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步一步,还原这公司的真面目

 仇宝廷图书馆 2021-12-12

“不急不躁。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开始正文前,如果您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

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

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



这是我从0开始,分析牧原股份的第二篇文章,在上一篇文章中(这公司神了,年收益率80%!),我提到:

“到了这里,我们对牧原这家公司2014年上市以来,大概的经营情况,心里有了个轮廓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牧原的历史表现,不管是拉平的ROE、关键比率,还是历史股价表现,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叫她一声“猪茅”,都不知道茅台当不当得起。

2、牧原的周期性非常强,但敏锐的人会注意到,哪怕在最差的年份,牧原也只是微利,并未曾亏损过,这一点很关键,后面我们再详谈。

3、从数据来看,牧原这个生意的分析重点,应该放在毛利率上面,毕竟后面的损耗率都是小钱。

4、另外,还有周转率的下降、管理费用占比的提升这两个小点,值得进一步关注。”

上篇文章,看完了牧原发展历史的浮光掠影,我们再来看看牧原的财务报表。

上一篇是动态视角的,目的是取得对这家公司发展的大致印象,这一篇是静态背景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生意的特点。

当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还是要再强调一遍,一定有些读者是对牧原比较熟悉的,你们可能觉得这些内容,自己已经知道了。

我想要呈现出来的,是我是如何从0开始、一步一步熟悉一家公司的,至于内容,会穿插着简单与复杂。

所以,真的想学习分析公司、或者想了解牧原的读者,不要跳文章,一篇一篇看下来,我觉得大概率你会有收获的。

我们接着来看。




01

千亿牧原


我们以牧原2020年报为样本,看看这个生意都有哪些特点,先从我最喜欢的资产负债表开始。

截止2020年底,牧原一共有家底(总资产)1226亿,其中借来的钱(负债)565亿,自己的钱(净资产)661亿。

这里就会让人眼前咯噔一下,一个养殖企业,1000多亿的总资产,这么吓人吗?

第二个容易注意到的是:牧原资产负债率已经46%,算是不低的水平,后面要进一步关注。

这565亿负债,一分为二,是130亿的非流动负债,以及435亿的流动负债,我们先看大头流动负债,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1、借款165+29+11(其他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应付债券)=195亿,占总资产比重16%

2、应付款146+19=165亿,占比13%

3、其他应付款42亿,占比3%

4、应付职工薪酬17亿,占比1%

对这4块内容,我们看看报表附注,找找值得关注的地方。

先看这165亿的短期借款。

保证借款——就是需要担保的借款——是绝对大头,占到151亿,似乎银行对牧原的信用状况,不是完全的放心。

这也难怪,毕竟这家公司时不时就会被质疑一下,而且农业企业确实是意外状况的高发地,银行谨慎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再看146亿的应付账款,除了常规的欠供应商的钱70亿,还有75亿的“工程设备款”,看起来牧原是在大兴土木,后面再细看。

看看牧原占用上游钱的情况,考虑到折旧这部分占牧原营业成本的比例不大(大约10%),粗略取90%的营业成本,即199亿。

然后,把工程这部分应付款剔除掉,一通算下来,牧原2020年的加权应付款是78亿,应付款的周转天数大约是143天,接近5个月时间。

这个地方让我有点疑惑了。




02

分量十足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对上游的款项占用,1-3个月是比较正常的,4个月以上是很少的。

我分析过的公司中,只有海康威视、泸州老窖、恒瑞医药等少数几家公司能达到4个月以上,牧原接近5个月的时间,意味着静态来看,牧原对上游,还是有不错的话语权的。

当然,如果有人质疑牧原在拖欠供应商货款,我觉得也是有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负债是货真价实的,能“凭本事拖欠货款”,不管原因是什么,静态来看,结果对牧原是好的。

至于说“长远来看,可能会名声搞坏”,那是另一码事儿了。

接着看42亿的其他应付款,主要是25亿的“限制性股票回购业务”和10亿的“反向保理业务”。

前者是因为发行了限制性股票,比较正常。

后者的业务逻辑有点绕,翻译一下,就是牧原在帮助自己的供应商融资,上游农户/农业企业往往融资不容易,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名望还是响的。

最后是应付薪酬,牧原2020年,一共给员工发了85亿的薪酬,全年员工12.2万人,人均薪酬大约7万,这对于一家养殖企业来说,似乎也不算低了。

看完流动负债,再来看非流动负债,除去3亿的递延收益(主要是政府补助),都是有息负债,共计127亿,分3块:

1、长期借款103亿;

2、应付债券16亿;

3、长期应付款8亿(应付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你可以理解为租设备,也是要利息的)。

这样看下来,很明显的印象是,除了前面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应付款,牧原大部分的负债,不仅“货真价实”(这是每一家公司都一样的),而且“含债量十足”。

牧原的大量负债,都是有息负债,算一下总额是332亿,有息负债占比27%,这可是一个不低的比重。

尤其是联想到前面借款中,大量的非信用借款,牧原借款的利息,估计也不会低的。

我算了一下,牧原2019年底的有息负债93亿,相比2020年底的332亿少很多。

在负债总额不稳的情况下,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数,粗算当年的财务费用成本是不准确的,我就不展示过程了,结果是4%出头的样子。

看完公司的钱都是从哪来的,我们再来看看,公司把这1226亿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03

沉重资产


2020年底,牧原报告了837亿的非流动资产,以及389亿的流动资产,我们先看大头非流动资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部分):

1、厂房设备585+148=733亿,占总资产比重60%

2、生产性生物资产74亿,占比6%

3、无形资产8亿,占比1%

看到前两项的数据时,我是倒吸了一口气的,一个庞大无比的养猪场的形象,在我脑子里扑通一声就出来了。

如果只看固定资产585亿,算下来,固定资产的周转天数大约是251天,差不多8个月。

严格意义上来说,牧原的“生产设施”,不止包含固定资产这些建筑、设备,还包含他的主要生产工具:种猪,也就是报表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如果把这一块也加上,牧原这一部分的周转天数就会达到287天,9个半月!

这里还不涉及到生猪的成长周期这个因素,因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未成熟的种猪、成熟的种猪,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

换句话说,商品猪不在“生产性生物资产”这个科目里,这个科目只包含用作生产商品猪的种猪。

我们再换个视角看看。

2020年,牧原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支出,大约是36亿,当年营收563亿,占比6.4%。

按照我过去的经验,这个数值超过5%,就是重资产公司了,比如福耀玻璃9.6%、万华化学6.8%,鲁泰7.1%.

关于牧原的固定资产,还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点。




04

变戏法?


以账面原值来看,2019年底,牧原有235亿固定资产,而2020年底,固定资产就有了663亿,增加了420多亿。

这个资产增加的速度,不禁让人有点恍惚,钱这么快就能投出去、形成固定资产吗?

看看报表附注,这400多亿的增加,构成是:

1、房屋建筑物增加313亿

2、机器设备增加100亿

3、运输工具增加7亿

4、还有其他8亿

机器设备可以即买即用、给钱就行,但是建筑物1年以内,就能从在建工程变成固定资产吗?

但调查一下,就会发现还是说得过去的,根据网上找到的信息,牧原曾有如下的回复:

“普通的育肥猪舍的建设周期一般是3-4个月,考虑降雨等因素,最多不超过半年。楼房猪舍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约6-8个月。”

看起来也有道理,原理上来讲,只要愿意投钱,牧原是可以在1年时间里,把300亿的现金和工程原料,转化成猪舍的。

这里也提醒我们,如果你想看牧原未来下一年的产能情况,在建工程是基本没什么参考性的。

举例来说,2019年底,牧原在建工程86亿,而2020年新增固定资产420多亿。

换句话说,在快速扩张背景下,牧原下一年的固定资产新增数值,只会比上一年底的在建工程高,具体高多少,取决于公司的扩张意愿强度。

关于固定资产多说一句,牧原的固定资产,是网上争论的焦点之一,这里我们先看到这,后面到了某个部分再展开。





05

大山深处


关于“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就是种猪,牧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0减值准备,这反映出公司对自己资产质量的高度自信,下图是牧原财报附注中的减值准备情况。

图片

我好奇看了一下,牧原的竞争对手温氏股份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发现温氏2020年初,此项的账面价值34亿,年底82亿,过程中计提减值准备3亿。

表面上看起来,牧原的会计手法很激进,但仔细想想,也说得过去。

原因在于,牧原的种猪基本都是自己养的,而温氏在2020年从外部(包括牧原)买了一些种猪回来,所以高价买回来的种猪,计提减值准备也是正常的。

换句话说,牧原不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并不一定是公司在美化报表。

最后,关于这8亿的无形资产说几句。

网上有人质疑:牧原这么多固定资产,为什么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只有7.6亿?

这一点,我看完牧原的披露材料,觉得可以理解。

因为牧原的猪场,不可能建在城市里,基本都是在县、乡、镇,建在深山老林的可能性都有。

你们看看下面这张图感受一下,这是牧原招股书中,提供的一张自己种猪场的图,看看背后那群山,是不是感觉地也就没那么值钱了:)

图片

各位可能也注意到了,我对牧原的报表分析,会适当看得仔细一些。

一方面,是因为牧原这家公司,本身争议很大,这段时间也有不少读者留言,表示希望我能给出公正的看法。

要承认的是,我的水平有限,但给出我的独立看法,尤其是看法背后的逻辑,这是我可以做到的。

另一方面,如我第一篇文章所说,在看牧原报表过程中,我也会遇到很多疑问,所以,我也需要一点点解开他们。

正如我上一篇提到,我分析一家公司,初衷是为了自己投资赚钱,而不是为了给公司洗地,因为是我自己的钱,所以我不会随便的。

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刺激的“牧原探险之旅”,就从牧原的存货,和网上热议的“大存大贷”开始。


我们下一篇见。

转发、在看和赞,量力而为,不必负担。

怕漏掉作者文章的话,三个步骤:
1. 点击屏幕最上方“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