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行思录(31)|高效课堂,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始

 老杨心语 2021-12-10

高效课堂,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始


9月24日。茌平区“区域联合教研”在茌平区第一中学召开。地理区域教研活动分“同课异构”和集体研讨两个阶段进行。茌平一中张海翔老师和茌平三中王翠翠老师,执讲《内力作用及地表形态的变化》。两个老师的课堂异彩纷呈。

张老师驾驭课堂游刃有余,信手拈来。课堂立意有高度、有深度、有境界,听来如沐春风。

课堂最大亮点:教学不是给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发现,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板块的边界类型和构造地貌,张老师通过大小不同的小汽车来演示,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形象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为说明背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采用折小木棍的方式来说明,别出心裁,效果良好。自制教具是张老师的课堂特色,也是其落实地理实践力的亮点。

王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非常接地气,高考要求落地生根,课堂效果非常明显。读一读、问一问、思一思、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永远都不过时。

区域教研第二个阶段——集体教研。

区地理教研员张华老师,就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引导老师们结合两节课进行集体教研。

如何确定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1、数量精简

一堂课不超过3个教学目标

2、定位科学

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课标和学情制定,贴近高考,适合学生实际学情。

3、要求明确

教学目标必须有不同程度的动词来界定,如识记、理解、应用等。

识记:层次较低,要求记住,会背就行了.
理解:就是要求能够领会,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应用:层次最高,要求不仅能够理解,并且要融会贯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或者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

高效课堂,必须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开始。

传统课堂的“教师的讲”、“学生的听”是低效的。

高效课堂,

学生一定是学习主体,

学生一定积极参与,

学生一定高度紧张,

学生一定思维活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