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炙甘草汤治复发口疮效果如何?分享一个经18名患者临床验证医案

 一指禅月 2021-12-11
文章图片1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20期

昨天在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19期文章中,解读了一个应用四个中医方剂治疗四种类型复发口疮和西药方法的效果对抗研究。

今天,在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20期文章中,我们分享一个应用著名方剂——炙甘草汤治疗复发口疮的临床实证医案。

千古补心名方: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只来源于医生张仲景《伤寒论》里的一个经典名方。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是这样介绍炙甘草汤的“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名医倪海厦解读炙甘草汤时,说到整个《伤寒论》里,只有两个方剂是治疗里虚的,一个是小建中汤,另一个就是这个炙甘草汤。

那什么是心动悸呢,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

那什么是脉结代呢,就是西医上说的心律不齐。

脉结代,心动悸的意思就是只要发现(摸到病人心律不齐,心慌、担惊受怕,就给他炙甘草汤治疗。

可是,炙甘草汤为什么能治疗复发性口疮呢?

复发性口疮有缠绵不愈,根本原因在于口疮患者的脾肾两虚导致机体气阴不足,而炙甘草汤在加减后就可以补益健脾、活血歛疮之功,起到益气养血、滋阴润燥、活血排脓、歛疮生肌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个医案。

应用炙甘草汤治疗复发口疮18名临床研究

河北开滦煤矿医院的程广里医生曾经选取他们收治的18名口疮患者,其中男12名,女6名,年龄分布在20~68岁,他们均以反复发病,溃疡缠绵不断的重症者为对象,偶发或初发的口疮没有选取,他们的口疮病程1年~12年,18例均接受过多次多种西药治疗,其中12例接受过中药清热解毒治疗,但效果不佳。

这18名口疮患者诱发因素常见的或工作劳累,或精神紧张,或睡眠不足,或饮食不节等,一个或多个并存。他们的主要症状为口腔粘膜有单个或数个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小溃疡,疼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咽燥,多梦失眠,健忘,少食乏力等症。舌诊多见舌尖红少,少苔或薄白苔,或舌体胖、边有齿痕。脉象:多弦细或细数。

因为他们都是重症复发口疮,多系起因两虚,程医生对治宜益气养阴,佐以活血,少加收歛之品,治疗方剂为炙甘草汤加减,组方(详细组方可@中医科院博士私信获取)为炙甘草、党参、麦冬、肉桂、生地、阿胶1(炖化)、白岌、丹参、乌梅炭、生姜、大枣组成,每日一剂,分2次温服。如果溃疡面大,深而痛剧,长久不愈者,局部可涂云南白药适量,可止痛加速愈合。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随症加减治之。

治疗结果:18名顽固重症口疮,痊愈15名,有效2名,无效1名。

56岁王启2年口疮炙甘草汤治疗

举个案例吧。

那年56岁的王启(化名),自己说口疮已经2年有余,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来,口疮愈发严重,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且王启还有少食短气,失眠心悸,口干咽燥之证。诊见唇内侧及舌有大小不一的浅黄色溃疡好几处,溃疡周围有红晕,舌尖红,舌苔薄白,脉象细弦而数。辩证诊断为气阴两虚、粘膜失养之证,治以治宜益气养阴、佐以活血之法。治疗方剂用炙甘草汤,组方为党参、麦冬、炙甘草、肉桂、生地、阿胶(炖化)、远志、乌梅炭、丹参1、白岌、枣仁、生姜、大枣5,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6剂后复诊,王启精神大有好转,口腔内溃疡已愈合大半,疼痛大减,食欲进增,又服12剂,溃疡面基本愈合。效不更方,守方再迸6剂,诸证皆失,病告痊愈,追访一年,未再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