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寂五十年后忽然畅销,它讲述一个农家子弟耗尽全部努力,只过完普通的一生

 东山高山图书馆 2021-12-11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文:许禄| 主播:简宁

图片

  / Part 01 

 一本迟到的畅销书


穆旦写过一句诗:“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有很多人曾经引用过,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概括。这样一句话,不同年纪的人读起来,感触怕是会完全不同。这大概是因为处于不同阶段和处境下的人们,会着重的字眼是不一样的,有人看到“普通”,有人看到“努力”,有人则看到了“生活”。

如果只是按成就和声名来区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无名者和普通人。你有没有想过,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这一生将会被如何概括呢?这样的概括会让你产生怎样的感觉呢?不用急着想答案,不如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人的人生总结。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他的课后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是小说《斯通纳》的开头,主人公斯通纳的一生用这样一段话就可以概括。即便大学老师这样的名号听起来还比较风光,斯通纳也是一个会被世界迅速遗忘的人,他的来和去都轻飘飘的,激不起丝毫涟漪。而在这段话之后,作家约翰·威廉斯用了近十五万字的篇幅,细细描摹了这个普通人的一生,然后成就了一本堪称伟大的书,《纽约客》杂志对此的评价是:“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

图片

丨世界各国不同版本《斯通纳》书影

《斯通纳》这本小说的命运跟它的主人公奇妙地产生了许多暗合之处。这本书最初出版于1965年,一直没有激起什么火花,还曾经绝版过几次。直到2006年,它在美国被再次出版,命运突然发生了彻底的扭转,成为了一本极其畅销的书。随后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都广受欢迎。2016年,这本书引进中国,也立刻引发热潮,如今它已是豆瓣排名前100的书籍。《纽约客》评价道:“《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我想,这不仅是对作品的正名,也同样是对那些籍籍无名者所度过的人生的正名。

  / Part 02 

你能决定过怎样的一生吗?


每个人的人生,在别人嘴里,用不痛不痒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和评价,而对于当事者而言,生活的很多时刻,感觉也许像是如履薄冰,对每个岔口、每个选择都得反复衡量,生怕走错了一步路,就让人生陷入失控之中。然而你再怎么权衡,仍旧是浮萍一样,对未来一无所知,只能尽量地在随波逐流中保持一个还算舒服的泳姿,你永远不知道,前面将会面对怎样的风浪,这风浪又会把你冲向何方。

斯通纳之所以成为一名研究中世纪文学的大学老师,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这本不是属于他的命运,他出生于贫困的农场家庭,父母都是老实而封闭的农民,靠繁重的体力生活维持生计。斯通纳十九岁时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最开始学的是农学,为的是毕业后用学到的技术帮助家里。他带着农民般本本分分的天性进行着大学生活,但一堂必修的英国文学概论课却意外地让他产生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感受。

一次课堂上,老师斯隆讲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那低沉、柔和的声音仿佛忽然间蛊惑了斯通纳,让他感觉到眼前的一切都如此陌生而新鲜,他仿佛第一次意识到了某种深深隐藏着的自我的存在。于是他不知不觉迷上了文学,然后换了专业,让自己无目的地沉浸在文学作品中。快毕业时,他得到了老师斯隆的认可,对方许诺可以让他一路读硕士、博士,然后在大学里留教。斯通纳接受了这个建议。

这意味着他选择了逃离父母,去过一种新的人生。对于父母,他有一种复杂的决绝和愧疚,但他又永远无法抹掉从父母身上继承而来的那种朴实、笨拙、固执和诚恳,他需要环境带来的安全感,学校对他而言有种跟农场类似的气质,但不同的是,学校能够承载他新的自我。

图片

做出对自己而言全然陌生的选择,也就意味着,此后一生,你都会不断地面临抉择,充满不安地生活下去。人做选择往往是为了追寻些什么,但却很容易忽视每种得到都需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而我们年轻时对此总是惊人地无知。那时的斯通纳还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但他的一位玩世不恭的朋友马斯特思倒是犀利地点出来了,他这样评价斯通纳:

“你觉得学校里有某种东西,有某种东西值得去寻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棉花里的象虫,豆荚里的蠕虫,玉米里的穿孔虫。你无法面对它们,你又不会与它们搏斗;因为你太弱了,你又太固执了。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

这句话几乎变成了对斯通纳人生的一个预言。他一直活在一种矛盾中,追求自己理想的世界,同时只能逃避现实生活。比如他研究生毕业那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身边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去参军,那似乎意味着一种更未知、更有价值、更真实的生活。而斯通纳经过痛苦的思索后,选择了留在学校。这引起了身边人对他的鄙夷,但他维持了对自己的某种诚实,外部世界的激烈变化对他这样渺小的个体来说,太过于不可理喻和难以捉摸,他宁愿沉浸在自己的文学研究之中,牢牢握住文学这个还算坚固的精神世界。

斯通纳渴望这个世界向他打开,渴望在维持安全感的同时活出自己的价值,于是他无比努力地工作,像对待信仰一般地对待教书这件事;他也按部就班地去恋爱、结婚、生子,期待着某种幸福的生活。但渐渐的,他不得不承认,世界比他想象得要复杂的多,结婚后,他发现自己和妻子之间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他们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某种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仿佛彼此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仇人。在工作里,斯通纳发现自己根本没法单纯地教书和写作,他被莫名其妙地拉进一次次的人事争斗中,不得安生。

图片

令斯通纳感到困惑的是,他从不想妨碍任何人的利益,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研究,坚守自己所坚信的价值,但很明显,世界并不觉得他有权利保持这种坚守。成为助理教授后,斯通纳在一次选修课上遇到了一个极有才华却但疏于学业的学生,他对一切都抱着自命不凡的讽刺态度,而对于基础的专业知识却一无所知。

斯通纳感到被冒犯,按照自己坚信的标准给了这个学生不及格,没想到却惹怒了这位学生的导师劳曼克思,恰好劳曼克思成了新的系主任,自此他便视斯通纳为仇敌,总是借工作之便给斯通纳穿小鞋。人事的纠纷影响了斯通纳的工作,也污染了教学环境,给他和学生之间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图片

但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斯通纳还是凭借他农民般的韧劲坚持了下来。他并不恨劳曼克思,但仍然无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究竟何以至此。于是他索性放弃了理解,继续固执下去,成为学生眼中一丝不苟、严厉苛刻的老学究,而他对文学的热情仍然能吸引很多学生。六十五岁那年,到了可以自愿退休的年纪,劳曼克思便想尽办法让斯通纳退休,但斯通纳却选择了跟劳曼克思硬刚,坚持不退休。这是斯通纳少有的反击,可就在这时,他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症。

斯通纳终于还是失败了。

生命的最后,他开始思索自己这一生的意义。小说里这样写道:“他想当一名教师,他成了教师。但他知道,他永远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和无关紧要的攻击性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他还期望什么呢?他问自己。”

走到最后,斯通纳发现,人生的意义,大概不在于你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而在于你理解了想象幻灭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里体验了活着的感觉。如果到最后,你觉得自己还是获得了一些东西,那便已经足够了。

  / Part 03 

你明白爱是什么吗?

在斯通纳的生命中,文学是他的挚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然后他把爱意投注给了具体的人,先是他的妻子伊迪丝,然后是女儿格蕾斯,后来是情人凯瑟琳。是的,斯通纳出过轨。从旁人的角度看,斯通纳的感情生活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他不是一个好的丈夫、父亲,甚至不是一个好的情人。但当我们进入斯通纳人生各阶段更细部的感受之中时,会发现他的失败不是有意识的,他是怀着诚恳的心坠入深渊的。

斯通纳大学毕业的时候,教授斯隆想把他留在学校,当斯通纳询问为什么是自己的时候,斯隆给出的回答是:“你置身于爱中。事情就这么简单。”要论情感,其实斯通纳比大部分人都单纯得多,他对别人没有世俗的需求,只是想寻求一种安定和温暖。他的工作是研究文学,他在其中感受过太多太多微妙和深刻的情感,说他不懂得爱是不公允的。但他仍然失败了。妻子变得日渐歇斯底里,女儿愈发沉默自闭,情人最后也被他放弃,选择了离开。而最大的矛盾在于,斯通纳完全称得上是个好人,他本不想伤害任何人,但结果就变成了这样。

图片

与妻子伊迪丝的相遇,是斯通纳第一次陷入爱情。年轻时候的爱似乎是盲目的,斯通纳在一次院长组织的聚会里遇见了来做客的伊迪丝,立刻对她一见钟情。那时他对于生活还怀抱着许多幻想。伊迪丝看上去是个典型的淑女,温柔而优雅。斯通纳爱上了她呈现出的样子,而几乎没有意识到在她的拘谨和克制背后,隐藏着怎样巨大的压抑和疯狂。

伊迪丝成长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家庭里,从小像个洋娃娃一样被豢养着,她的自我被严厉地管控着。于是在结婚后,她的这种自我以怪异的方式呈现出来,她不与斯通纳同床,近乎自我折磨式地整理房间,残酷地自我逼迫,并把这种逼迫施加在斯通纳身上。她似乎分裂成了两个人,对外温柔大方,在家里则歇斯底里。

图片

斯通纳的婚姻完全失控了,他感到不知所措。他不知该如何面对伊迪丝这严重的心理问题,每次沟通都会导致更巨大的鸿沟。最后他索性放弃了,选择待在自己文学的世界里。但这似乎进一步激怒了伊迪丝。她毁坏了斯通纳的书房,经常邀请朋友大声谈笑,让斯通纳无心工作,仿佛斯通纳就是她不幸生活的始作俑者。

再后来,伊迪丝突然想要个小孩,来弥补生活的虚无,于是他们生下了女儿格蕾斯。最初伊迪丝对女儿漠不关心,用社交活动和艺术创作来排遣空虚,后来见女儿跟斯通纳关系很好,她又掀起了争夺女儿的战争,甚至不允许女儿跟斯通纳说话。就这样,女儿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郁郁寡欢,长大后终于逃脱了家庭。

伊迪丝近乎疯狂的行为表现出她内心的狂暴和不安,但斯通纳没有力量和准备来陪她面对这些积攒已久的创伤,他选择了逃避。而他生命中的那次出轨也是意料之外,凯瑟琳是大学里的助教,旁听了斯通纳的文学课程,两人因探讨论文熟络起来,对彼此都满怀欣赏。

在这样缓慢的沟通中,斯通纳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凯瑟琳。斯通纳四十三岁那年,与凯瑟琳的交流让他明白了一个迟来的道理:“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而最后,两人的恋情被学校发现,斯通纳尽管很痛苦,但还是又一次选择了逃避,让凯瑟琳离开了。因为他害怕自我的毁灭,害怕他用尽全部力量才争取来的小小自留地在一瞬间荡然无寸。

往后孤独的岁月,斯通纳一次次地咂摸生命里的这几个重要的女人,终于在六十五岁生命即将结束这年,产生了一个感悟:“在求爱和婚后的最初那段盲目、愚蠢的日子里,他曾把爱的力量投放给伊迪丝。他曾把这种力量投给凯瑟琳,好像以前从未投放过。他还以古怪的方式,而且在自己完全意识不到的时候,把这种力量投到生活的某些关键时刻,也许投入得最充分。这是一种激情,既非心灵也不是肉体的激情,它就是一种综合了二者的力量,好像它们不过是爱情的材料,它的具体内容。对一个女人或者一首诗,它只是说:看哪!我活着。”

图片

在斯通纳看似失败的人生里,他一直在试着追寻某种不可名状的激情和永恒,却遭遇了未曾想象过的复杂与矛盾。他有自己的困惑、不解和懦弱,也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许多人也许都会评判这失败的人生,但却很容易忽略其中的挣扎和力量,看不到局中人正奋力追索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两句穆旦的诗,看似是平淡的感触,但如果你把这首叫作《冥想》的诗完整看完,也许会产生某种不一样的动容: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

我只觉得它来得新鲜,

是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劳作、冒险。

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就要展现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本期话题】你希望度过怎样的一生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简介

许禄,图书编辑,上官文露读书会签约作家。

本文主播简介

简宁

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

图片

音频制作:上官文露声音工作室—昊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