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了一篇涉及“英式礼貌”的文章,有朋友问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些英国人的习惯性礼貌,尤其是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细节。这样前来旅行或留学时,免得发生尴尬。 首先,提出要求的朋友让我很感动。去到一个地方,愿意根据当地的习惯而调整自己的言行,是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礼貌。实话实话,不是所有人都会想到这一点。其次,这个话题,容易招骂啊😂 很容易就被认为是在讽刺我们自己不懂礼貌,我又在夸英国人。然而,我觉得是有必要写,因为来英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将来国门开放后估计来旅游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根据我个人和朋友们的一些见闻,的确有些人还不习惯英国式的礼貌,出现过许多尴尬的情况。所以我还是打算冒险写一写,幸亏我这个号看的人少,想来也不会招致多大的麻烦。首先就是打招呼这个问题。很多朋友惊讶地发现,英国人会跟陌生人打招呼,而且还不是为了诈骗。大街上迎面而来撞上眼的两人,要打招呼;邻居在门口碰见,必须打招呼;哪怕在公园里“狭路相逢”,也难免不相视一笑。有朋友表示自己属于社恐人格,很不习惯,因此只好低头走路,或者不去看对方。这个怎么说呢,在城里的大街上还好使——如果是只有你们俩的小镇或小村的大街上,还是不太礼貌的。 我住的这栋楼最近搬来两位亚洲男孩,他们是唯一两个在楼里遇见不会打招呼的人。我就算想主动Say Hi也无从下手,因为他们总是戴着大口罩,眼神不会跟你发生任何接触。由于疫情的缘故,前期大家会很默契地每人搭乘一部电梯,物业也将电梯调成了单独控制,你按哪部哪部才会动。随着疫情好转,大家开始一起乘电梯了,但都会问一句“我可以上吗?”或者等先上去的人邀请。这两位男生也是我遇见的唯一不会问、就闷头上来的人。当然我不是批评他们,并没有一个规则说这样做就是错的,是不应该的。只是,咱不是在讲麻烦的英式礼貌嘛,在这个环境下,这样的行为的确不太合适,会让周围邻居很困惑。但英国人是距离感最强的民族,虽然跟你打招呼,但实际上他们才不会在意你的任何事,顶多心里觉得你有点奇怪罢了。严格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为准则是必须遵守的。你来到一个国家,还可以继续自己的习惯。但如果你想尊重这个国家、也想更深入了解这个国家,那我建议还是要培养一些这里的习惯。因为这也会让你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接下来说第二个特别常见的情况,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去买东西时不要说“I want xxx”。每当有朋友抱怨说被英国人歧视——对别的客人都很热情,轮到他们却冷脸相待时。我都会先问一句,你有没有说“I want xxx”?不骗你,大部分的情况下对方都会惊呼:什么,是不能说“I want xxx”吗? 不仅仅是英国人接受不了这句话,整个欧洲都不喜欢。“伪善”的英国人还是好的,基本不会表现出反感,顶多是不对你热情罢了。有一次在罗马,我临场做了个实验。当时正巧我前面是一位中国游客,她指着冰淇淋说“I want xxx”。小伙子店员不搭理她。她又大声喊了一句“I want xxx”。小伙子就是不理她。她很生气,出来跟同伴抱怨,说意大利人太无礼了,不搭理她,我们不买了!于是我走了进去,当然是先对帅哥笑,然后打招呼,接着问“May I have xxx?”我其实能明显看出来小伙子见到我的脸后有点儿反感,他全程没对我笑,但起码给我装了冰淇淋。被欧洲人认为最无礼的意大利人,是否因为觉得那女孩无礼才不卖她冰淇淋,我不能肯定,只是讲出这个故事。再次申明,我并没有说“英式礼貌”就是该被提倡或表扬的。我的态度很明确,假如你来英国生活、学习或旅行,应该学一些他们的礼貌习惯,就如同一个英国人去中国也应该了解中国文化一样。第三,说一个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小细节。英国人最常用的习惯句式——“Yes, please”与“No, thanks”。有一次带客人去机场退税,门口小姑娘问要人民币还是美元。姑娘的话音还未落,这位客人斩钉截铁一个“No!”充满了权威与力量。霎那间整个气氛就凝固了。小姑娘比我反应快,她马上换一张冷脸,扔给我们一张纸条,让我们去换英镑的地方排队,然后不给我任何说话机会,直接面对下一位旅客服务。我的客人完全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其实我在见面的第一天就发现了她这个习惯,提醒过她不要这样讲“No”,威力太大。她是很听劝的,只是到了最后一天,大概是松懈了。是的,在英国,最好不要直接讲“No”,尤其不要配合特别严厉的语气,如果不是特别严肃的场景。比如说,超市收银员问你是否要购物袋,就不适合斩钉截铁的“No”了,也不适合说“Nonono”,不是啥大事,没必要否认三连。如果你需要这个购物袋,你需要说——“Yes, please”。英式礼貌在生活的各处细节都“无孔不入”。你坐火车,如果想坐在某人的邻座,就算不开口问一声,起码也递个“我可否坐这里”的眼神。对方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你坐下,就跟你坐在他家客厅里了似的。两个人“狭路相逢”时,如果对方请你先过去,你可以谢谢对方就直接过去。如果对方是年长者,你也可以再客气回去,说“After you”。买东西的时候,店员都会随口讲一句“How are you?”——当然如果你看都不看他,那他就没这个机会了。如果英语不好不想接茬儿,那起码对人家笑一个。笑是救场良药,不管什么场景、面对什么人,不管你是否能听懂对方、或对方是否懂你,笑都能传递最基本的礼貌和善意。最后,我必须强调一句。虽然英国人如此热衷于表达礼貌,但他们也有一种说法——过度的礼貌即是无礼。比如你好朋友帮了你一个小忙,你就没必要大张旗鼓拼命感谢。我想习惯英式礼貌并不难,这都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咱小时候在幼儿园就学过的。
所有图片来自作者实拍
版权归属©️TanSuo Cultural Travel朋友们,喜欢就加个星标或点个"在看"(Wow)吧, 以免我们就此别过在茫茫人海~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