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撒,吃个早茶!

 常熟老李jlr5mr 2021-12-11

图片

图片
点击音乐  静心聆听

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老饕们来说,睁开眼,抹完脸,便寻摸起用餐的去处,慰抚苏醒的胃。
在扬州,人们多把早餐叫早茶,高邮作家汪曾祺说:“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茶自然是要喝的。”
图片
变“餐”为“茶”,道出闲适与自在的生活状态。餐是饱腹之物,维持生命之必须,狼吞虎咽或是细嚼慢咽,总归是要及时吃的,凉食容易伤胃。
而茶非解渴之饮,须细品,不可做“饮骡饮牛的蠢物”,如此便消得许多时光。早餐宜孤身前往,速战速决,忙正事了去;吃早茶,最好约上一二好友,边吃边谈些日常迹遇,可谓幸甚至哉。
图片
附近一家有名的早餐店,每天早晨队伍排到门口,售餐员却不疾不徐,和声应答,出票,发牌,行云流水。
餐桌食客们稳坐钓鱼台,细语交谈夹以嗦咽之声。一时,队伍消尾,新来的食客的叫餐声被烹饪声湮没,盘光几净的吃客们向后仰了仰,捧起了茶。阳光照进来,慵懒的人影,茶香氤氲。
图片
常吃早茶的人,脾性也会滋养得温和吧。
一盘烫干丝,豆干切作千丝细缕,上盘叠作高丘,如美人之云髻。姜丝金黄、虾肉嫩红,酱、油、醋等调汁浇入后激发开胃的色泽。
图片
近闻,香气入鼻,馋涎已动;蘸汁入口,细丝软嫩温和。慢品,味蕾欢愉跳跃,细碎的豆香,醇厚的汤鲜,美味迫不及待地吞咽入喉,口腹为之熨帖舒展开来。
图片
心急吃不了热汤包。“皮包水”的蟹黄汤包,驯良地伏在小蒸笼里,“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弹软欲破的包子皮,勾起心底的怜惜之意,筷子微微颤动。
图片
总算安妥入碟,吸管破皮,浓汁吸溜入口,嫩滑喷香的口感攫住舌尖,碎碎的蟹黄粒在舌齿间细磨品嚼,满满的鲜香,再咂一咂浸润汁香的汤包皮,悠长的味道在舌尖徜徉,无比畅快。
等你吃完烫干丝,蟹黄包,日头就该移了不少,可千层油糕、裙带菜和肴肉还是吸住眼球,先忍一忍,来口茶,继续饕餮……
图片
说到茶,古扬州本不是产茶大埠,然得益于盐商富贾们精致享受的需要,四海名茶,入此彀中,饮茶之风大盛,清代戏曲家李斗在《扬州画舫录》里略带得意地说:“吾乡茶肆,甲于天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