3年之久。 什么时候腋汗多呢?就是情绪激动的时候。只要他一紧张,腋下立刻出汗,而且量大,每次3到5毫升。 春夏两季,这个现象倒还不严重。到了秋冬季节,你看吧,他动不动就腋下汗如泉涌。 这个现象,患者本人一开始并没有注意。但是后来,这个事儿日益加重。到后来,就开始出现别的症状,比如头晕、饮食减少、睡觉爱做梦、容易感冒等等。 到这个时候,患者觉得自己有些不对了。他到医院去检查,被确诊为“神经官能症”。但是经过一系列治疗,效果平平。 最后,学习西医的他决定,还是看看中医吧。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而缓,舌苔白润,舌质偏淡,面色白,形体很消瘦,自述手脚不温热,尿清,大便则有些干结。患者自述,现在是晚上睡觉多梦,白天就头晕乏力,食欲全无。 就诊时,患者自嘲,学了那么多年的医,到头来患上这么一个病,治还治不好,真是天大的讽刺。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党参、白术各20克,干姜、酸枣仁各15克,制附子(制附片)、炙甘草各10克,开3剂。 一开始,这个患者心存疑虑。毕竟,学习西医的他,对中医方子从心里往外有些抗拒。但是,眼下的他,又没有别的办法。 后来,他觉得,既然只有三剂,应该喝不坏肝肾,所以就得大胆尝试了一下。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了3剂以后,腋汗的现象大大缓解,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此人非常高兴,于是主动要求继续服药。于是,原方不变,连服10剂。 10剂药用完,这个患者诸症悉平,四肢不温、头晕乏力、食欲差等感受也几乎消失。更重要的是,他的大便畅通了不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7年的《新中医》上。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查阅一下。 这里头有什么道理呢? 你看,这个患者的主要问题,就是腋下出汗。 腋下为什么出汗?按照很多人的传统观念,就是这人埋汰,不清爽,有湿热之邪蕴于腋下。湿热迫津外泄,形成腋汗。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因素,就是一个人阳气不足,气无法很好地固摄汗孔腠理,导致津液外泄。 上头医案里这个患者,明显属于此列。 你看,此人的脉象,沉细而缓,舌苔白润,舌质偏淡,这是不是阳虚之态啊? 面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尿清、食欲不振,这也是阳气亏虚,身体温煦不足、振奋不及的表现。 阳气者,精能养神。阳气不足,这个人的心神不宁,所以他遇事容易激动、夜里睡觉多梦。而在情绪紧张激动的时候,体表阳卫之气的疏布更加不足,这就导致腋汗严重。 另外,患者就诊时大便干结。这其实也可能是阳虚所致。阳气不足,津液不得疏布,燥屎不得温运,所以大便结秘。这就好比天寒地冻,水结冰了,不能运行一样。 另外,从发病季节规律来看,患者秋冬严重,春夏较轻。这说明,患者问题在阳虚。因为秋冬季节阳气衰弱、内藏,所以阳虚导致的问题,会更明显。 这么一看,患者的问题还真就出在阳虚上头。如果按照传统的清利湿热的办法应对,显然就不合适了。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所用的配伍—— 党参、白术各20克,干姜、酸枣仁各15克,制附子(制附片)、炙甘草各10克,开3剂。 这个配伍,显然有理中丸的影子。或者说,有附子理中丸的影子。其中,党参(原方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就是理中丸的配伍。党参和白术健脾益气,干姜温阳健脾。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峻补元阳的附子,这就起到了温补脾肾之阳的作用。这对于上文医案里患者的阳虚状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当然,由于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多汗,那自然就要用收摄止汗之品。于是,加一个酸枣仁。酸枣仁,不但可以养心安神,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还可以收敛止汗。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很简单,也很清晰。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说起多汗,应该和热有关系,像这种和阳虚有关的多汗,是不是很少见? 我跟你讲,一点都不少见。出了这种腋下出汗以外,还有很多人,手心爱出汗、前胸爱出汗、脑袋爱出汗,都可能和阳气不足有关系。你临床实践做得越多,越能体会到这一点。 所以说,有腋下爱出汗的现象,尤其是在紧张劳碌之后,腋下出汗严重,同时味道不大,身体畏寒怕冷,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象摸上去较为沉细,这样的人,应该考虑是不是阳虚所致。你应该及时到中医院辨证诊察,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文老师上文所述的经验方药,仅仅作为参考,不见得就适合你,因此切勿孟浪试药。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