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加减混合”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步连加连减运算及其简便的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生活的实际情景:上下车的情景展开对简单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依然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值。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27-2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能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理解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计算。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同学们还记得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吗? 生:先算26加18,再加15。 师:也就是从那边到那边? 生:从左到右。 师:你还记得连加连减的简便竖式计算吗? 生:记得。 师:我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学生计算) 师:请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先算26加18,6加8 师:应该是个位上的6加8。 生:6加8等于12。 师:6加8等于12吗? 生:6加8等于14。 师:14要怎么样呢? 生:14要进1. 师:个位上写。 生:4。 师:再算? 生:44加15等于59. 师:最后还要把结果写在横式上。 师:第二道谁来说一下。 生:先算53减25,先算个位上的3减5,3不够减,向前面借1. 师:3不够减要向前面借1 生:13减5等于8. 师:十位上呢? 生:十位上借了1,变成4,40减20等于20,28再减17等于11. 师:连加连减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进1和借1. 师:也就是加法的时候满十要进1,减法的时候不够减要向前面 生:借1. 师:还有吗? 生:数位要对齐。 师:在生活中除了连加连减之外,往往更多的是既有加而又有减,我们把它称作为加减混合。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这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内容。 二、新授 1、教学例3 师:请同学观察这一幅图。你能够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生: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 师:还有吗? 生:车上原来有67人。 师:那么问题是问什么呢? 生:现在有多少人? 师:对于这个数学问题,你会列出算式吗?小组里面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一下你是怎么列算式的? 生:我是先算67减25再加28. 师:67-25+28,我想问同学,减25是什么意思? 生:减25是下去25人。 师:那加28呢? 生:上来了28人。 师:看一下这条算式,跟我们上节课所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生:有一个加,又有一个减。 师:有一个加,又有一个减。像这样的我们叫做加减混合,这是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 师:那同学们对这种加减混合你会计算吗? 生:会。 师:尝试一下在练习本上计算。 (学生计算) 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 (学生板演) 师:下面的同学看一下她有没有算错。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67减25,首先各位上的7减5等于2,然后十位上的6减2等于4. 师:第二步,刚才所算出来的结果42加28,个位上的2加8等于10。 生:向前进1,个位上写0,十位上的4加2加1等于7. 师:这位同学是用两步来计算的,那么同学们想一下我们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利用一条竖式的简便方法来计算呢? 生:能。 师:观察一下,为什么可以? 生:因为这边的42和这边的42都是一样的。 师:这里结果的42和这边竖式的第一个数的42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一条竖式的简便方法来计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下。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板演 师:看到这条竖式,同意吗? 生:同意。 师:最后还要把结果写在横式上,单位是? 生:人。 师:最后还要答,现在有70人。 师:对于这种加减混合的竖式计算,同学们都会用简便的方法,下面老师出两道题让你们试一下,看你们掌握了没有。 (学生计算56+34-20,74-28+39) 展示学生答案 师:现在老师问一下同学们,对于加减混合的竖式计算的时候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数位要对齐。 师:还有吗? 生:记得要进1. 师:在加法的时候满十要向前面进1,减法的时候不够减要向前面借1. 2、教学例4 师:除了这两条算式,老师还带来了一条加减混合的算式,但是跟它们有一点点的不同,看一下你们会不会做。 师:先观察一下这一条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一个括号。 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对这种有小括号的算式里面,应该先算哪里? 生: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 师:也就是先算47+16.现在请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学生计算72-(47+16) 展示学生计算。 师:这一道题,能不能简便? 生:不能简便。 师:说明加减混合的时候有时候可以用简便的竖式,有时候不能用简便的竖式。 出示第2道练习题 师:这是老师做的两道题,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做的对不对。 (学生检验) 师:第一道题对不对。 生:对。 师:第二道题如果是错,错在哪里? 生:错了。64减45,4减5是等于9的。 师:加减混合不单单出现在我们课题上,在我们身边也会出现加减混合问题,例如我们学校。 生读题:学校合唱队原有52人,有18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了2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师:请同学们列算式计算。 学生列算式进行解答。 生:52-18+25=59(人) 师:除了这一条算式,你还能想到其他算式吗? 学生列算式 生:52+25-18=59(人)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条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第一道算式是先把毕业的人先减去,再加上新加入的人数。 师:而这一道算式(第2道)是先算什么? 生:先算新加入的25,在把毕业的同学减去。 三、全课总结 师: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加减混合。 师:加减混合的时候,进行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加法的时候满十要进一,减法的时候,不够减要借一。 师:还有一个。 生:数位要对齐。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
|
来自: dong881000 > 《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