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在《大宗师》中谈修道:先秦典籍中惟一一次完整讲述修行次第

 传统文化管窥 2021-05-12

读过《庄子》的小伙伴知道,在《大宗师》篇中,庄子详细描述了道家“真人”的境界。

其中,在“南伯子葵问乎女偊”一节,庄子借寓托的得道之士女偊之口,完整讲述了道家的修行次第

这也是目前所见先秦典籍中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呈现完备的修行次第。

《庄子》

我们试简述如下:

这个修行次第首先要破三关,即“三外”——

1.“三日”而“外天下”

“外天下”,是庄子认为的修行的第一层次:收敛散乱的内心,心不外驰而内守,虽天下可以失之。

具体来说,“外天下”即忘世故,排除对世事的思虑。

2.“七日”而“外物”

“外物”为第二层次,物我相齐,心无所待,“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心物一体,心外无物。

具体来说,“外物”即抛弃贫富得失等各种计较,不被物役。

3.“九日”而“外生”

这是修行的第三层次。“外生”即无虑于生死,将生死置之度外。

在“外物”层次,还有个“我”存在;而到了“外生”,则终于从小我圈子中超然出来。

庄子

这三关一关比一关难,但一破再破,直至突破生死关,便一朝解脱,豁然开朗。这就进入了新的境界——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即:

4.“朝彻”: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境就能清明洞彻。

5.“见独”:心境清明洞彻,才能体悟绝对的道(洞见独立无待的道)。

6.“无古今”:体悟绝对的道,而后能不受时间的限制。

7.“不死不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才能进入不受死生观念拘执的精神境界。

逍遥游

对于以上四者,有论者认为是“三外”之后的四个修行次第,也是四个层次和境界;

也有论者认为,这四者庄子没有用天数来表示,其实是“一彻则俱彻”,更没有修行的先后次第。

还有意见认为,“三外”标明天数,是修行的次第;从“朝彻”到“不死不生”四者,则为证果的境界。

不一而足。

庄周梦蝶

然后,庄子借女偊之口说:

大道流行能使万物生息死灭,而它自身是不死不生的。道之为物,无不一面有所送,一面有所迎;一面有所毁,一面有所成。宇宙万物无时不在生成往来的运动变化中。

这就进入了修行或修养的最高境界——

8.“撄宁”

撄,即扰动拂乱;宁,即宁静安定。“撄宁”的意思,就是在万物生死成毁的纷纭烦乱中,仍能保持宁定的状态。

具体来说,尘劳杂乱,无时不扰动人心;而修道之人,也须从逆顺境界中做出。只有达到了一切境界(无论顺逆,无论喜悲)不动其心,宁定湛然,方谓之“撄宁”。

撄宁

“撄宁”是道家修行的重要概念。

我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近代仙学”的倡导者陈撄宁先生,即以此为名。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最厉害的武功《九阴真经》,也借用了这个概念。

第二十二回郭靖为洪七公背诵《九阴真经》:“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动而静,虽撄而宁。”

洪七公“啊”了一声,把这几句话揣摩了良久。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