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复血尿,超声发现盆腔不均质低回声,原来是“它”

 懂你473 2021-12-12
李四(化名),男,68岁

入院前2月,因排尿及排便困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大”“直肠新生物”,并行“前列腺电切术”“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排尿情况有所改善,但反复血尿,肠道新生物术后病检提示为“肠息肉”。

入院前4天,再次出现排尿及排便困难,行“留置导尿”,行CT检查提示“盆腔巨大占位,门诊以“前列腺电切术后”“尿潴留”收入院,患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便干燥,近1年来体重下降明显。

超声检查:

在盆腔前列腺解剖区查见一范围约13.0x8.3x9.8cm不均质低回声

图片

边界模糊

图片

CDFI: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图片

超声造影:

经肘静脉团注造影剂,盆腔前列腺解剖区实性占位超声造影动脉期呈高增强

图片

静脉期造影剂逐渐消退,范围约14.0x13.4x9.8cm。

图片

您的诊断是?

点击空白处查看病理

病理诊断:间质瘤。

图片

间质瘤及其超声表现 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发生在胃肠道从食道到直肠的所有部位,甚至可以发生在非胃肠道的腹膜后组织

图片

但其发病率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发生在胃的最多,大约占所有胃肠道间质瘤的60%左右,发生在小肠的次之,大约有20%-30%,其中在直肠大约有5%左右,在食道大约有2%-4%,腹膜后也有,但少见。

图片

因此间质瘤可发生于全消化道各部及肠系膜、网膜。由于肿瘤细胞在光镜下多呈梭形细胞型(也有上皮细胞型及混合型),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平滑肌瘤或神经鞘瘤。

CD117 及 CD34 免疫标志物的特异性表达是间质瘤的特点,但发生基因突变时 CD117 可表达阴性,但 DOG-1 常表达阳性。 

图片

总结

超声表现 

  • 来源于胃壁或肠壁的实质性肿块,多呈圆形、类圆形,突向腔内或腔外,大小数毫米至十几厘米; 

  • 肿块可活动,内部回声中等偏低,不甚均匀,较大的肿块内部有液性暗区,偶可见强回声钙化灶; 

  • 肿块黏膜面可完整光滑或形成溃疡凹陷;

  • 肿块位于黏膜下层强回声线之外,说明是肌层来源,更要考虑间质瘤可能大。 

  • 肝内转移灶容易发生液化坏死。


你好,我是门墩er
图片
 
扫码进群,我们一起学超声

颈动脉超声入门
超声下如何区分宫体前后壁?
初学超声,如何区分上下肢深、浅静脉?
超声考试题库及视频,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点击领取:超声视频及课件
超声规培题库及视频
CDFI考试题库
超声中级职称考试题库及视频
超声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视频
超声病例
超声病例分享,用病例实实在在交流学习!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