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如何动人,薛宝钗的动人之处在哪?

 木槿读书 2021-12-10

这是一年的高考题的内容,题目原文如下

《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不能不说,在群芳行令这一回中,作者对薛宝钗是称赞,薛宝钗虽然不尽完美,但是作者给她的花名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对应的花是“艳冠群芳”的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诗来自于罗隐的诗牡丹花。我们先看这首诗。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其中的两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说的是如果牡丹花能懂人的语言,那就是牡丹仙子,具有倾国倾城之美。然而就算是含情不露,没有人的感情,她依然有打动人心的魅力。从句式上看“任是无情也动人”强调的是“动人”二字, “任是”表明的是一个假设,一种让步,就算是说她“无情”,也不能遮挡她的动人之美。

当然无论是牡丹还是薛宝钗,从外在上看,给人的感觉是愉悦的,牡丹花雍容华贵是花中之王,薛宝钗“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也是个美人坯子。但是很显然薛宝钗的“动人”之处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就好像牡丹,在武则天和牡丹的典故中,牡丹恪守自己的花期规律,赋予了它更可贵的精神内涵。在红楼梦全书中,薛宝钗的动人之处在哪里呢?

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薛宝钗等同于心机女,滴翠亭中她主动偷听了小红和坠儿的私密谈话,却佯装和林黛玉玩捉迷藏的游戏刚刚开始,成功地打消了小红对她的疑虑。但是也正因为她的那句“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让小红对林黛玉心存忌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认为薛宝钗心中藏奸,虚伪狡猾。脂砚斋却旁批为“闺中弱女机变”实为“金蝉脱壳”,这也是对薛宝钗机智的称赞。

很多人喜欢林黛玉,对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成抵触的态度,虚伪、工于心计成为了她的代名词。百人百姓百脾气,薛宝钗虽然不像林黛玉那样“一片冰心在玉壶”般真性情,但是她也在尽力变得完美,最起码她和林黛玉的关系后来变成了好朋友,成为了知己,当然这需要过程。

王熙凤对薛宝钗的评价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发言,明哲保身是她的处世哲学。之所以把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是故意和别人拉开心理距离的一种表现,所以在红楼梦中,我们很少看到薛宝钗和别人倾心交谈。但是当行酒令的时候,林黛玉说出“纱窗不与红娘报”这样西厢记中的句子。

西厢记属于禁书,这在那个年代属于犯了忌讳。薛宝钗听出来后,没有当场揭穿林黛玉,让林黛玉难堪,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一改“事不关己不开口”的作风,挑了个没人的地方特意向林黛玉提出自己的看法。

不能不说,她这么做内含的善意,是为了林黛玉好。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观点来思量古人,她这么一席话说得林黛玉只是“低头吃茶,点头称是”。感慨自己“长了十五岁,没有一个人这样教导”。从此之后,她和林黛玉成了很好的朋友,她不再遮掩自己,面对林黛玉她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她说“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是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

这里薛宝钗对林黛玉自爆家丑,她说出和林黛玉“同病相怜”的话表明她对于林黛玉的处境是设身处地地想过,所以她能体谅到林黛玉的难处,命人给林黛玉送去燕窝补养身子,她把林黛玉真当成了自己的妹妹,薛宝钗在书中很少和人开玩笑,但是她和林黛玉经常开,这是亲密无间的体现。

林黛玉的人设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心无遮拦,她的真实很可贵,不喜欢就翻脸,不开心就怼,然而现实生活中,哪里容的我们去甩脸子,在社会上沉浮,免不了世俗。薛宝钗是现实人的存在状态,在贾府复杂的人际环境中,她们一家也是寄人篱下,她很现实地用周全、虚伪作为自己的保护色。但是当她敞开心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和林黛玉一样善良和纯净的内心。一个人什么时候能打动别人,靠的就是真诚,薛宝钗用她的真诚打动了林黛玉。

薛宝钗进京,为的是参加宫中的选秀。此时的薛家也呈现出败落的样貌。怎么样挽救家族的命运,像元春一样进入那个“不得见人的去处”,为家族换一张金色的护官符是最稳妥的。她写出过“好风需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诗句,表明她的志向不囿于闺阁,为了家族利益,她可以没有自我,这是她的“无情”之处,在书中能看出她的喜好吗,不能。

小时候的薛宝钗也是个少女心满满的孩子,也会偷着看一些所谓的杂书,也会叛逆淘气捣乱。但是父亲早亡,哥哥薛蟠支撑不起门户,母亲薛姨妈也没有长久的眼光与打算,家境的变化让她过早地成熟。

她体谅大家庭的难处,处处拿淑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减轻薛姨妈的负担。作为青春少女,她从不喜欢戴些花花草草的,她自己的房间布置空荡如雪洞,支持她这样做的原因在她和邢岫烟的谈话中表露出来“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她的勤俭也是为家族利益着想,从这点来看,薛宝钗是一个相当懂事的孩子。

在贾府借住,她的身份其实很尴尬,哥哥薛蟠整日里惹是生非,全靠薛宝钗一个人周全各种关系,以至养成了少年老成的习惯,宝钗扑蝶的时候,是她难得的少女心的流露。书中说薛宝钗是“时宝钗”这个“时”也是说明了薛宝钗识实务,懂进退。同时她居住的蘅芜苑中种满了各种奇异的花

草,隐喻她为“香草美人”,又称她为“山中高士”,这无疑也是她的动人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